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初现端倪

作品:《饥荒年扔福宝?我捡回家旺疯了!

    姜娴抱着糖糖一口气跑到陈大牛家,气都不带喘的,敲开了陈大牛家的门。


    “大牛哥,给你一百文钱,送我和糖糖去一趟县城,然后你自己回来,等明儿傍晚申时三刻在门口等我们,成不?”


    陈大牛一愣,看着姜娴递过来的一串铜钱,笑着挠了挠头说:“行,那你等我一下,我给驴车套好。”


    不过他心里也嘀咕,姜娴不是嫁去环溪村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但有钱不赚是傻子,这阵子给姜娴跑车都赚不少钱了,他喊着姜娴抱着糖糖进屋坐,他去了后院套驴车。


    陈大牛一大家子十几口子住在一起,这会子都聚在堂屋里唠嗑,三四个小孩蹲在院子里玩。


    大牛媳妇抱着刚满一岁的孩子瞧着姜娴抱着糖糖,走上前夸赞一句:“糖糖这孩子长得真可爱啊,乍一看和你还有点相似呢!”


    没磕硬唠!


    姜娴浅浅一笑,充满宠溺地看着糖糖:“是呗,这孩子跟我有缘分,所以越长越像我!”


    “呵呵,是啊,吃豆渣膏吗?家里刚做了不少。”大牛媳妇冲着姜娴糖糖一笑。


    姜娴摆了摆手:“不了,在家里吃饱了,等大牛哥套好驴车我们就要赶路了。”


    姜娴怀中的糖糖看着大牛媳妇怀里的小家伙目不转睛,好半天才扭头冲着姜娴说一句:“阿娘,弟弟好小啊,我小时候也这样拖着两个鼻涕吗?”


    “噗!”


    姜娴急忙捂住糖糖的嘴巴,冲着大牛媳妇笑道:“嫂子,小孩子浑说呢,不过你家东子流鼻涕这么多是不是受冻了?晚上可以适量的给他洗个热水澡泡一泡驱寒呢!”


    “嗯,好,可能是昨晚睡觉开窗户冻的!”大牛媳妇赶紧抬起衣袖对着儿子鼻子上一顿擦,那黝黑泛着油光的袖口看得姜娴有点倒胃口,却不好提醒。


    来这个世界活到现在,姜娴的生存法则就是尽量不轻易介入他人因果。


    哪怕脏死累死,也没必要说,毕竟说了人家不一定觉得你好,反而还觉得你在嫌弃,徒增烦恼。


    否则真按照她前世那个世界来对照这里,那她的槽点可太多了,无穷无尽。


    陈大牛终于套好驴车在院门口喊了一嗓子,姜娴如释重负抱着糖糖打声招呼出了院子。


    坐上颠簸的驴车,姜娴这才长舒一口气。


    糖糖小脸上满是不解:“阿娘,你为啥叹气啊?”


    “没啥,就是有点累了!”


    小家伙点点小脑袋,满脸求知欲地问:“那阿娘,你刚才捂我嘴巴干什么呀?弟弟是流鼻涕了呀,不能说出来的吗?”


    “额……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姜娴脑子飞速运转,看向糖糖:“就是这样的,有的人可能会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跟咱们不一样并不代表人家的就是不对,不说还能很好相处,一说出来就会觉得尴尬,或者让别人心里不舒服,可能咱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人家不需要你明白阿娘说的吗?”


    糖糖摇了摇头:“嗯,明白啦,就是不要说人的不好,省得人家不高兴,对不对?”


    “对!我闺女可真聪明,祸从口出就是这么个道理,虽然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随时都会招人心里不痛快,你不知道哪天可能因为很小的事情就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知道吧?”


    糖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忽然天空中飘落晶莹的雪花,糖糖抬起小手接了一片在掌心,很快雪花就融化了,她双眸惊喜地喊道:“阿娘快看,下雪啦!”


    姜娴也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太空,雪花很快就飘成了鹅毛大雪。


    陈大牛感慨一句:“瑞雪兆丰年啊,来年估计会有个好光景了!”


    姜娴眼神逐渐飘忽:“但愿能有个好光景!”


    只是雪越下越大,很快光秃秃的田野里就雪白一片了。


    姜娴看着天色和逐渐泥泞的官道,她看向陈大牛建议一句:“大牛哥,一会进城吧,我在客栈里给你开一间房,咱们明天再一起回村里!”


    陈大牛一听住客栈,立即摇头如拨浪鼓,拔高了嗓音喊道:“不用了,这路难不倒我,倒是明儿一上冻那才麻烦呢,你和糖糖今晚是住在客栈不回村里了啊?”


    “对,要办点事!”


    “行,我明儿来接你们,若是过了时辰来不了,那你们自己走回去吧,你也知道上冻的话路滑不好走,懒驴犯倔卡在半道更麻烦!”


    “欸,好!”


