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朱元璋震惊,老七给玉烟写信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朱元璋怀着一颗绝望的心离开了模拟器。
无论是正统朝,还是崇祯朝的模拟,都没有这一次模拟李定国来的这般让朱元璋痛苦。
“我大明从来不乏英雄,可是小人太多,遮掩的英雄的光芒,也挡住了他的步伐。”
“下次去崇祯那儿,得好好和他谈谈反贼的事情了。”
他从李定国的眼中看到了,不光是李定国,就连李自成,李自成的部下都在抗击后金入侵。
今日的反贼,却是他日挺身而出为大明效力之人,何其可笑,何其讽刺。
“皇上,怎么一脸不高兴的?可是有心事?”
第二天一大早,马皇后看到了愁眉苦脸的朱元璋,温柔地搭着朱元璋的手,轻声问道。
“妹子,咱有些事想不明白。”
“为什么那些当官的,就总是和小百姓们过不去呢,总是要和咱唱反调呢。”
朱元璋说的不仅仅是洪武朝,也是在说崇祯朝时候那些对百姓压迫的官绅阶级。
“你要想啊,咱大明每年的税收都从谁哪里出。”
“不都是从百姓手上,农民手上吗?从他们的庄稼里种出来,他们才是我们大明的根本。”
“但是当官的要想升上去,就要收税,就要缴粮,粮食用来打仗,打仗打的越多,缴粮也越多。”
“他们完不成朝廷的任务,他们要受罚,最后的担子、苦难还不是都落在了百姓身上。”
马皇后说的,说的是民生,而这些朱元璋自然也是懂的。
“唉……”
“那说到底,还是咱的问题了。”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难得地自我反省了一番。
“好了好了,有什么想做的,到时候你和大臣们好好说说,商量商量就是了。”
马皇后当然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这老朱啊,指不定是又想弄出些新政策了。
两夫妻又聊了会儿天后,毛骧匆匆赶到,守在门外,一直没有进来。
“毛骧,进来吧。”
“标儿那边怎样了?”
朱元璋放毛骧进屋。
“回陛下,昨日三位皇子已经抵达马鞍山驿站,在驿站内休息,但是越王今早寄了封信回宫。”
“说是寄给玉烟公主的。”
“哦?”
听到朱榑写信回宫里,朱元璋不由来了兴致。
“那信呢?你可有拿到?”
朱元璋可不觉得自己看朱榑的信就是窥探他的隐私,他只是想多了解朱榑一些。
毕竟在他心目中,朱榑一直都是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他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了解得都相当深刻了。
唯独这个朱榑他琢磨不透。
“陛下,这是不是不太妥。”
马皇后拉了拉朱元璋的胳膊,有些担忧道。
马皇后在听到是朱榑给玉烟公主写的信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心里不由有些猜想。
玉烟虽然和朱榑没有血缘关系,但从伦理上而言,玉烟也得喊朱榑一句皇兄。
若是这二人之间互生情愫,那要如何处理?
这事朱元璋不会去操心,反倒是马皇后要为此而苦恼。
万一打开信,里面写的是两人的隐私呢?
“妹子,不用操心,咱调查过了,老七和玉烟有生意往来,这信啊,估计是说的出海的事。”
朱元璋轻笑着把马皇后的手拉开。
别看他在这事上好像在装糊涂,实际上心里跟明镜似的。
见状,马皇后也知道可能是自己误会了。
“陛下,请过目。”
毛骧从袖口中拿出信,递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朱元璋缓缓拆开信,里面是两张黄纸,纸上没有太多的文字,看着像是两份图纸。
“模块造船法。”
“水力锯木机。”
朱元璋不懂器械,但是对于图纸上的内容却也还是能看懂的。
他越看,眼睛就越明亮。
“好啊!这老七,鬼点子就是多。”
“大明现在正是缺船之际,有了这造船之法,得利的恐怕不止玉烟一人。”
“还有这水力锯木机,借黄河汛期之能,助造船之事,巧夺天力,实在让咱惊叹呐。”
“老七这脑子是咋长的呢。”
朱元璋惊叹连连,由此更是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事。
“老七估计知道这信会落到咱手上,这两个图纸,看似是给玉烟的,实际上是给咱大明的呢。”
“这小子精得很。”
想到这,朱元璋又不由摇头笑了起来。
“毛骧,派人把这两幅图纸抄录一下,抄录完了原封不动地装进信封交给玉烟。”
朱元璋把两张图纸又折叠了起来,塞进了信封里。
“遵命!”
毛骧接过信,立刻就去行动了。
“陛下,这一次标儿他们三个人一起去陕西,路途遥远,时间紧迫。”
“我这个为娘的,还是担忧得很。”
马皇后因为生病的缘故,脸色本来就不算好,加之这几天朱标外出,时刻忧心,更让她心力憔悴。
“本来咱是想让标儿晚几年再去陕西的,但是现在趁着老四在,老七也在,就让他们结伴一起去了。”
“其实我还秘密交代了标儿一件事。”
朱元璋悄悄耳语道。
“迁都考察。”
马皇后听到这四个字后,惊讶不已。
“陛下难道要准备迁都?”
马皇后不可置信地问道。
“迁都估计就是这几年的事了。”
“南京终究是呆不久的,自古以来定都在南京的王朝都短命,咱顾忌的就是这个。”
“若不是咱的老本都在南面,脱不开身。”
大明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就觉得定都南京不妥,但是没办法,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还有那些淮西勋贵,可都希望自己定都南京。
“咱算是看清了,这外敌不清理干净是不行的。”
“太南面了,若是北面打过来了,咱们就只能当缩头乌龟,北面的老百姓要受太多苦。”
朱元璋想到了南宋的结局,他可不想自己的大明最后也像南宋一样。
“那陛下可有中意的地方?”
“有啊,一个就是标儿现在去的西安,大唐曾经就定都于此。”
“另一个则是洛阳和开封。”
至于北京。
这已经不在朱元璋考虑范围了,在见到崇祯被李自成包围,连个逃跑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天子守国门的结局。
相比之下洛阳、开封更保守,让朱元璋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