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永宁伯府欲择良婿

作品:《娇娇女重生,王爷撑腰我乱杀

    姜明欢方听得橙秋讲完了八卦,椅子还没坐热,老太太身边的孔妈妈便亲自过来了。


    “大小姐,您回来了。老太太请您过去,有要事相商。”


    姜明欢心中微叹。


    她岂能不知,此时叫她过去,所为何事。


    她只得放下茶盏,整理了衣裙,便随着孔妈妈往老太太院里去了。


    入得颐福堂,果见一屋子人在。


    老太太端坐上位,神色看着有些发愁。


    二太太王氏坐在左下首,嘴角噙着一丝得意。


    姜明珊则紧挨着母亲,脸颊微红,眼神闪烁,既有羞怯,又难掩兴奋。


    三太太姚氏和四太太也在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祖母安好。”姜明欢敛衽行礼,声音平稳。


    老太太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欢儿来了,不必多礼。想必你父亲已同你说了府中的打算。”


    姜明欢垂眸,“父亲略提了一二。”


    “既如此,我也就不绕弯子了。”老太太语气有些疲惫,也不见什么笑意,“如今,贺家有意要娶珊儿,我们商议过了,觉得这门亲事,于珊儿而言,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你意下如何?”


    二房的亲事,姜明欢不过一个小辈,本是不必问她意见的。


    只是,从前她与贺怀谦也算是两情相悦,如今贺家却要来娶她妹妹,祖母这是怕自己心里过不去。


    姜明欢正要答话,二太太王氏却抢先笑着接口,“欢儿,贺公子年轻有为,家世又与我们相当,过去我便中意他做咱们伯府的姑爷。只是大哥不同意你嫁,我瞧着,近来连你也待他冷淡了许多。如今珊儿嫁过去,也算是全了两家的情分。”


    说着,她目光一转,竟也毫不掩饰,直直切入正题,“只是,这长幼有序,珊儿若先出阁,于理不合。欢儿,你也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心中有何中意的人选?若有,可千万要告诉婶婶,婶婶定当尽力为你周旋。”


    姜明珊也细声细气地附和,眼底却藏着些看戏的意味,“是啊,大姐姐。女儿家的青春最是耽误不得的。听闻近日京中也有不少人家在打听大姐姐呢,想必都是极好的郎君。姐姐可要抓紧些,莫要挑花了眼才好。”


    这话听着似是关心,实则句句带刺,暗讽姜明欢年纪已长,却还眼高于顶,赖在府中。


    堂内一时安静下来。


    姜明欢心中冷笑,王氏去周旋,只怕说不出什么好话,没得倒将好男儿都周旋走了。


    但她面上却浮起浅淡得体的笑容,目光轻轻扫过王氏母女,“婶婶与二妹妹替我操心了这许多,欢儿实在感激。只是,我的婚事,自有祖母和父亲做主。至于中意的人选么……”


    她略作停顿,语气愈发温和,眼神却略显讥诮,“倒不如二妹妹有福气,心中早有倾慕之人,如今又能得偿所愿,觅得佳婿。这般天赐的缘分,着实令人羡慕。只盼妹妹日后嫁入贺家,也能如今日一般,时时如意,处处顺心。”


    她特意加重了“天赐”二字。


    这话明着是祝福,旁人没听出什么不对来。


    王氏母女却闻言脸色微变,连笑容也僵了一瞬。


    姜明欢分明是在暗指,珊儿与贺怀谦的关系来得并非正途,更在讽刺他们二人日后未必顺心。


    可她怎么会知道这其中隐秘?!


    三太太姚氏端起茶盏,借着抿茶的动作,掩去了唇角的一丝笑意。


    四太太则依旧低眉顺眼,仿佛什么都没听出来。


    老太太眉头微蹙。


    她知道,姜明欢这话中自有深意。


    但深宅大院之中,多的是口舌之争,只要不触及根本,她并不会深究。


    她看向姜明欢,语气有意缓和,“欢儿,你的婚事也确实该提上日程了。明日我便让人放出风声去,在京中为你物色合适的人家。你也需上心些,若有相看的场合,不可推辞。”


    王氏立刻又堆起热情的笑容,“母亲说的是!这事便包在我身上。我定会为欢儿好生物色,寻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事!”


    仿佛全然真心实意。


    姜明欢心中却是清明。


    王氏这般积极,绝非好意。


    但祖母已发话,她此刻不便反驳,只得微微欠身,“劳祖母和二婶费心了。”


    自那日后,姜明欢要择婿的消息便散了出去。


    果然,如同她所预想的那般,真正门第相当、品行端方的,并未见上门,反倒是些不入流的,来得络绎不绝。


    今日是个未成功名,却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明日是个只有虚衔,却还自诩清贵的凤凰男子。


    也有才识颇丰,瞧着也谦逊得体的,却已是年过三十,找续弦来了。


    一时间,似乎人人都觉得,永宁伯府的大小姐可以攀上一攀。


    二太太王氏异常热络,几乎日日都有她引荐的人上门。


    姜明欢则每日被请到花厅,隔着屏风,听王氏与那些形形色色的男子或其长辈寒暄。


    她知道,即使是那些自行前来的,背后也少不了王氏的手笔。


    她甚至能想象出,王氏在外是如何“称赞”她的。


    无非是性情娴静、颇懂持家,再状似不经意地提点几句她与贺怀谦的过往,便足以让许多清流人家望而却步,却又恰能吸引些别有所图之人。


    她寻来这些歪瓜裂枣,既为恶心自己,或许也是想让自己在对比之下,对姜明珊的婚事生出几分艳羡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氏确实心急得很。


    自己一日不订亲,姜明珊与贺家的婚事便也只能悬着。夜长梦多,悬久了便怕生出什么变故。


    如此心急火燎,又还不能压了姜明珊的风头,能寻来什么好人家。


    一连多日,姜明欢在屏风后,冷眼瞧着那些所谓的良婿人选,或夸夸其谈、或畏缩怯懦、或目光闪烁,她只觉得疲惫又可笑。


    心中不免自嘲,重生一世,她欲挣脱前尘桎梏,却没想到先要应付这无穷无尽的相亲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