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给大秦换一个未来
作品:《大秦:我的卦象能改国运》 淮阴。
木屑纷飞,韩信手里的刻刀却很稳。
他从未如此专注过。
刀锋过处,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在木块上成型。
那张脸,他只见过一次,却深深刻在了脑子里。
他想起以前的自己,游手好闲,四处蹭饭,被市井无赖当众羞辱,自以为是放浪不羁,现在回想,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若非国师大人,若非孙神医,他娘已经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而他,将背负着悔恨与不孝,浑浑噩噩了此残生。
“信儿。”
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韩信回头,看见母亲披着外衣,站在门口。
“娘,你怎么起来了?快回去躺着。”
韩母摇了摇头,走到他身边,看着那初具雏形的木雕。
“这是…那位神医供奉的仙人?”
“是,国师大人。”
韩信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虔诚。
“娘,我想好了。”
他放下刻刀,看着母亲。
“我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我曾对孙神医立誓,要一力承担。更对国师大人立下重誓,此恩必报。”
“空口白话,人神共弃。”
韩母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我想带您去咸阳。”
韩信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咸阳?”韩母有些迟疑,“我们去了那里,人生地不熟的,怎么过活?国师大人日理万机,哪里会记得我们这种小人物。”
“我不是去求官求财的。”
韩信握紧了拳头。
“我是去还愿的,去兑现承诺的。国师大人用不用我,是他的事。我去不去,是我的事。”
“哪怕是去给国师大人府上看门,去扫地,我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待在咸阳,能让我有机会报答万一,我就满足了。”
韩母望着儿子,这个她以为一辈子都长不大的儿子,一夜之间,仿佛脱胎换骨。
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仙法救的是急症,却救不了天命。
能看着儿子走上正途,做一件正经事,她就算现在闭上眼,也瞑目了。
“好。”
韩母点了点头。
“娘陪你去。”
韩信的眼眶有些发热。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刻刀,继续雕琢。
直到深夜,一座栩栩如生的木雕才算完成。
他将木雕供在桌上,点燃了省吃俭用留下的一小截蜡烛。
烛光摇曳,映照着那张年轻而平静的脸。
韩信整理衣冠,撩起衣摆,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
“国师大人在上,信徒韩信,即将携母前往咸阳,践行诺言。”
“前路漫漫,万望大人庇佑,一路平安。”
他磕下头去,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心底一片澄澈。
……
咸阳,国师府。
秦越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盘算着自己账户上的余额。
医馆的分红,加上之前算命的积蓄,在咸阳买个大平层的首付应该是够了。
人生啊,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就在他畅想未来的时候,一个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
【叮——】
【检测到高纯度、高强度的指定性信仰愿力生成。】
【职业辅助系统“神棍”模块,第一阶段转职条件已满足。】
【开启转职方向:神灵(医疗)。】
秦越猛地从摇椅上坐了起来。
什么玩意儿?
神灵(医疗)?
他整个人都麻了。
“系统,你给我出来!解释一下,这个括号里的医疗是什么鬼?”
【信仰来源指向医疗救治行为,生成的初始神职即为医疗。】
“不是,我跟他们念的祷文不是‘万能的秦仙人’吗?万能的!你懂不懂什么叫万-能?”
秦越有点抓狂。
【神职的生成与祷文内容无关,只与信徒产生信仰的核心事件性质有关。】
“我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信仰,你就给我整个医疗神职?我一个主角,你让我转职当奶妈?”
他想象了一下以后的场景,别人家的神仙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他呢?站在后面喊“兄弟们顶住,我给你们刷个治疗术”?
画风完全不对了好吧!
【神职一旦生成,不可删除。】
系统的声音毫无波澜。
“靠!”
秦越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憋过去。
“等等,”他忽然抓住了重点,“你的意思是,这个神职,还能扩容?”
【是的。当宿主完成第三次职业晋升,或有其他性质的信仰来源汇入时,可开启新的神职领域。】
秦越的心情,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
还好还好,不是一条道走到黑。
他冷静下来,开始盘算。
医疗这个神职,虽然听上去辅助了点,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就像这次韩信他娘的事,效果拔群。
这个不能丢。
但是,只有这个绝对不行。
他想要的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他得搞点别的神职。
比如,农业。
等他把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拿出来,让大秦百姓家家有余粮,到时候求他保佑五谷丰登的人,不得从咸阳排到长城去?
再比如,战争。
现在大秦要南征百越,以后说不定还要北击匈奴。
他要是能拿出点超越时代的大杀器,帮大秦将士开开挂,那“战争之神”或者“军神”的名头,不也稳了?
想通了这一点,秦越的心情舒畅了不少。
“行吧,这次就先不转了。”
他打消了立刻转职的念头。
单一个医疗神职的抽奖池,天知道会抽出些什么玩意儿,万一是一堆手术刀和听诊器,他找谁哭去。
得等攒够了其他神职,再来个打包升级。
第二天一早。
秦越把英布叫了过来。
“拿着我的令牌,去少府,给我调五千个工匠来,木匠、石匠、铁匠、陶匠……各类匠人都要。”
英布虽然不解,但还是躬身领命。
“再去一趟内史府,找内史腾大人,就说我说的,要在咸阳西北边,划一片三百亩的荒地,我有大用。”
安排完这些,秦越又恢复了那副悠闲自得的模样。
当天晚上。
咸阳西北,一片平日里鸟不拉屎的荒地上,此刻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五千名匠人被连夜召集于此,一个个面带疑惑,交头接耳。
人群的一个角落,聚集着十几个气息沉稳的匠人,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也是粗布,但洗的干干净净,工具袋里的器具更是保养得油光发亮。
“师兄,你说这国师大人,把我们这么多人叫来这荒郊野外,到底是要干什么?”一个年轻的匠人低声问。
被称作师兄的,是个面容刚毅的中年人,他哼了一声。
“还能干什么,无非就是修个行宫,造个园子。”
他的话里,带着不屑。
“我等秦墨一脉,钻研的是机关器械,是兼爱非攻的济世之学,不是给权贵当瓦工木匠的。”
旁边一个面容清秀,气质沉静的女子出声了。
“师兄,慎言。”
她的声音让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
“这里是咸阳,那位国师大人如今圣眷正隆。无论他要做什么,我等奉命行事即可,切莫表露出对朝廷的怨怼,免得招来无妄之灾。”
中年人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女子说的对,他们这一脉,在法家独大的秦国,本就举步维艰。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骚动从人群外围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
一个穿着玄色长衫的年轻人,在一群卫士的簇拥下,从黑暗中走到了火光下。
他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面容俊朗,神态自若,仿佛不是来监工的,而是来散步的。
来人,正是秦越。
他走到众人面前,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表情都收于心底。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
“把你们叫来,不是为了修宫殿,也不是为了造园林。”
“我叫你们来,是想让你们,随我一起,换一个活法。也给这个大秦,换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