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腊月(一)

作品:《猎山:人工智能偷走我的灵魂

    说实在的,


    杨九狼虽为族长,但族中里里外外的事都是这位内务堂堂主在操劳。


    想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杨坚叔,村里事无巨细,都压在你一人身上。我这个族长,倒成了甩手掌柜。”


    “族长,你这是哪的话。”杨坚连忙摆了摆手,神情肃然,“没有你,哪有今日的杨家村。我做的,不过是些分内的琐事,不足挂齿。”


    在他心里,眼前这位年轻族长,已近乎神人。


    一年光景,村子天翻地覆。


    办作坊,家家户户都有了进项。


    修水利,田里收成翻了番。


    建新房,红砖红瓦取代了茅草屋。


    开私塾,娃们能读书识字。


    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开天辟地?能在对方手底下做事,是他杨坚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算了,不说这些。”杨九狼笑了笑,转了话头,“我从县城带回些年货,你让人过来峡谷,我分你们一些。”


    “年货?”杨坚略感意外,“族长,我家里已经 备了不少的年货。你的心意我领了,东西就……”


    “杨坚叔,莫要客气。”杨九狼打断了他:


    “不是什么金贵之物,是我大姐铺子里新做的吃食,外头少见。拿回去,给家里人添个新菜色。”


    “那……好吧。”杨坚便不再推辞,点头应下,“我稍后让你婶子过去。”


    ——


    一刻钟后,峡谷,杨家四合院。


    杨九狼拉回来的年货,正在前院卸载。


    桂花婶子提着一只肥硕的花母鸡,缓缓走了进来。


    鸡脚被草绳捆着,但精神头十足。


    杨九狼见状,迎上去,“婶子,你来便来,咋还提着鸡?”


    “是你杨坚叔让拿来的。”桂花婶子把鸡递了过来,“二娘才出月子,身子虚,正好拿去炖汤补补。”


    “那我就不跟叔和婶子见外了。”杨九狼也不客套,接过、放好。然后取来一个干净的小麻袋,开始装东西。


    他先装了三四斤焦黄的腐竹,又抓了两斤雪白的粉丝,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十几个裹着草木灰的皮蛋和咸蛋。


    皮蛋和咸蛋,桂花婶子是见过的,也吃过,知道是好东西。


    但她的目光,却被那两样陌生的吃食给吸引。


    她伸出粗糙的手指,好奇地戳了戳那像枯树枝一样的腐竹,又捻起一根粉丝对着光看。


    “九狼小子,这黄杆杆和白丝丝是啥吃食?”


    “黄的叫豆皮,也叫腐竹。”杨九狼拿起一根,在手里‘咔吧’一声掰断,“用它来炖肉、或者凉拌都好吃。这白的叫粉丝,绿豆做的。”


    “豆浆皮?绿豆?”桂花婶子一脸惊奇,这都是寻常物,怎地凑一起,就成了这副模样?“那该如何吃?”


    “婶子,回头我让二娘教你。”


    话音刚落,姜二娘便从内院走了出来。


    她身后还跟着杨铁牛的媳妇李兰芝,和杨二狗的媳妇廖芬贝。


    她们今日过来跟姜二娘一起做年糕。


    如今家家户户手里都有了余钱,年节将至,女人们的心思也都活泛了起来,总想给家里多添几样花色,过个名副其实的丰年。


    看到是她们俩,杨九狼便说,“正好,你们也带些回去。”


    李兰芝眼尖,一眼就认出了那粉丝。


    “族长,这可如何使得!”她连忙摆手,有些不好意思:


    “这白丝丝我认得,叫粉丝。听说这东西金贵着呢,要二百文一斤!只有县城里那些富贵人家才舍得买来吃。”


    “二百文一斤?!”


    桂花婶子和廖芬贝同时喊出声。


    这个价格,对她们的冲击太大了。


    二百文,能买十来斤最便宜的猪肉,足够一家老小一两个月的荤腥补充。


    用这么多钱,去买一斤看起来跟面条差不多的东西?


    哪怕她们家里如今都有了二三百两的存款,这种根植于骨子里的节俭,还是让她们觉得肉痛,不,是心在滴血。


    一旁的姜二娘见状,温婉一笑。


    她如今掌管着内宅,迎来送往,眼界早已不同。


    她知道这些东西的成本并不高,利润大头都在于‘新奇’二字。


    她上前帮忙装袋,“婶子,兰芝嫂子,还有芬贝妹子,一年到头就一个腊祭,图个热闹。九狼拿回来这么多,就是让大伙尝个鲜的,你们就安心拿着。东西再金贵,也是给人吃的。”


    听姜二娘这么一说,三人这才缓和下来。


    是啊,族长家大业大,这点东西算什么。


    再说了,大家的关系都已经这般熟络,再推辞,那就见外了不是。


    “那……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李兰芝带头接过了麻袋。


    其他两人也接过,她们跟姜二娘讨到这些东西的吃法,便离开了。


    等人走后,


    姜二娘才看着那两个半人高的大麻袋,有些无语地说道:“九狼,你咋拿了这么多回来?这是要把大姐的店都给搬空了。”


    “我也没办法,是大姐提前备下的。”杨九狼将剩下的货物归拢好:


    “家里下人多,还有二哥、四哥和你娘家那边,分一分,其实也不多。”


    “老爷,我们也能吃?”在一旁帮忙卸货的门房刘三,眼睛一亮。


    “自然。”杨九狼瞥了他一眼,“吃食上,我何时短缺过你们?”


    “是、是是……”刘三连连点头,“老爷和夫人,待我们最好了!”


    ——


    转眼,便至年三十,腊祭。


    腊祭是岁末大祭,祭祀百神,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如今虽礼节简化,但对寻常百姓而言,依旧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日子。


    下午,杨家西村,新住宅区。


    新落成的红砖瓦房前,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


    杨铁牛家门口,他正踩着个木凳,笨手笨脚地往门框上抹浆糊。


    他的媳妇李兰芝,捧着一张裁好的红纸,在下面指挥:“再往左些……哎,高了高了!”


    杨铁牛手一抖,红纸‘啪’地一下贴了上去,歪歪扭扭。


    “真是笨手笨脚的。”李兰芝嗔怪一句,却没真生气,自己先笑了。


    这是他们新房子的第一个年头,必须搞得隆重,讨个好兆头。


    以往过腊祭节,连肉都不舍得多买,更不用说……给那四处漏风的茅草屋贴上红纸年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