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暴毙

作品:《太后多娇,偏执九千岁为她折腰

    清晨,暮色未去,整个皇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更添几分神秘之色。


    崔漱音端坐在梳妆镜前,看着镜中容貌清丽,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的自己,眼眸也没了以前那般透亮清澈,不禁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容。


    “我这样子,还真是丑陋难看。”


    话音刚落,身后突然响起一声低笑,“太后娘娘何出此言?你正值青春,最是美艳的年纪。”


    宴九霄如鬼魅般,身穿暗色鎏金官袍,悄无声息地从帘幕后走出来。


    他淡定地走到梳妆镜前,从雕花红木首饰盒里,挑出一对璀璨惹眼,贵气逼人的黄金凤头步摇,在崔漱音的头上比划了一下。


    “太后娘娘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应该多戴这种凸显身份的首饰。若是太过俗气,反而让人以为国库空虚,皇家后继无望,生了不该有的念头。”


    这话一语双关,即是在提醒崔漱音现在的身份,也是在暗示今天将有场硬仗要打。


    “是汝亲王那边有动作了?”


    崔漱音端坐在镜前,任由宴九霄帮自己挑选头饰打扮。


    “嗯,云城那边传来消息,汝亲王前两日已经动身,正在来京城的路上。”


    “不过这人也是谨慎,害怕我们在路上做埋伏,竟分成两队。一队乔装成他,从官道上大张旗鼓地走,一队则是他自己和两名护卫,从蜿蜒曲折的小路走。”


    宴九霄一边说着,一边将崔漱音头上的钗环卸下,重新给她盘发。


    看着他动作娴熟精细,就连宫内的老嬷嬷都自叹不如,崔漱音却没有露出半分儿欢喜之色,反而眉宇间更添几分愁绪。


    “太后娘娘是不喜欢我给您盘的发样吗?”


    “宴九霄,在这宫里,你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寂静的宫殿内,女人低哑地轻叹,如一双小手, 伸进宴九霄的心窝里,轻轻捏了一下。


    他动作微顿,很快便恢复往日神秘莫测的样子,淡然笑道:“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里讨生活,谁人不辛苦?太后娘娘如今虽已坐在高位,可这天气说变就变,难保哪天不突然来一场暴风雨,搅浑了这看似安宁的日子。”


    崔漱音微微勾起嘴角,知道宴九霄这是在提醒自己,现在仍不能掉以轻心。


    “九千岁提醒的是,哀家定然谨言慎行。”


    将最后一枚金簪戴在崔漱音的头上,宴九霄看着镜子里的美人,轻轻道:“太后娘娘,该上朝了。”


    “嗯。”


    顷刻间,刚刚还在愁绪万千的女人,此刻已然变成仪态万千,气势凌厉的太后娘娘。


    迎着朝阳, 她拉起小皇帝的手,大步向金銮殿走去。


    “上朝!”


    随着太监尖利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文武百官迈着整齐的步子,向宫殿内走去。


    崔漱音坐在屏风后,接过李大人托人递上来的辞呈,淡淡地瞥了一眼,便伸出玉手,递给了小皇帝。


    “今日,众爱卿可有事要奏?”


    小皇帝略显只能的声音,与这肃穆的大殿,显得是那样格格不入。


    百官表情复杂,互相眼神传递了一会儿,御史大夫先前一步出列。


    “臣有本要奏!”


    “爱卿请讲。”


    “微臣要弹劾宴九霄结党营私,为虎作伥,逼走贤臣!”


    御史大夫高声宣读,目光直直盯着站在角落里的宴九霄,彻骨的恨意呼之欲出, 仿佛他们之间有些血海深仇一般。


    小皇帝表情微变,下意识侧头看向屏风后的崔漱音。


    御史大夫见状,声音更为洪亮地大声说道:“陛下,纵观古今,但凡是由女人宦官插手的国家,就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走向末路,国破家亡!陛下,您不能放着子民不顾,将江山社稷拱手送于妖女和阉狗之手啊!”


    众人被他这番话,说得是群情激奋,悲催中来,仿佛已经看到国破家亡的画面,看向宴九霄的眼神,无一不是深恶痛疾,咬牙切齿。


    宴九霄漫不经心地抬起寒眸,淡淡扫过众人恶狠狠的表情,嘴角勾起,眼底却是一片肃杀寒意。


    顷刻间,所有人表情微变, 似乎才想起前不久发生的惨剧。


    他们怎么一冲动,竟忘了面前这位,可是人间活阎王!


    但凡是公然和他叫板,或是辱骂太后娘娘的,至今就没有一个人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几个想要帮御史大夫说话的官员,眼珠一转,缩着脖子,紧闭双唇,不敢发出一声。


    当然,也有胆大者,不将宴九霄和崔漱音放在眼里。


    只见武将行列中,身形魁梧的许参军大步站出来。


    他高傲地扬起脖子,操着粗糙沙哑的笸箩嗓子,指着宴九霄的鼻子,怒喝道:“你个阉狗,看什么看!不过是个身上残缺的废物,有什么资格在朝堂上指手画脚?你们都别忘了,这大夏国的江山,是姓公仲! 不是姓崔,更不姓宴!”


    他竟然敢当众拿宴九霄身体残缺来说事,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大部分人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生怕引火烧身。


    也有小部分人和许参军御史大夫是同一阵营,各个眼底闪动希冀之色。


    他们内心跃跃欲试,暗暗呐喊助威,盼着许参军能多说一些儿,帮他们好好出口恶气。


    谁知,许参军再次张开嘴巴,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喉咙里就突然飞进一细微的异物。


    他瞬间脸颊憋得通红,痛苦地抓着脖子,双目瞪得浑圆,仿若要从眼眶中掉出来一般。


    “许参军!你怎么了?”


    “唔!唔!唔!”


    “快叫太医!”


    百官快步上前,见许参军将自己的脖子挠得皮开肉绽,不禁面露惊恐之色,慌忙向后退了几步,无一人敢上前触碰他。


    “陛下年幼,不适合继续留在这里,哀家先带陛下退朝。宴掌印,这里就交给你了。”


    “是。”


    屏风后,崔漱音伸出纤纤玉手,对小皇帝招了招。


    后者立刻起身过去,眉眼弯起,和太后一同离开。


    若是不知情者,见他们如此和谐亲昵,恐怕还以为他们是一对亲母子呢。


    官员们看着这一幕,心绪复杂,一时竟忘了许参军还倒在地上,痛苦地原地打滚。


    等太医匆匆赶来时,许参军已自己将脖子抓到血肉模糊,双眼瞪得如铜铃一般,没了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