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作品:《先帝泣血托孤,你要我开门投降?

    粥饭很香。


    汴京城上空飘着一股粥饭独有的清甜香气。


    “大家敞开了吃啊,不够还有!”


    放饭的火头军卒挥舞着盛饭瓢,脸上洋溢着胜利后的喜悦笑容。


    他原本是汴京城内的一个普通庖厨,自从叛军掘了祖坟,他就投身军营内。


    原本是本着杀敌去的,结果被分到了火头军。


    刚开始虽然有些不满,但有人跟他说如果没人做饭,大家吃不饱就没法杀敌。


    所以,他就当了火头军。


    听人家说,攻城的叛军足有五十万。


    能打赢这一场,他觉得这里面有自己煮饭的一份功劳。


    “这粥饭煮得真好,要是能天天吃该多好!”


    一个年轻士卒举着碗,来到他身边。


    火头卒笑着舀起满满一勺粥饭,盛在碗中。


    “赵统领吩咐过了,等打跑了叛军,这粥饭要多少有多少!”


    那士卒一脸惊喜道:“真的?”


    “真的!”


    背后的声音沉稳有力,那士卒接过碗转身。


    发现是一个身长九尺、仪表堂堂的少年将军。


    “打跑叛军,多亏了乡亲们出力!”


    “本侯不会亏待大家!”


    吃个早饭能遇到汴京最高统帅,那士卒有些不敢相信。


    更不可置信的是,最高统帅,居然和自己吃一样的粥饭?


    等他回过神来,赵歇已经走远不见了。


    赵歇端着粥饭进入临时军营内,一边往嘴里扒拉,一边思考后续战事。


    经过了昨天一天的战斗,整个汴京城士气很高。


    打退叛军后,赵歇允许开城门收敛祖宗尸骨。


    哭声震天,自家老祖宗太可怜了。


    忙到最后,已经认不清谁祖宗是谁家的,只能草草合葬一处,立了一块大碑。


    忙活到后半夜,哭声才止住。


    一路走来,赵歇发现大家士气虽然很足,但肉眼可见的有些疲惫。


    赵歇倒是不担心杜渝疾会选择这个时候来攻打汴京。


    刚吃了败仗,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


    再来进攻,就是自取灭亡。


    打退杜渝疾,只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


    城内夸赞的声音不少,就连跟着赵歇的老部下都直呼大开眼界。


    头一次打兵力差距这么大的仗,却赢得那么轻松。


    赵歇并没有站在掌声与赞美中,反而默默躲在临时营帐内。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他的手段,并不光彩。


    而且,打赢一场胜仗容易。


    难的反而是战后重建工作,这是他的短板。


    这一战,几乎是倾尽了汴京所有人力物力。


    将一个国力繁华的首都,打到十八线小县城的地步。


    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样貌,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做不到。


    就在赵歇思索的时候,林泣弦悄然来到他身后。


    “咳咳!”


    “叔叔怎么只吃这么点?”


    林泣弦今日的打扮得依旧动人,云鬓高挑、眸中含笑。


    只是身弱多病,显得无助。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娇弱,更让人有一种小心呵护的保护欲。


    赵歇放下碗筷,行了一礼:“太后!”


    林泣弦微笑道:“都是自家人,叔叔多礼太见外!”


    “上次叔叔卸甲,奴看叔叔外衣破得厉害!”


    “这几日赶工做了一套!”


    赵歇这才注意到,林泣弦手中还抱着一套衣服。


    她抖开怀中的衣服,走到赵歇身前。


    两手捻着衣角贴合在他肩上来回比划。


    “奴进宫以前,也曾学过些针织手工。”


    “时间有点赶,大小也不知道合不合身。”


    她仰着脑袋打量着,吐气如兰。


    赵歇难免脸上有些发烫,心跳加快,有些不太自在。


    他刚想道谢,却又对上林泣弦狡黠的眸子。


    她好像就在等赵歇开口道谢,这个陷阱总是能逮到他。


    无奈,赵歇只能扯开话题。


    “昨日多亏太后提醒,不然某怕是有去无回!”


    林泣弦浅笑着道:“叔叔文武过人,奴不过是随口一说。”


    “不要怪奴多言就好!”


    赵歇道:“不会,太后没做军中幕僚,倒是有些可惜。”


    林泣弦闻言,被赵歇逗地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奴就当是叔叔夸我了!”


    赵歇眼神真诚:“心里话,没半分作假。”


    “只有这一句吗?”林泣弦乘胜追问。


    赵歇大为窘迫,不敢再说下去。


    林泣弦眉眼上翘,有这话已经很开心了,也没再为难他。


    于是一面欢天喜地地将衣服折叠好,又帮他整理桌上散乱的书信。


    “叔叔久在军中,士兵照顾难免粗心。”


    “待打跑了叛军,也可以好生休养一些时日。”


    赵歇深吸一口气,道:“如今九州七十二郡,我朝只占其一。”


    “失地未收,叛军围城而不退,某实在不敢停歇!”


    林泣弦悻然沉默,嘴上想要劝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知道,男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说多了倒显得自己像个长舌妇。


    就在这时,一传令官慌慌张张跑来帐内。


    “报!!!”


    “统帅,据斥候所探,叛军全军开拔,正在向汴京奔来。”


    “预计再有半个时辰,便会兵临城下。”


    赵歇闻言稍感意外,随即心中一喜,杜渝疾狗急跳墙了。


    看来他已经受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想要跟自己一把定胜负。


    如今叛军士卒正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迷的时候。


    现在派他们来攻城,士卒必定心生怨恨。


    不过,汴京城内守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昨夜他打开城门,让城内百姓收敛祖宗尸骨、打扫战场也浪费不少时间。


    并没有来得及布置城防,如今叛军突然到来,猝不及防之下,可能会手忙脚乱。


    “将军不必忧虑,叛军远道而来,连战连败,已是强弩之末!”


    “汴京城防坚固,我军以逸待劳,不愁此战不胜!”


    林泣弦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仿佛为赵歇拨开了眼前阴霾。


    他转过身一脸惊喜,真没想到在这个要紧时刻,一个弱女子能先看出关键。


    “太后此言精妙,若拨云见日!”


    林泣弦被他直勾勾地盯着,眉目含羞。


    她捂着嘴角轻笑道:“将军连日劳累,难免会有纰漏。”


    “奴不过是随口说说。”


    赵歇仿佛才第一次认识林泣弦一样,这个随口说说的含金量可太高了。


    自从守卫汴京以来,给他出主意的人倒是不少,可各个都是馊主意。


    他手下的将领冲锋陷阵还行,守城还是头一次,不少人只知道照搬兵法,没有灵动性。


    赵歇越想越觉得林泣弦有军事天赋,这么久以来久居深宫,实在是太浪费了。


    他试探问道:“若依太后之见,城防布置又该如何?”


    林泣弦摇摇头,笑道:“奴只是看将军关心则乱,哪懂什么城内布防。”


    “将军快快布置,莫要误了军机!”


    赵歇笑着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布置!”


    说着,赵歇笑着出了门。


    林泣弦很有天分,他可以百分百确定。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杜渝疾想要和自己赌一把,而赌这个字往往用在输红眼的赌徒身上。


    赵歇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