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皇后圆谎,宴请家人

作品:《穿成书中小奶团,心声都被偷听啦

    皇帝惊得后退一步,急急摆手:“不不不,安宁,我是说能让你出宫,沈青在镇国公府,我安排你去见他。”


    婉贵妃黯然道:“后妃不可出宫,你又诓我。”


    皇帝拿出怀里藏着的帕子:“安宁,你信我,我发誓,必让你出宫见沈青。如违此誓,你我二人和离,我放你离开。”


    婉贵妃瞧他从怀里拿出的丝帕,这手帕年代久远,布料不好,花纹也不是丝线绣制。只是单调地用红绿棉线在边角,细细绣了个“宁”字。


    棉线本就不如丝线鲜亮,这帕子又好似时时被人把玩。“宁”字已然有些发白瞧不出原来的颜色。


    虽瞧着破烂,却洗的发白,可见主人对其甚是喜爱。


    婉贵妃心下一软,伸出手想拿过帕子。


    指尖刚刚触及,主人便下意识一缩,远了些距离。待反应过来,委屈道:“安宁,我就只剩下这个了。”


    婉贵妃却还是伸手拿过手帕:“你若让我见到哥哥,便还你。若见不到,以后,你也用不上了。”


    对面蜷了蜷手指,僵道:“好,你等我。”


    便下定了决心,扭头走出房门。全福见皇帝出来,急忙追上离开了。


    小宫女进房,收拾地上的茶杯:“娘娘,你没事吧?”


    见娘娘不回答,小宫女抬眼一瞧。


    只见病弱许久的婉贵妃,半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与宫内礼制完全不一致的,一块破棉布帕子,黯然伤神。


    宫外,全福追着皇上,不敢多言语,尽量降低存在感。


    皇帝却问话了:“皇后何在?”


    全福赶忙回道:“陛下,皇后娘娘这会儿应在凤仪宫。”


    皇帝略一思索,“摆驾凤仪宫。”


    不多时,皇帝来到凤仪宫。


    宫门值守的太监见皇上来,急忙跪地行礼。


    皇帝摆摆手,“皇后何在?”


    值守太监垂首答到:“皇后娘娘出门去婉贵妃殿内了,还未回宫。”


    皇帝眉头微皱,全福急忙上前:“奴才这就去寻皇后娘娘。”


    皇帝没应,同值守太监说道:“皇后回来让她来见我。”


    “回御书房。”


    全福舒了口气,急忙跟上。


    御书房门口,小太监还守着,见到皇上赶忙行礼。


    “镇国公人呢?”


    小太监怪道:这不是都让人走了吗?难不成是不让走?


    “回皇上话,镇国公与晓勇校尉半柱香前便离宫了,可要奴才去叫二人回来?”


    皇帝摆摆手:“罢了,全福跟我进来,其余人等守好门。”


    全福毕恭毕敬地随皇帝进御书房,将将泡好茶水呈上桌,便听见:


    “昨日宫门谁人值守,半夜放人出宫。”


    全福慌忙跪地:“奴才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柳贵妃昨日打杀了太监,丢去了乱葬岗。当朕不知?”皇帝眼中满是对总管太监的打量。


    全福心中一惊,连忙说道:“陛下息怒,此事奴才真不知,奴才这便去锦衣卫处,定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皇帝打量片刻,“速去速回,此事若有半点隐瞒,朕拿你是问。”


    全福领命,匆忙退下,一路小跑着前往锦衣卫指挥使处。


    暗暗叫苦:柳贵妃胆也太大了些,这掉脑袋的事,可别牵连到自己才好。


    全福赶到锦衣卫处,找到指挥使,将皇帝的旨意传达。


    指挥使不敢怠慢,立刻召集手下得力人手,对昨日一事展开询问。


    而皇后此刻在贤妃殿外,略有些烦躁:不能让柳贵妃觉得我故意让婉贵妃出宫,得找同谋,狗皇帝甩这烂摊子。


    贤妃听闻皇后到来,急忙出殿迎接,乍一见与早先相差甚远的皇后,没认出来。


    只听为首一素衣女子道:“贤妃妹妹,本宫叨扰了。”


    贤妃也是玲珑人,心思百转,忙笑着迎上去行跪拜礼:“臣妾恭迎皇后娘娘圣驾。”


    身后的小太子也同皇后见礼:“儿臣见过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皇后拉着贤妃的手起身,笑道:“自家姐妹何必如此多礼,今日太子殿下也在啊。”


    小太子恭敬回答:“儿臣今日亦是休沐,便在母妃宫内多待了片刻,儿臣这便回东宫。”


    皇后拦住小太子:“没事,母后知道琰儿聪慧,即是休沐便多歇一歇,陪陪你母亲。”


    小太子应下:“儿臣遵旨,谢母后。”


    皇后拉着贤妃往殿内走,斟酌道:“贤妃,你这殿中也确是冷清了些,可要添置些摆件。”


    贤妃将皇后送上主位,答到:“皇后娘娘,臣妾父兄清廉,自是比不得柳贵妃殿中。但臣妾倒也不曾短缺什么,便就这般吧。”


    “母后,母妃得到些东西,便送到儿臣宫中了,还望母后莫怪罪母妃。”小太子拱手替母亲开脱。


    “无事,贤妃爱子,本宫能理解。但本宫不是这个意思,本宫的意思是......”皇后在想,怎么才能把婉贵妃绕出宫去。


    “本宫瞧着你一个人稍有些寂寞了。”


    贤妃惊得心头一跳,忙跪下:“娘娘,臣妾不曾寂寞。”


    “哎呀,快起来,本宫不是这个意思。”皇后心知说错话了,暗骂皇上给她找得麻烦事。


    “本宫得意思是,本宫想娘家了!”


    贤妃母子齐齐抬头望着皇后:这要如何答话,镇北候府死得可就只剩一个六岁的小侯爷了。


    皇后见他俩的眼神,赶忙圆道:“这后宫也立了六七年了,各宫妹妹也许久都未再见过家人了。本宫瞧着也临近年关了,不如就安排嫔位以上的各宫妹妹见见家中女眷。”


    “你呢,可以见见母亲,我也可以见见嫂子。至于婉贵妃吧,这么多年闭门不出,不如允她回镇国公府上柱香吧。”皇后一边圆一边暗想,这借口太烂了,根本圆不过去。


    不料太子突然开口:“母后仁慈,儿臣支持母后,不知母后将这日子定在那天呢?”


    皇后懵逼,心道:小太子可以出宫见家人,又不是没见过,怎么支持的比贤妃还快?


    贤妃见太子出言支持,便道:“臣妾瞧着也是极好的,就不知皇上的意思?”


    皇后忍住翻白眼地心:就是他得心思,不然我何必给自己找事干,真当我闲着找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