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协议三
作品:《机甲迫降,我的机甲师身份曝光》 那扬持续了数小时的“数据风暴”已经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专注。
之前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消失了,整个指挥车,此刻更像是一间国家级重点项目的主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属于智力攻关的、高度凝聚的狂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体积高达128ZB的、被凌风命名为“罗塞塔石碑”的数据包上。
“都打起精神来!”凌风的声音在车内回荡,他那副懒散的气质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将帅风范。
“结构组,给我把这个数据包的‘骨架’拆出来!我要在十分钟内,看到它的基础逻辑框架!翻译组,同步搭建‘女娲’翻译矩阵模型,随时准备填充词条!”
“是!”
“解钥”小组的成员们,像一台台精密运转的机器,立刻开始了工作。
赵立年教授和李建国等人,已经完全插不上手了。他们只能像学生一样,站在旁边,看着这群年轻的天才们,向着人类文明从未触及的领域,发起冲锋。
不到十分钟,结构组那边,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还是那个之前发现了“心跳”的年轻分析员,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的一段数据流,猛地站起身,因为太过激动,声音都变了调:
“凌组!这个数据包的开头……不是随机数据,它……它在用二进制,向我们从头开始推演圆周率!”
他将那段数据流放大,投到主屏幕上。
“您看!它先定义了整数和除法,然后用莱布尼茨级数公式,开始计算π值!已经……已经算到小数点后三百万位了,和我们的超算记录,完全吻合!”
这句话,让指挥车内,瞬间陷入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寂静。
赵立年教授浑身一震,他快步走到屏幕前,扶着老花镜,看着那串由“0”和“1”组成的、却蕴含着宇宙终极规律的数字,双手都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了!
这是一种炫技!一种来自更高等文明的、不容置疑的、居高临下的“教学”!
它仿佛在用一种最温和也最傲慢的方式,对人类说:
“让我们开始上课吧。第一课,数学。”
“聪明。”
在所有人都为这神迹般的手段而感到震撼时,只有凌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的评价,眼神里充满了棋逢对手的欣赏和兴奋。
“这是在进行‘语言校准’。”他对着一脸困惑的众人解释道,“它不知道我们的语言,我们也不知道它的。但它知道,数学,是宇宙间唯一通用的语言。”
“它在用数学,来教会我们它的语法,它的逻辑!”
他指着屏幕,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继续往下挖!这本‘字典’,比我们想象的,要厚得多!”
……
凌风的指令,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解钥”小组每个成员的心脏。
在确认了对方拥有“可沟通”的意愿和极高的智慧后,之前所有的疲惫和困惑都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一名顶尖科学家,参与到“第一次接触”这一历史性事件中的无上光荣与狂热!
整个团队立刻投入到了对“罗塞塔石碑”数据包的深度挖掘中。
负责翻译的,是一位从京城物理研究所紧急抽调来的、拥有化学和物理学双博士学位的钱教授。
他带着自己的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数学常数篇章结束后的、那片全新的未知领域。
那是一段段以简单的、递增的整数为开头的独立代码。
“1,”后面跟着一段约数百比特的二进制代码。
“2,”后面跟着另一段结构相似、但内容完全不同的代码。
“3,”……
“这像是一种……列表或索引。”钱教授的学生猜测道,“它在用最基础的自然数,来定义某种东西。”
“可它在定义什么?”钱教授紧锁眉头,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那一排排的代码,在草稿纸上飞速地写画着,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氢、氦、锂、铍、硼……他下意识地默念着。
突然,他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了一样,猛地抬起头,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快!操作员!把列表直接拉到第8条!”他冲着负责控制台的组员大喊。
屏幕上,代码立刻跳转。
“再拉到第26条!”
再次跳转。
钱教授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两条分别以“8”和“26”为开头的二进制代码,和他草稿纸上根据自己猜想推演出的两段神秘符号,进行着最后的对比。
他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
“我的天……”
他失神地向后靠在椅背上,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的光芒,声音都在发颤:
“你们看!数字‘1’,后面跟着一段代码;数字‘2’,跟着另一段……数字‘8’,是氧!数字‘26’,是铁!”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太过激动,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
“这是……这是元素周期表!!”
“它在用全宇宙通用的原子序数,来向我们定义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
这个发现,像一颗核弹,在指挥车内所有人的脑海中轰然引爆!
如果说之前的“圆周率”,是AI在展示它的“智商”,那么现在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它在毫无保留地,向人类展示它的“语言”!
一本外星文明的“新华字典”,正在被他们飞速地构建出来!
赵立年教授看着屏幕上,那些原本毫无意义的二进制代码,正在被一个个地标注上“氢”、“氦”、“碳”、“铁”等熟悉的化学元素名称,激动得再也控制不住。
他缓缓摘下老花镜,用手背用力地擦了擦不知何时已经湿润的眼眶。
他知道,自己正在见证历史。
一个全新的、伟大的时代,正由这群年轻人,在这间小小的指挥车内,亲手开启。
……
就在赵立年教授等人,为人类文明迈出的伟大一步而热泪盈眶时,陈天河,正在自己的“王座”上,聆听着来自地狱的耳语。
他那间曾经象征着绝对掌控与秩序的办公室,此刻却像一个囚笼。
他坐立不安,烦躁地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踱步,手中的雪茄早已熄灭,只剩下一截冰冷的、被捏得变形的残骸。
他现在,只剩下等待。
等待着下一份,可能会将他彻底拖入深渊的情报。
那台黑色的加密电话,如他所愿,也如他所惧地,再次响了起来。
陈天河像一头被惊动的野兽,猛地扑了过去,一把抓起电话。
电话那头,线人的声音,已经不再是紧张,而是一种彻底崩溃后的、气若游丝的恐惧。
“陈……陈董……这是……这是最后一次了……再干下去要出人命的……”
“说!”陈天河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我的人……听到那帮京城的专家,好像……好像破译出了一个……一个反复出现的词!”
线人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是个代号!他们说,是个代号!叫……叫‘协议三’!”
协议三。
这个冰冷、精准、充满了目的性的技术词汇,像一把没有任何温度的、由纯粹的逻辑打造的尖刀,无声无息地,彻底刺穿了陈天河心中,由“运气论”和“疯子论”构筑的最后一层防御。
他的大脑,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眼前,不受控制地闪回出三个月前,林默在自己面前,用那双偏执的眼睛,阐述自己那套荒谬计划时的画面。
那个疯子……
他当初那些颠三倒四的胡话里,好像……好像真的提到过这个词!
“协议……三?”
陈天河无意识地重复着,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在一瞬间被冻结了。
“不……不可能!”他对着电话那头,又像是在对自己嘶吼,“巧合!一定是巧合!”
一个靠运气的疯子,怎么可能会设定出“协议”这种东西?!
一个漏洞百出的骗局,怎么可能会有“协议三”这种精确到序号的命名?!
他的辩解,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电话听筒从他无力的手中滑落,掉在了昂贵的波斯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踉跄着向后退去,最终跌坐在那张象征着他权力的真皮座椅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他蜷缩在宽大的椅子里,双目失神,口中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几个苍白的词语,像一个真正的、彻底崩溃的疯子。
“不可能……巧合……绝对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