第12章 赵匡胤:你们可是害苦朕了!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公元959年。】
【周世宗柴荣在北伐途中突然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即位!】
【当时后周朝廷皇帝年幼,政权不稳,局势动荡不安。】
【北方的契丹和北汉又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再度发动进攻,逼迫后周!】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边关传来紧急军情,称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下。】
【后周朝廷瞬间乱成一团,宰相范质等大臣没核实军情,就匆忙决定派赵匡胤带兵出征。】
【赵匡胤在接到命令后,马上率领大军离开开封,向北进发。】
【但是当大军走到陈桥驿的时候,赵匡胤的部下们就决定要拥立赵匡胤当皇帝。】
【当今皇帝过于年幼,不能亲政,即便他们在战扬上拼命立功,也得不到应有的奖赏。】
【不如拥护赵匡胤为帝,他们好当一个从龙之臣!】
【前一天夜里,赵匡义与赵普等人密谋,商讨立赵匡胤为帝的细节。】
【第二日,赵匡胤原本还处于睡梦之时,可天刚亮就被一阵喧闹声所惊醒。】
【他走出营帐,只见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卒手持武器,为首将领把一件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
【众将以黄袍加身,拥立赵匡胤为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等人皆是赵匡胤亲信。】
【当即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入城后又逼迫周恭帝禅让!】
【赵匡胤继位后,改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
【在禅让和登基的过程中,赵匡胤创造了一个不死一人,不流一血的奇迹!】
…………………………………………
三国
魏
“不死一人,不流一血?”
“当初莽贼继位之时,那可是杀了不知道多少人,血流成河啊!”
“这赵匡胤怎么可能做到?这后周是有多么失去人心啊!”
在曹操的认知中,只要是夺位,政变等事,那流血和死人必不可少的事情!
那当初王莽,董卓这些奸臣夺权之时,不知道是死了有多少人!
用血流成河来形容,都没有任何为过和不妥的。
所以在看到赵匡胤夺位竟然不死一人,不留一血的内容时。
曹操的眼中,出现了几分质疑和不解。
这后周到底是有多么失去人心,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赵匡胤的夺位之举?
赵匡胤到底是如何做到的,那些臣子又是怎么想的?
他这皇位置得到的,未免也太简单了一点吧。
…………
唐朝
“这些士卒是在逼赵匡胤啊,这赵匡胤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若是不同意的话,那这些士卒都不会同意!”
“他们都已经拼命搏从龙之功了,这赵匡胤就只有夺位一条路。”
“朕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不也是如此吗?”
看着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李世民他脑海中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出现。
当初李世民之所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方面是为了搏命,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被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给架住了。
他们这些臣子,都已经将身家性命压在自己身上了。
抱着不成功,就直接成仁的决心。
如果自己犹豫和退缩的话,那岂不是在辜负他们?
他们都想要进步,所以自己也只能不断进步。
为了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心腹,李世民他也必须要去夺。
那选择黄袍加身的武将,同样也是将身家性命压在了赵匡胤身上。
就是为了当一个从龙之臣,好更进一步。
若是赵匡胤不想夺位,那他们就只能换人来夺位了。
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听着李世民的话,互相对视了一眼。
脸上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甚至有一丝心虚。
正如李世民所说的那样,他们选择跟李世民一同参加玄武门之变。
就是为了更进一步,搏个封侯拜相的前途。
如果李世民不愿的话,那他们怕是就要用李世民的性命去效忠李建成,换一条生路。
李世民所做之事不是他一人,他的身后还有整个武将集团的利益所在。
…………
北宋
“你们可害苦朕了啊,这黄袍加身都是你们害的朕!”
“朕原本只想个忠臣的,可你们偏偏要让朕当皇帝!”
“将朕陷于不忠不义的地步,这让朕如何是好?”
“这天幕内容给朕什么评价?谋朝篡位啊!”
赵匡胤他这一生的污点不多,但这谋朝篡位恰巧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幕出现“谋朝篡位”的标题时,赵匡胤就开始祈祷不要出现自己的名字了。
可是他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他的名字还是出现了。
不过赵匡胤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辩解和否认,这黄袍加身之事自己完全不知情。
自己就算是谋朝篡位了,那也是被士卒们所逼的!
所以自己虽然有错,但要怪还是去怪赵匡义,赵普他们这些人吧。
“皇兄说的是,先前之事确实是我们逼的皇兄!”
“可皇兄建立大宋,乃是众望所归,造福百姓之事啊。”
“若是没有皇兄,那天下怕是还要四分五裂,何时能够一统???”
“靠柴宗训一小儿,能够成什么大器?”
赵匡义先前因为这宋太宗的事情,已经让赵匡胤对他十分失望和质疑了。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弥补的机会,赵匡义他自然不肯错过!
当初黄袍加身之事确实是他们这些人在私底下密谋的,赵匡胤也完全不知。
所以上天如果要怪谋朝篡位的话,那应该要怪他们这些臣子,怪不了赵匡胤。
而大殿内的赵普等人听到后,也纷纷给出了赞同的眼神来。
先不管赵匡胤他是否提前知道,黄袍加身一事。
就凭赵匡胤的夺位,确实是众望所归,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
如今大宋才建立区区数年时间。
可百姓就已经过上了比先前不知道好多少的安康日子,天下一统。
原本四分五裂的格局,也被赵匡胤一人所统一了。
如果换成柴宗训这个小屁孩儿来的话,他能够做到这些事吗?
…………
明朝
“宋太祖赵匡胤,乃是一代英主啊!”
“他灭后周立宋朝,顺应天时,统一天下!”
“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他对于出现在天幕上的宋太祖朱元璋,心中还是颇为推崇的。
从一介武夫到建立宋朝,这是何等了不起之事。
至于夺后周皇位一事,那在朱元璋看来更是小事一件。
如果赵匡胤夺位之后未能开创一番盛世,导致天下百姓受苦的话,那其自然是一代昏君,奸臣。
可其在夺位之后,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
就如那隋文帝杨坚一样,成为了一代雄主。
而且赵匡胤所建立宋朝,还成功延续了三百年!
那所谓夺位之举,实在是不值得一提之事了。
朱元璋在看到眼前的这些内容时,还是抱着旁观者的态度。
可当接下来的内容出现,朱元璋他也终于是坐不住了。
【第五名: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