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建立研究院

作品:《大秦:我的卦象能改国运

    人群里炸开了锅,议论声嗡嗡作响。


    他们是匠人,是秦国社会最底层的“百工”,活法就是埋头干活,拿钱吃饭,未来就是把手艺传给下一代。


    换?怎么换?


    就在众人喧哗之时,那个之前劝诫师兄的女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她穿过人群,来到秦越面前。


    她对着秦越躬身一礼。


    “秦墨钜子云阑,见过大人。”


    钜子?


    秦墨的钜子?


    那个被称作师兄的中年人,相里凛,脸上满是惊愕。


    他和其他秦墨弟子一样,都没想到新任的钜子会在这里自报家门。


    秦越倒是没太大反应,他打量着眼前的女子。


    清秀,沉静,身上有种与这个嘈杂环境格格不入的书卷气。


    “国师大人。”


    云阑抬起头,补上了称谓。


    她也是刚从别处得到的消息,说始皇帝陛下新封了一位国师,却没想到,就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更没想到,这位国师大人,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


    “国师?”


    这下,不只是秦墨弟子,连周围所有的工匠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国之师者,何等尊崇。


    他们本以为是哪个不学无术的权贵,靠着溜须拍马上位,要来折腾他们修个园子,没成想,竟是这么个大人物。


    相里凛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想起了自己刚才那句“无非就是修个行宫”。


    “国师大人!”


    相里凛突然往前一步,冲着秦越大声嚷嚷。


    “你说要带我们换个活法,我只问一句,您前些日子在咸阳城中说的‘飞天’之言,可是真的?”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不信邪的劲头。


    “相里凛,退下!”


    云阑呵斥道。


    相里凛梗着脖子,不为所动。


    “钜子,我等秦墨,讲究‘察实’,最恨虚言诓骗之徒。他若真是国师,当为天下表率,岂能以虚妄之言蛊惑民众!”


    他这话,把秦越直接打成了骗子。


    云阑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按照墨家的规矩,弟子顶撞钜子,当受杖刑。


    可现在,当着国师的面,她不好发作。


    秦越摆了摆手,示意云阑不必紧张。


    他看着一脸倔强的相里凛,反倒笑了。


    “飞天之言,是真是假,日后自见分晓。”


    “我今天不跟你们聊这个。”


    他话锋一转,看向云阑。


    “我倒想问问云阑钜子,昔年墨家,钜子可居丞相,门徒三千,显赫一时,为何到了如今,却沦落到和普通工匠一起,被我召之即来,连个‘巧工令’都混不上?”


    这话狠狠打击在云阑和所有秦墨弟子的心上。


    这是秦墨一脉最深的痛。


    从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到如今只能依附于少府,成为朝廷的工具人。


    这份屈辱,无人能懂。


    云阑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线,原本平静的脸上血色褪去。


    相里凛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是啊,为什么?


    他们钻研机关术数,自认不弱于公输一族。


    他们提倡兼爱非攻,却也懂得“备城门”的守御之法。


    可为什么,在这大秦,他们就是不受重用?


    秦越没有给他们太多消沉的时间。


    “因为你们的路,走错了。”


    他一句话,就给秦墨的百年挣扎定了性。


    “什么?”


    相里凛又想反驳,却被云阑伸手拦住。


    云阑盯着秦越,声音有些沙哑。


    “请国师指教。”


    “指教谈不上,给你们指条明路罢了。”


    秦越背着手,在火光下来回走了两步。


    “墨家,不适合玩政治。”


    “你们那套‘兼爱非攻’,在太平盛世是圣人言论,可在这七国刚一统的时代,就是致命的毒药。陛下要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你跑去跟他说兼爱非攻?你猜陛下是会给你加官进爵,还是会把你们整个秦墨都给扬了?”


    云阑的身体微微一颤。


    这话太糙,也太直白,却直指核心。


    “你们的长处,不在于朝堂争辩,而在于你们的手,和你们的脑子。”


    秦越停下脚步,声音变得有力。


    “你们是天生的工程师,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科学家,却非要把自己往政客的路子上逼,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科学家?”


    云阑对这个新词感到不解,但她听懂了秦越的意思。


    “国师的意思是,我等秦墨,应当放弃学说,专心为匠?”


    她的话里,带着些许不甘。


    “不。”


    秦越摇头。


    “不是放弃,是换个赛道。我准备上奏陛下,于咸阳西边,成立一个‘大秦研究院’。”


    “大秦研究院?”


    云多阑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迷茫。


    “这个研究院,不属少府,不入九卿,独立于朝堂之外。”


    “它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研究。”


    “把你们这些全天下最会钻研的脑袋都聚在一起,朝廷给你们提供场地,提供材料,提供人力,甚至给你们发工资。”


    “你们不用再为了生计去接那些修修补补的零活,也不用再担心研究个东西会把家底掏空。”


    “你们要做的,就是把你们脑子里的奇思妙想,都变成现实。”


    秦越的声音充满了蛊惑。


    “无论是能让粮食增产的农具,还是能让大秦士卒横扫战场的兵器,甚至是能让咸阳百姓生活更便利的民生用具,只要你们能做出来,并且经过验证,确实有用,朝廷就会给你们丰厚的赏赐。黄金,土地,爵位,应有尽有。”


    “但是。”


    秦越加重了语气。


    “研究院的官职,只在院内有效,不得以此干涉朝政,你们可以对事不对人地提出建议,但绝不能结党营私。简单来说,就是技术入股,拿钱分红,别想碰权力。”


    一番话说完,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的匠人,包括那些秦墨弟子,全都呆住了。


    专心搞研究,朝廷还发钱发材料?


    做出了好东西,还有黄金爵位的赏赐?


    这不就是他们这些人做梦都想过的日子吗!


    云阑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她比任何人都明白秦越这番话的份量。


    秦墨衰落的根源,一是学说与大秦国策不容,二是没钱。


    是的,没钱。


    任何机关术的研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材料,单靠他们自己,根本无以为继。


    而秦越提出的这个“大秦研究院”,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它将秦墨从政治的泥潭中彻底剥离,又为他们提供了最渴望的科研环境和资金支持。


    这简直是为他们秦墨量身定做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