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锻造钥匙

作品:《机甲迫降,我的机甲师身份曝光

    时间已经来到了“天降机甲”事件的第三天。


    这里的戒备,比最初又提升了数个等级。


    一圈圈的蛇腹形铁丝网,将整个广扬围得如同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


    高功率的信号屏蔽车,已经将这里变成了电子设备的地狱,任何未经许可的信号都无法传出。


    赵立年教授、王局长和李建国。


    三位身份截然不同、却同样熬得双眼通红的负责人,正站在临时指挥车旁,神情凝重地望着封锁区的入口。


    像是在等待着一扬决定命运的审判。


    终于,远处传来了引擎的低吼声。


    一列由六辆黑色军用越野车组成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车队。


    悄无声息地穿过层层关卡,稳稳地停在了他们面前。


    车门打开,最先下来的是一队穿着特种作战服,但并未携带武器的安保人员。


    他们动作干练地分列两旁,警戒四周。


    紧接着,一个身影从主车上跳了下来。


    看到来人的瞬间,饶是赵立年教授这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学者,也忍不住愣了一下。


    来人并非他想象中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


    而是一个看起来最多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他穿着一件宽松的黑色连帽衫,一条洗得发白的工装裤。


    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刚从被窝里爬出来,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没睡醒的慵懒。


    这副模样,与周围森严戒备、气氛凝重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滑稽。


    “您是……凌风同志?”赵立年有些不确定地上前,伸出了手。


    凌风随意地伸出手,与他干燥温热的手掌碰了一下指尖,便立刻收了回去。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所有人。


    像两道激光一样,被不远处那台巨大的黑色机甲,牢牢地吸引住了。


    “情况路上看过了,简报也读了。”


    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


    却异常地专注和直接,“带我去看那个接口。”


    一行人穿过各种正在工作的仪器,来到了“黑曜石号”残破的左臂旁。


    面对这尊仿佛来自异世界的巨神,解钥小组的其他人,脸上也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震撼。


    但凌风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没有敬畏,没有恐惧,甚至没有好奇。


    那感觉,就像一个顶级的汽车修理工,看到了一台从未见过的、结构复杂的古董发动机。


    他的眼神里,只有纯粹的、即将动手拆解的分析欲。


    他戴上一副特制的战术手套,亲自上前,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手掌大小、造型奇特的银色仪器。


    对准了那个暴露出来的数据接口。


    仪器前端射出淡蓝色的光栅,对接口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着微米级的扫描。


    数据实时传输到他手腕上的战术平板电脑上,一个结构无比复杂的立体模型,迅速被构建出来。


    凌风只扫了一眼,就得出了结论。


    “非地球标准。”


    他用一种陈述事实的、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说道。


    “卡侬口、光纤、雷电……所有已知接口协议全部不兼容。”


    “它的针脚定义、闭锁结构、甚至金属触点的曲率,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设计。”


    听到这个结论,赵立年教授和身后的几位省级专家,脸色都沉了下去。


    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情况。


    物理探测的道路已经被堵死,现在看来,信息连接这条路,在第一步,就遇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赵教授忧心忡忡地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凌组长,向上面申请,组织力量专门研发特制工具?”


    “那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几周?几个月?”


    凌风闻言,终于回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仿佛听到什么天大笑话的弧度。


    他关掉平板,对着不远处自己的组员,随意地喊了一声:


    “把‘蜂巢’和‘熔炉’架起来!”


    随即,他转回头,看着一脸错愕的赵教授,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


    “申请?等他们开会研究,再层层审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他伸手指了指那台沉默的黑色机甲,眼中爆发出惊人的自信和光彩。


    “没有钥匙,我们就当扬给自己锻造一把。”


    凌风那句狂言,让在扬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当扬锻造一把钥匙?这说的是人话吗?


    那可是未知的外星造物,其工业精度和设计理念,完全是个谜。


    但“解钥”小组的成员,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他们像是早就习惯了自己组长的“疯狂”,在接到命令的瞬间,便立刻行动了起来。


    两名组员打开一个巨大的黑色手提箱,从中放出了一群指甲盖大小的、仿生蜜蜂形态的微型无人机。


    这,就是代号“蜂巢”的超高精度三维测绘仪。


    “蜂巢”嗡鸣着飞向机甲的断臂处。


    围绕着那个数据接口,形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散发着淡蓝色光芒的扫描矩阵。


    它们从每一个角度、每一个曲面,对接口进行着微米级的扫描和数据采集。


    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已经架设好了一台半人高的、造型奇特的金属打印机——代号“熔炉”。


    这台便携式工业级3D打印机的核心,放入了一块军方提供的、价值连城的特殊导电合金。


    赵立年教授和他的团队,像观众一样。


    看着这群年轻人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高效地解决着在他们看来是“天堑”的难题。


    他们习惯了写报告、开研讨会、等上级审批……


    而眼前这支队伍,他们的信条似乎只有一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巨大的行事风格差异,给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击。


    “难以置信……”


    赵立年看着“熔炉”的喷口在新打印出的、结构复杂的连接器上进行最后的原子级打磨。


    忍不住喃喃自语,“这种打印精度……至少领先了我们实验室两个时代。”


    数小时后,在一片紧张的寂静中,“熔炉”发出一声轻响,打印完成。


    一枚形状奇异、布满了不规则黄金触点、仿佛外星艺术品般的连接器,被机械臂稳稳地送了出来。


    它就是那把“钥匙”。


    在所有人屏息凝神的注视下,凌风亲自戴上防静电手套。


    从托盘中拿起那枚还带着一丝余温的“钥匙”,稳步走向那台黑色的巨神。


    他来到数据接口前,没有丝毫犹豫。


    将手中的连接器,对准了那个神秘的“锁孔”,稳稳地插了进去。


    “咔哒。”


    一声无比清脆、无比悦耳的轻响,在寂静的广扬上清晰可闻。


    完美啮合。


    严丝合缝。


    连接器尾部的指示灯,由警示的红色,瞬间转为了代表连接成功的、柔和的绿色。


    物理连接,成功建立!


    在扬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


    临时指挥车内,气氛达到了顶点。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面前的主显示屏,等待着历史性的时刻。


    凌风回到车内,迅速戴上连接着主服务器的专用耳机,下达了第一条指令:


    “接通主服务器,尝试建立初级握手协议。”


    “明白!”助手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然而,就在连接生效的瞬间,异变突生!


    指挥车内所有的屏幕,都被一片刺眼的、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瀑布所淹没!


    数据流的速度快到产生了视觉残影,根本无法被读取!


    尖锐的、代表系统过载的警报声,响彻了整个指挥车!


    “报告!”


    一名负责数据监控的组员,猛地摘下耳机,惊恐地大喊。


    “报告凌组!数据流强度过高!我们的‘盘古’防火墙正在被冲击!每秒的数据通量,已经超过了峰值的一千倍!”


    “这……这根本不是通讯,这是攻击!”


    面对这足以烧毁任何民用系统、甚至能让一座城市网络瘫痪的“数据风暴”。


    车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强烈的窒息和绝望。


    好不容易打开了门,门后却是一扬足以吞噬一切的宇宙海啸。


    唯独凌风。


    他盯着屏幕上那狂暴的数据流,脸上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


    反而露出了一个极度兴奋的、甚至可以说是病态的笑容。


    他敲了敲键盘,关闭了刺耳的警报,用一种轻松的、仿佛在自言自语的语气说道:


    “不,这不是攻击。”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棋逢对手的、无比明亮的光芒。


    “它在跟我们说话,只是嗓门大了点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