    陈大牛从车板子下来掏出一个蓑衣叫姜娴和糖糖裹好了,他要开始加速了。


    许是因为寒冷的缘故,驴儿越跑越来劲,比平时还要早个一刻钟抵达均溪县城。


    姜娴抱着糖糖下了驴车,和陈大牛告辞进城直奔棋盘街。


    清凌书斋斜对面有个客栈,姜娴带着糖糖入住客栈以后,整个均溪县城已经白雪皑皑一片。


    她定的天字号房间正好打开窗户,能看见清凌书斋门口的状况。


    这会子夏掌柜亲自站在门口,看着一辆辆货车停在书斋门口,将包装好的半熟宣纸和湖笔往铺子里搬。


    姜娴指着不远处那个铺子,又看向糖糖问道:“看见那个书斋了吗?”


    糖糖用力点头:“我看见啦,阿娘!”


    “那铺子的掌柜买通你神君伯伯的哥哥,给他们通风报信,导致你神君伯伯现在被打坏脑袋,现在跟你一样变成了小孩子,你说咱们要不要替你神君伯伯报仇?”


    糖糖气愤地一捏小拳头,掷地有声地喊道:“要!”


    姜娴浅浅一笑,贴在糖糖耳边低语几句。


    糖糖立即满屋子找老鼠去了。


    ……


    夏掌柜的看着最后一车调货来的宣纸搬进铺子里,特意放在里间的库房,这比生意做完能净利赚五百两银子,东家那边肯定会赏他的,不说几十两,十两八两的赏钱还是有的。


    “你们可都放好了啊,今天晚上务必给我派个人看守在这,不许任何带着火种进房间,听见了吗?耽误这么一大笔买卖,小心你们自己的脑袋能不能保得住!”


    店小二们纷纷答应,小心翼翼地将东西都摆整齐。


    夏掌柜满意的抱着手中的铜炉,低头拍了拍身上沾染的灰尘,这才美滋滋地回家去了。


    暮色渐浓,姜娴和糖糖就窝在客栈房间里,泡了舒服的一个热水澡,叫店小二端上来客栈的美味饱餐一顿。


    只等着夜黑风高时,让清凌书斋受到重创。


    姜娴感受到寒意,刚要去关窗户,只见一辆马车停在了书斋门口,一个书生扮相的人从马车上走下来,紧跟着下来一个公子哥,那张脸姜娴做鬼也忘不掉。


    俞知义,果然是他!


    年轻书生站在门口冲着俞知义说笑,从这个角度看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最后俞知义拍了拍那个年轻书生的肩膀笑了笑。


    糖糖凑过来踮起脚尖往外开,一边询问:“阿娘,你看啥呢?咦,是那个臭坏蛋!”


    姜娴勾唇一笑,没想到糖糖还记得俞知义,她抱起糖糖一起看。


    糖糖捂着鼻子,皱着小眉头看向姜娴说道:“阿娘,那个人好臭啊,比神君伯伯臭多啦,跟茅坑里的味道一样,真的好难闻啊!”


    “这么远你都能闻见?”姜娴有些惊讶。


    糖糖点头如捣蒜:“能呀,好像咱们一进这条街道我就闻到了,若有若无的我也没注意,但是这个臭坏蛋一来都快要熏死我了!”


    姜娴只想说,真是越好就越好,这么好的宝贝,三年前她就该收养了!


    等关上窗户,姜娴抱着糖糖下楼去晃悠一圈,顺便打探一下清凌书斋背后的东家到底是谁。


    客栈已经打烊关上了门,因为下雪的缘故,宾客稀少。


    大堂里只有一个守夜的店小二,此刻正在打扫卫生。


    姜娴抱着糖糖下楼,要了一份桂花糕和一壶红茶,便有意无意地跟店小二打听:“小二哥,你们客栈平时就这么少人吗?”


    店小二反正也不着急干活,撑着拖把站起身笑道:“那可不是,等到县学的学子们休沐的时候,我们客栈大堂里都挤满了人,要么是来看这帮县学学子的,要么就是在这里辩论斗诗,十分热闹。”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寻思这棋盘街都是卖文房珠宝字帖书画的,怎么还开了一家客栈呢。”姜娴给糖糖拿了一块桂花糕,又倒了一杯红糖水。


    “那是,这均溪县学里读书的学子好多都是外地来的,或者其他县的人,毕竟均溪县学可是出过三个状元呢,在咱们青州这一片名声盛广,如今的教谕和训导皆是举子出身,还有一个大儒住在县学里,慕名而来的人多了那肯定需要吃喝拉撒住宿啊,光有文房四宝也解决不了温饱呀!”


    “那倒是,不过这条街这么多书斋铺子,能有生意吗?”


    “有啊,我们斜对面的清凌书斋生意极好,他们家少爷就是县学里的学子,不过考了好几年了,如今还是个童生。”


    姜娴顿时竖起耳朵:“清凌书斋?这名字好儒雅,那他家生意好,旁人难道不眼红嫉妒吗?”


    店小二四处看了一眼,跑到姜娴旁边的桌子坐下低声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