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划得戳
作品:《穿成农妇,我带着三个状元杀疯了》 沈青禾谢过王婶子,才过去看菜秧。
受到大环境影响,整个集市虽然人不少,但大多数人脸上都挂着一点愁苦,毕竟米价贵,赚的这一点钱,都不够买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卖菜秧秧的摊子还真不少,有差不多十来个。
几乎每家都有一两样和别人家不同的种类。
而且,买菜秧秧的人还真不少。
沈青禾先将摊子都看了一遍,菜秧秧没看上,倒是先看上了一棵树。
这是一棵挺大的黄角兰树。差不多婴儿手臂粗,跟沈青禾差不多高。
上头已经起了许多花苞,郁郁葱葱的。
有人看,但没有人过问。
荒年填饱肚子都难,谁会买花树?
沈青禾多看了两眼,那黝黑干瘦的汉子就赶忙开口招揽:“黄角兰,养了五年了,一开花香得很!买回去种在院子角上,一夏天都香得很!相应(便宜)不贵!”
黄角兰很多人都以为只是香。但其实它白兰植物的花、根、叶都可入药。而且它香味持久,浓郁,味道好闻,还可以熏制茶叶,或是制作浸膏。
沈青禾犹豫了一下,问汉子:“好多钱?”
那汉子就伸出一根手指头来:“一百文。”
一百文啊……沈青禾按住了钱袋子,干笑一声:“我先去买菜秧秧。到时候看钱够不够。”
这就是托词了。
沈青禾根本不敢回头。
汉子虽然失望,但也习惯了。继续蹲在地上等客。
沈青禾则是走到一个有葱的摊子上去买菜秧秧了。
他家苗子好,生意也很好。
尤其是瓜类的苗子,生意更好。
沈青禾先看了看他的葱。葱有好几种,她先看的是火葱子,因根上的皮是橙红色,所以叫火葱子。葱叶很细,味道很香。拿来拌菜,撒葱花很合适。
另外,还有一种普通葱,差不多手指头粗细的葱白,这个适合拿来熬汤。
沈青禾两种都选了一把。然后问摊主:“咋卖的?”
摊主伸出手指头:“五文钱一把。”
这些葱都是摊主提前在家里用稻草捆好的,按把卖。一把还挺多。沈青禾估摸着自家种这两把,涨起来绝对够吃。
然后摊主指了指其他的菜秧秧:“除了南瓜和菜瓜七文钱,其他菜秧秧都五文钱一把。”
一把也就是差不多五六根。
种的多的,还是得多买几把。
不过沈青禾的本来就不多,所以每样一把足够了。
沈青禾选了一把辣椒苗,一把黄瓜苗,一把苦瓜苗,又选了一把葵菜,半把南瓜,半把丝瓜。最后还买了一把豇豆。
一共四十一文钱。
沈青禾摸出四十文:“那一文钱就算了嘛。”
摊主痛快同意了,还送了两根辣椒苗:“这个品种不一样,你回去种嘛,不得拐!下次买秧秧记得还找我刘三!”
沈青禾道了谢,满口答应了。
然后又去隔壁摊上买了一捆空心菜和一大把韭菜根。又花了十文钱。
这下,沈青禾兜里还剩下二百四十文。
一转头看到卖糖的,沈青禾咬咬牙,又买了二十文的糖。
这个东西贵,二十文也没有多少,也就差不多两个鸡蛋大的冰糖块,而且因为脱色不好,略微发黄。
要知道,猪肉今年因为粮食的原因涨价了差不多一倍多,也才三十五文钱一斤。
不过,舍不得喂粮食,猪实在是很瘦,几乎没有什么油。
有人要说,粮食比肉贵,那还不如吃肉算了。
怎么说呢……肉煮熟了,一斤肉差不多能出七两肉就算不错。
这七两肉,够一家三口吃两天吗?
答案是不够。
但是一斤米可以。
而且米可以存放,但肉不能。
当然,普通人家也不吃白米,都是吃粗粮。那个价格还是比肉便宜的。
沈青禾买这两块糖,是给三个孩子的。
苏临苏照什么都不要,就想给盘盘买点糖,这个愿望怎么也要满足的。
其实麦芽糖更好。也比这个糖便宜。
但今年粮食这么贵,谁还舍得用麦子做糖?
估摸着等新粮下来才会有。
一下又去了二十文,沈青禾依旧肉痛得不行。
一转头看到了卖陶器的摊子上有菜坛子,犹豫了一下,她去问了问价格,最后花十五文买了个菜坛子。
菜坛子可以泡酸菜。
而酸菜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东西——除了沈青禾家。她就不会弄这个。
但现在,不会也必须会。
不然总有新鲜菜接不上的时候,到时候吃什么?
而且泡菜酸酸辣辣,也是下饭神器。有了这个,吃饭都能香一点。
沈青禾迄今为止,还剩下二百零五文。
她已经彻底不想花钱了。
但菜坛子都买完了,还是要再买点菜做泡菜的。这个季节……沈青禾最后选了几个萝卜。这个萝卜外皮是红的,内里是白的,适合泡菜。
沈青禾打算回家后找谁家买几个钱的盐水,然后直接再加一点盐和凉白开就行。
这样最简单也最容易成功。
自己从零开始……沈青禾不认为自己有那个手艺。
不过,钱都花了这么多了,沈青禾想了想,干脆狠狠心,又去买了一块豆腐和一斤猪肉,以及一斤棒骨。
猪肉和豆腐一起炖,棒骨可以炖汤。
经过这一场,大家身体都太虚了。得尽快补回来才行。不然到时候病了,花钱可比这个厉害多了。
豆腐七文,猪肉三十五,棒骨二十,这就又去了六十三文。
沈青禾摸着钱袋子,决定无论如何都不再花钱了!
剩下的一百四十三文,存起来。
这一番买买买后,太阳渐渐升高,陆陆续续的就有人离开。
王婶子今日运气不错,东西卖得挺快,这会儿也是准备收摊回家了。不然一会儿顶着大太阳往家里走,又晒又热,人遭不住。
只是她们走的时候,那个卖黄角兰树的人已经换了地方卖树,这会儿她们正好又遇到了。
沈青禾看到那汉子,怪尴尬的。
那汉子看到沈青禾倒是眼前一亮,几乎是追着跑过来:“这位大嫂,买不买?九十文了!真的划得戳!”
看得出来,他是真想把这个黄角兰树给推销出去。
王婶子有点不耐烦:“啥时候了,还买这个?不当吃不当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