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准备新一轮模拟!
作品:《大明:打造三十万反叛军,被朱元璋模拟曝光了》 “这样说来,这个秦王确实有蹊跷。”
平日对阴谋没有什么简洁的项羽也认可道。
“所以我决定半路上调集一部分不良人去先刺探一下情报,了解一下秦王府的情况。”
“看秦王对我们到来的态度,看能不能把我这位二哥给拿捏了。”
朱樉眼里闪过一抹寒芒。
他一向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朱樉这人要说坏,那肯定坏,对于百姓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土皇帝。
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的二哥,血浓于血,与其痛下杀手,不如摸清底细,拿捏把柄。
像他这种的人,最怕的就是有人跑到朱元璋面前去告状,当个逍遥王爷,肆意妄为。
所以朱榑已经可以料到,他必然不会欢迎他们三人的到来。
“老七,要是到时候真的打起来了怎么办?”
朱标的眼里也有深深的忧虑。
他知道这次最重要的其实不是黄河水患,反而是王保保等人。
虽然有兴武卫提前做好防备,但是假设此时的王保保和陈友谅已经拥兵自重,那他们这一万来人,能抵御得住吗?
到时候短兵相接,他这个太子若是不幸出事,大明怎么办?朱元璋怎么办?
“大哥莫怕,有我在,打仗的事情交给我就好了,我最拿手了。”
朱棣对此却是很自信。
此时,大明皇宫当中,朱元璋确实感到有些不安。
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让朱标出远门。
“回陛下,皇子们都已经出发了。”
毛骧汇报道。
朱元璋点点头。
在临走之前,他单独和朱标聊了聊,交代给朱标几个任务。
第一就是查明王保保和陈友谅的动向。
第二则是配合朱榑把黄河水患治理好。
第三,查清楚朱樉就藩这几年都做了哪些事。
这三个任务,朱元璋认为朱标应该可以完成。
“老四这次出行的态度怎么样?”
朱元璋询问道。
“燕王殿下是抱着打仗的心态去的,要是真的发生战乱,他会第一时间领兵镇压。”
“并且燕王陛下心情似乎不错,他不乐意待在京城。”
毛骧一五一十地将探子偷听到的情报告诉了朱元璋。
“这老四,真的一点都不老实,一个王爷,老是想着打仗打仗,真打起了咱倒要看看他有几分能耐。”
朱元璋有些恼怒道。
要说好战,他也是个好战份子,但正是因为经历过战场,他才知道战场上面到底有多危险,所以才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一样。
但朱棣偏偏就是个不听话的,乐意当个戎马一生的王爷。
“那老七呢,老七有什么表示吗?”
朱元璋接着询问道。
“越王殿下似乎心情不是很好,一直很沉默,似乎很诧异这次竟然是去西安。”
毛骧答道。
“诧异就对了,这小子估计还以为咱要他治理的黄河是咱京师这边的黄河呢。”
“这边哪里用得着他来。”
“他看着心情不怎么好是怎么回事,他不乐意去西安?”
朱元璋有些不太理解,要说朱标不乐意去他还能理解,作为太子,久出皇宫,人身安全是个大问题。
但朱榑为什么不乐意去?
“微臣猜测可能与玉烟公主有关。”
毛骧大胆道。
“儿女情长?”
朱元璋皱眉。
“并非儿女情长,而是……”
“玉烟公主在苏州创建了一个商会,而越王殿下也加入了这个商会当中,两人有生意往来。”
“不过越王殿下和公主的交易似乎还没有完成,就被迫要前往西安,所以这是导致他一路上沉默不语的原因。”
毛骧对于朱榑在京城的动态摸得一清二楚。
“还有这事?”
朱元璋皱着的眉头却舒张开来了。
“这是好事啊,是咱做的草率了,把老七的生意给耽误了。”
“你具体说说,玉烟和老七在捣鼓什么生意,卖的什么货。”
朱元璋接着询问道。
“回陛下,玉烟公主的商会是今年才成立的,在苏州创办,有诸多苏州本地商人都在其中。”
“目前还未开展运营,第一批出海的货物还在筹备当中。”
“根据微臣的调查,这批货物当中有我们大明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
毛骧一五一十地列举着,都是大明常见的商品,进行出口的话也能赚上一笔大钱。
“那老七那边出了什么货?”
朱元璋在意的当然不是这些平庸之物,他更在意朱榑想卖什么。
“是一些微臣没见过的商品,其名似乎叫做香皂,还有辣条、糖果等食品,都在越王手下一名叫做刘虎的商贩手上经营。”
“目前还在生产当中。”
毛骧描绘着香皂的样子,还有辣条、糖果这些零食的香味。
朱元璋越听越高兴。
“这好啊,这香皂倒是个好东西,能卖不少钱,至于那什么辣条,真有你说的那么香?”
“回陛下,微臣手下的好几个锦衣卫都进行过调查,那辣条确实香辣扑鼻,让人极有食欲。”
毛骧解释道。
“派几个锦衣卫把这个叫刘虎的保护好,不要等老七回来的时候发现这生意没做成。”
“他要做的事,咱全力支持。”
朱元璋果断下令道。
如果是以前,朱榑做这些事,他肯定嗤之以鼻,并大加反对。
但现在,见识过了朱榑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还有各种奇思妙想过后,朱元璋慢慢接受了朱榑的才干。
仔细想来,朱榑要做的事情,几乎没有哪一件事是做不成的。
“遵命!”
“对了,除了了京城这边要看好,沿途盯着标儿他们的锦衣卫也要加大人手。”
“你把锦衣卫的人全部都调动起来干活,只留几个给咱用就行了。”
“标儿他们仨不能出半点事,你们派出去的人,要一五一十地记录他们一路上的表现。”
“三件事。”
“第一,保护好老七的产业,不能让商会的事搞砸了。”
“第二,保护好他们仨。”
“第三,记录他们三人一路上的表现,按时给咱汇报。”
朱元璋严肃地对毛骧进行指示。
“得令,属下一定不遗余力办好这三件事。”
毛骧郑重其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