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开始模拟,朱标人生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等毛骧离开之后,朱元璋便躺在了床上。
“咱今天得去崇祯那里看看了,也不知道现在明末究竟是什么歌情况。”
在朱元璋模拟的诸多朝代当中,如果说土木堡之变还有于谦、朱祁玉等人撑着的话,那明末那个局势,现在就真的只有崇祯一人在支撑局面。
在离开之前,朱元璋交代给了崇祯四件事,只要这四件事办好了,短时间之类应该是不会出问题的。
打开模拟器。
【当前可模拟对象:马秀英、朱标、朱雄英、王阳明、戚继光、张居正、徐达、姚广孝……】
朱元璋一个个的翻看名字,心里其实对这些模拟对象都很感兴趣。
“咱有时间得请一个假,把这上面的人全部都模拟一遍,看能不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当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朱元璋看着这些人名,心中如此想到。
但是翻着翻着他却是发现了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嗯?老七和老四呢?”
朱元璋清楚的记得,之前他的经验值只有1200的时候都可以对朱棣和朱榑进行模拟,反倒是他现在经验值已经一千三了,却是无法模拟了。
【模拟朱榑:所需经验2000点】
他一直往下翻,终于翻到了一个红色名字,红色的代表他有模拟资格,但是没有足够的模拟经验。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平白增加了模拟经验?”
他继续向下翻找,在朱榑的下面又找到了朱棣的名字。
【模拟朱棣:所需经验2000点】
“和老七一样,要想模拟老四所要的经验值也增加了。”
“难不成?”
朱元璋现在怀疑是自己这一次派他们去西安这一趟改变了历史走向,所以这才导致模拟要的经验增加了。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模拟标儿所需要的经验值却没有任何变化,真是奇怪。”
朱元璋看到位列前茅的朱标的名字,心中更加感到奇怪。
原先还想着今天去一趟明末的,但现在看来,他还得研究研究这模拟器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模拟标儿,难道能够看到标儿成为皇帝之后的样子吗?”
“真是让人期待啊。”
在之前模拟的时候,他知道了朱标的死讯,让他痛惜不已,这可是他竭尽全力培养的太子,他亲手为朱标肃清了前方道路,为他把所有的荆棘坎坷都拔了个干净。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朱标在当上皇帝之后能够一心一意地处理朝政,把大明带向更好的巅峰。
没有人比他想更知道朱标当上皇帝后的样子了。
在原本的时间线里,朱标在去了一趟西安之后,因为长途考察劳累引发的急病,加上长期的精神压力,最后导致病故。
说朱标是累死的也并不为过。
“开启模拟!”
朱元璋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启了这一次关于朱标的模拟。
【洪武二十五年春,你从病榻上坐起时,南京城的柳絮正飘得满城都是。七弟当初给你吃的那枚药丸,加上对于身体的调理,让你躲过了命中注定的死劫。】
【你拖着刚愈的身子进谏,把蓝玉从锦衣卫诏狱里捞了出来。“父皇,蓝将军的错,罚去守北平便是。” 朱元璋瞪了你半晌,终是松了口。】
【后来蓝玉成了你的左膀,在北平筑城练兵,再没敢生过二心。】
朱元璋看着模拟器当中的画面,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标儿这样做,也没有问题,蓝玉此人,是一柄双刃剑,用好了就是咱大明的铁壁。”
【亲掌朝政后,你烧了三把火:把朱元璋定下的 “剥皮实草” 酷刑改作 “流放屯田”,贪腐案株连的人数减了七成】
【派御史巡按各省,将赋税册子重核一遍,江南的稻农终于能留够口粮;在西安设行都司,让朱棣做征北大将军,北边的蒙古人再没敢越过长城。】
【百姓渐渐忘了 “洪武重典” 的怕,街面上的米价稳了,驿站里的商队多了。】
【有次微服出巡,你听见茶肆里的说书人讲 “太子爷减了租子,咱家今年能娶媳妇了”,便悄悄把茶钱多留了两文。】
画面里,朱标身穿龙袍,坐在天子之位上,殿下群臣俯首,一个个政策颁布,百姓的日子逐渐改善。
朱元璋看着已经成熟,已经有帝王之相的朱标,不由热泪盈眶。
“标儿,标儿当上皇帝了,比咱要做的好。”
“爹为你感到骄傲啊。”
“老四也不用谋反了,这才是咱想要的大明啊……”
朱元璋感慨不已,接着往下看。
【洪武三十七年冬,你在批阅奏折时溘然长逝,比父亲多坐了六年龙椅。临终前,你看着跪在床前的朱雄英 —— 这孩子眉眼像你,却比你多了几分果决。】
【你把那枚刻着 “仁政” 的玉印塞给他,只说 “守好百姓”。】
“标儿……”
朱元璋看着床榻上,垂垂老矣的朱标,比他现在更老,比他更疲惫,比他更威严。
一条老龙,而年幼的朱雄英,身穿太子服饰,一条幼龙,眼睛里闪烁着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雄英,你能当好这个皇帝吗?”
当朱标闭上双眼后,画面里的主角变成朱雄英。
【朱雄英继位那年刚满二十,他照着你的法子,让议政阁的老臣辅政,又派朱棣继续北征。】
【朝堂上没了株连的血,边关少了烽火的烟,百姓说起 “洪武爷”“仁孝帝”,总说这父子俩,一个打了江山,一个暖了江山。】
“仁孝帝吗?咱标儿,担得起这个年号。”
“咱大明,一定能一直强盛下去吧?”
朱元璋莫名感到一阵不安,三代明君,那后代朱雄英的后代呢?
画面很快一转,朱雄英也病逝了。
【朱雄英继位时,大明已承平三十余年。你临终前为他铺的路 —— 宗藩岁禄减半、文官考核从严、军户屯田免税 —— 起初都还算稳固。】
【可你没算到,那些被你宽厚对待的藩王,到了孙辈手里已成沉疴。朱雄英的长子朱瞻壑登基时,国库已被宗藩耗去三成。】
【你当年为怀柔宗室,允诺藩王可自募护卫,如今燕王后裔朱载墭拥兵十万,在北平私铸钱币;你力主的 “文官掌兵”,让兵部尚书与边将互相掣肘,河套草原被瓦剌重新占据。】
【更要命的是你定下的 “永不加赋”。江南大水时,朱瞻壑想开征盐税赈灾,却被言官以 “违逆仁孝帝祖制” 驳回 —— 那些你亲手提拔的文臣后代,早已把你的宽政变成党争的武器。】
【流民涌入凤阳时,有人举着 “复洪武旧制” 的旗号叛乱,而京营士兵因粮饷拖欠,哗变之声渐起。】
朱雄英的儿子,朱瞻壑成了大明的第四任皇帝,他秉承着朱标的仁政政策,修补着各种纰漏,却一步错,步步错,终于导致不可挽回的地步。
“怎么会这样?”
朱元璋看着画面里流民肆虐,疯狂强砸的画面,不由深思,感到难以置信。
“标儿的后代,难道还不如老四的后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