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锦衣卫的情报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交代完曹化淳和王德化两人之后,崇祯立刻起笔,向杨嗣昌写了一封信,召他回京。
李标很快就要倒台,杨嗣昌和徐光启两人要尽快启用,新党的建立就从这两人开始。
经过朱元璋的一份点醒之后,崇祯对于其中的斗争也算明白清楚了。
什么文人,什么儒学,都是狗屁,他崇祯早就不在乎文人以后会怎么编排他了。
太祖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要用绝对强硬的手段,绝对清楚的立场,坚定不移的决心来整顿大明,不能有丝毫犹豫。
该杀的他一个都不会放光,该用的他一定要用。
在崇祯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整顿的时候,朱元璋这里已经到了第二天的晌午。
“现在三位皇子都到哪了?”
朱元璋朝毛骧问道。
“回陛下,目前已经到了马鞍山附近,行了约莫百里。”
“预计抵达西安还需要一个月时间。”
毛骧如实汇报。
朱元璋点点头,这个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毕竟朱标那里还有一万多的兵马,粮草辎重很多,就是不知道粮草够不够吃一个月的。
“那玉烟公主那边的商会弄得怎么样了,老七那庄子里没出事吧?”
朱元璋接着问道。
“回陛下,刘虎最近已经弄完了一批货,和玉烟公主完成了一次货物的交接。”
“苏州那边预计还有十来天的样子准备出海。”
“目前他们的船支数量不足,还在筹集船支。”
毛骧汇报了苏州那边派来的探子弄来的消息。
“从朕的内库里拿五百两白银,资助给玉烟的商会,也算咱给她出的一份力了。”
说到船支的事情,朱元璋也无可奈何。
之前打鄱阳湖水战的时候确实是有不少的战船,但是都是木船,这都多少年了,能下水的都没几艘了。
要说出海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玉烟这一次开了个好头,为大明带来了白银,那么日后造船的事肯定是要提上日程的。
“盛唐之时,万邦来朝,经济何其繁荣,到了咱大明,连倭贼都欺负到咱头上了。”
“而到了日后,甚至小小的弗朗机人都敢嘲笑咱大明没有火器用。”
“这出海,一方面除了做生意,还得宣扬咱大明的强大才是。”
朱元璋对于玉烟的行动,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表态支持还是反对。
但是在去了崇祯朝,了解到当时那些西洋人对大明的态度之后,朱元璋就下了出海的决心。
“工部目前事务繁多,入不敷出,要说造船恐怕也造不出,这事还得看看老七的想法,他点子多。”
最后朱元璋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朱榑身上。
而此时的朱榑等人,行军抵达了马鞍山,在这里原地歇息。
“七弟,原来行军竟然如此辛苦。”
现在还没有到夏天,但是天气也并不凉爽,朱标在马车里擦着喊,看着周围的荒地,不由感慨。
“大哥,你还是太小看了一万多人的行军辎重了,我们正常赶路的话自然会快很多。”
朱棣是个懂打仗的,这一万人赶路可不是什么小事,吃喝拉撒都是要结营的,稍不留神甚至会出现踩踏事故。
“四哥,我看,我们不如就地整顿一下军队,以加快行军速度。”
朱榑也受不了这样缓慢的速度了。
这要是到西安,别说一个月了,恐怕两个月都到不得。
“我正有此意。”
朱棣也正手痒着呢,好久没有带兵了。
于是三兄弟围着一张草纸开始了行军队伍的规划。
“以我之见,万人行军,最好分为四个梯队。”
“前锋1000骑兵开路,再加500工兵侦查线路、清理障碍,并和前面的驿站提前对接,等我们到了就可以直接歇息。”
见两人都没开口,朱榑先给出了主意。
“这倒是不错,前面几个驿站,见我们有如此多人,接待也麻烦得很,提前联系会快许多。”
朱棣点点头,认可了朱榑的说法。
而朱标则没有开口,他不太懂行军,对于两位弟弟说的,他都记在心里。
“那这就是第一梯队了。”
朱榑在图纸上记下。
“然后第二梯队,由二哥你来带队,总共3000步兵加上核心的辎重,粮草和武器都放在里。”
朱榑又在纸上进行标注。
“第三梯队,也是3000步兵加辎重,以及所有的营帐,由我和大哥来负责衔接前后。”
朱榑考虑到朱棣有带队的经验,所以把朱棣安排在了第二梯队带头。
“可以,这是个好法子。”
朱棣眼前一亮,对于朱棣行军的法子认可了。
“然后第四梯队,2500辎重兵,由敬仰丰富的将领带领,马车、牛车都在后面跟着,减少人力运输。”
很快,朱榑就将整个行军图绘制了出来。
一目了然,即便是朱标这样的小白也看得明白。
“不错,七弟这法子可行。”
朱棣多年行军,自然看得懂其中的门道。
他也不由好奇,朱榑常年不出门,怎么会懂行军方面的事?
而朱标没有发话,却也心里起了一些猜疑。
朱榑看上去也未免太过老道了些,难不成这位七弟还带兵打过仗?
在确定好了阵型之后,朱榑便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调整,效率十分之高。
乍眼看去,这哪里像什么皇子,这简直就是一个精通行军打仗的老将军,把一万多人安排得井井有条。
“老七,你这功夫不得了啊。”
“我在燕地也有几年了,却还没练就你这样的本事。”
朱棣看调整完后的队伍,不由感慨道。
“我哪里能和四哥相提并论,都是在兵书上乱看的。”
朱榑摆摆手,实际上心里却不以为意。
一万人算什么,三十万人的队伍他都整顿得齐,仅仅只是行军那还是简单了。
整顿完队伍之后,行军速度立刻快了不少。
在中军里,朱标和朱榑坐在同一辆马车当中。
“出来多日,大哥最近身体可有不适?”
朱榑关心地问道。
虽然之前有对朱标进行过治疗,但他也知道,朱标正是因为这一次巡视西安,导致了后面的病故。
所以他很关切现在朱标的身体状况。
“多谢七弟关心,除了有时冒虚汗,身体并无大碍。”
朱标摆摆手说道。
“大哥要是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和我说。”
朱榑又交代了几句,生怕朱标出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