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玉烟公主的信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到了下午太阳落山之际,行伍终于抵达了最近的驿站,于是朱榑让大家在驿站附近进行休息和更换马匹。
现在大明的驿站基本上都是官府盈利的,而朱标这一次的行动也得到了六部一致配合,所以驿站的态度是要有多讨好就有多讨好。
开玩笑,这可是三位皇子一同出行,谁敢怠慢。
基本上沿途的州府和县城都要提心吊胆,这和朱元璋亲自巡视大明也没多大区别了。
“不错,这驿站搞得还挺干净,是个落脚的地方,比先前那几个好多了。”
朱棣进了客栈当中,发出由衷的感慨。
“四弟,这你就不懂了吧,前面三天,我们刚刚出发没有多久,各官府的消息都还不灵通,不知道咱们的行程。”
“但是现在消息通达下去,他们自然要比平常做得更好,这才不会被咱们抓住污点,免得丢掉官职。”
朱标向朱棣解释道。
朱榑也听着,对此自然熟悉无比。
别说是洪武朝了,哪怕是后世,一旦遇到领导巡视,那下面的单位也必须打起精神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力的滋味呢。
现如今,三位皇子要前往西安的消息也传遍整个大明,如果不加快时间赶路,又不知多少官员准备着送礼、讨好了。
“越王殿下,这里有一封您的信,是皇宫里送来的。”
在朱榑正准备落榻之时,驿站的站长给朱榑递来了一封信。
“好,麻烦你了。”
朱榑接过信,把房门关了起来。
书信夹带着一股桂花清香,打开书信,映入眼帘的是一手端庄秀丽的楷书,墨香四溢。
署名:玉烟
“是玉烟写来的信,想必是关于商会的事情了。”
想想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现在刘虎应该已经将第一批的香皂给了玉烟公主。
不知道会有什么成效。
仔细阅读书信,书信的格式是大明时候的半文言文形势,朱榑脑子里自动翻译成了现代文。
榑兄:
见字如面。
前阵子你送我的那批香皂,你的手下刘虎已经送了过来,我试用了一下,发现这东西非常不简单。
刚拿到手的时候,看它长得莹润得像玉一样,闻着还有股清清爽爽的香味。试着用来洗脸,脏东西一下子就没了,脸摸起来还滑溜溜的;
又拿来洗衣服,油污全洗干净了,衣服上还带着股好闻的味儿。府里上下都试过了,没一个不夸的,都说这东西简直是神了,比平时用的皂角好上一百倍。
我想着,这次带到海外去,肯定能让那些国家的人喜欢,价格方面,就看你来定了,应该是能卖一个好价钱的。
现在商会这边差不多都准备好了,就是离出海还有十多天,船的事儿还没搞定。之前准备好的船,突然出了问题,赶不及修好;新造的船呢,又怕赶不上工期。我左思右想,也拿不定主意。
你一向主意多,懂的事情也多,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哪里能找到现成的海船,能解眼下的急?或者有没有手艺好的工匠能快点造出结实的船,赶在出海前完工?要是你有头绪,可得告诉我,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信写得有点急,好多话没说透。盼着你得空了就回信。
玉烟 敬上
“看得出来,这香皂玉烟还是挺喜欢的,日后产量上来了,倒是得留一些给那些个王公贵族们。”
“价格的话,定价一块香皂1两白银就可以了,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关于香皂的价格,实际上1两银子都高了,这东西的成本实际上很低,综合来看,其实一块也就值四五百文的样子。
不过现在毕竟是稀缺物,所以卖一两并不算贵,他的利润大得很。
“至于船的问题,我倒是得好好想想了。”
朱榑单手撑着脑袋,在进行着思考。
关于船的问题,之前玉烟公主倒是向他提起过,但是他当时太忙,没有急着给出方法。
玉烟问他有没有现成的船,这得问老朱了,他记得以前打水战的时候,老朱的船可多得很。
但是估计也用不得了。
至于造船,他脑子里倒是稍微有些思路。
现代的造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钢材、机械,这都是大成本的物件,在洪武朝不可能实现。
“现在大明造一艘船大概得三个月,但是用我这个法子造船,只要15天就行,并且质量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朱榑拿来了一张白纸,在白纸正上方写上三个大字:“模块造船法”
所谓的模块造船法实际上和后世的搭积木+流水线工厂相似,只要做好相应的部件,将船用榫卯结构拼凑起来就行了。
将船体拆分为 5 大模块:龙骨模块、隔舱模块、船板模块、桅杆模块、舵机模块。
不过这种造船法要用到的人力很多,如果是500个工匠一同动手,同时可以生产10艘船。
也就是说,15天就能造10艘船,就能完成短期的航海需求。
除了这份【模块造船法】外。
朱榑又绘制了另外一幅图纸。
【水力锯木机】
考虑到最近临近汛期的缘故,所以黄河水力充足,这些水力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到造船上面。
工匠们平时用的手工锯,用来锯船板都太过缓慢,有了水力锯后效率又能更上一层楼。
朱榑忙活到了凌晨午夜时分才终于将两份图纸绘制完毕。
“玉烟要出海做生意这事,老朱估计也知道了,不过现在立场应该还不明确。”
“我这两份图纸保不齐会落在老朱手里,有他出马和船厂联系的话,造船也不过是小事一桩。”
朱榑当然明白朱元璋的心思,无非是还没看到开海带来的利润之大,所以还不敢贸然开展造船。
一旦玉烟打响这第一枪,大明的外来白银将会源源不断,到时候船这种交通工具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
按大明那种慢吞吞的造船法子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朱榑这才拿出了这压箱底的造船密法。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寝宫当中,朱元璋正躺在床上,准备打开【铁血南明】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