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国师的私心

作品:《大秦:我的卦象能改国运

    “这还只是第一份见面礼?”


    嬴政的声音里带着一些颤音。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


    秦越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那片绿油油的田垄。


    “政兄,想不想亲手见证一下,何为奇迹?”


    嬴政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重重点了点头。


    “先生请讲。”


    “此物果实,皆在地下。”


    秦越走到一株土豆秧苗前,解释道:“收获之时,不能光拔叶子。”


    嬴政学着他的样子,走到田垄边,弯下腰,伸手抓住一株秧苗的茎干。


    他使劲一拔。


    “啪”的一声。


    绿色的茎叶,被他从中断开,根部却纹丝不动。


    嬴政举着半截绿叶,愣在原地。


    蒙毅和赵高都别过头去,肩膀一抽一抽的,想笑又不敢笑。


    “政兄,得用巧劲。”


    秦越忍着笑,亲自做起了示范。


    他双手抓住土豆秧苗的根部,左右晃了晃,松动了周围的泥土。


    然后,他猛地向上一提。


    一整株根茎,带着七八个大小不一的黄褐色疙瘩,被完整地从土里带了出来。


    泥土的芬芳,混杂着植被的清新,扑面而来。


    嬴政的呼吸停滞了。


    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秦越手上那一串“泥蛋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仅仅一株,就有如此收获?


    “来人!”


    嬴政回过神,对着园外大吼一声。


    “把王贲和杨端和给朕叫进来!”


    很快,两位须发花白的老将军,一前一后地冲进了后花园。


    “陛下!”


    “国师!”


    他们看到嬴政,又看到了秦越,最后,他们的注意力,全被秦越手上那串土豆吸引了。


    “这……这是土豆?”王贲好奇地问。


    “对,这是能让我大秦,人人有饭吃的东西。”嬴政的声音,充满了压抑不住的亢奋。


    他指着那片小小的田垄,下达了一个让他们意想不到的命令。


    “给朕挖!”


    “把这地里所有的东西,都给朕挖出来!”


    “一个都不许漏掉!”


    王贲和杨端和对视一眼,虽然满腹不解,但还是躬身领命。


    “末将遵旨!”


    两个老将军,撸起袖子,也顾不上什么体面,直接用手刨了起来。


    “老杨,你那边点!别把神物给刨坏了!”


    “王老匹夫,你管好你自己就行!看我这一下,嘿!”


    两位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此刻跟两个刨地瓜的老农一样,一边挖,一边还相互攀比着。


    蒙毅也加入了进去。


    很快,那片不大的田垄,就被彻底翻了一遍。


    一堆黄褐色的土豆,和一堆紫红色的红薯,分别堆在田边的空地上,形成两座小小的山包。


    嬴政走上前,拿起一个红薯,又拿起一个土豆,来回端详。


    他脸上的喜悦,是任何战功都无法比拟的。


    “称重!”


    嬴政下令。


    秦府的下人,早就备好了大秤。


    经过一番忙碌,结果出来了。


    “陛下,这片地,共一分半。”


    “土豆,得四百一十斤。”


    “红薯,得五百八十斤。”


    内史腾负责记录,他一边记,一边用算筹飞快地计算着,嘴里念念有词。


    当他算出最终结果时,手里的竹简,“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陛下……”


    内史腾的声音都在发抖。


    “折算下来……土豆,亩产二十七石有余!”


    “红薯……亩产,亩产三十八石!”


    死寂。


    整个后花园,落针可闻。


    王贲和杨端和,两个老将军,张大了嘴巴。


    蒙毅手里的算筹,散落一地,他却毫无所察。


    嬴政一把夺过内史腾的竹简,亲自核算了一遍。


    数字,没有错。


    亩产三十八石!


    这不再是神物。


    这是逆天!


    “政兄,莫要如此激动。”


    秦越的声音,悠悠响起。


    “这是我用了些小手段,加上这园中土地肥沃,才能有此产量。”


    “若是推广到天下,取个中间数,土豆亩产十五石,红薯亩产二十石,当是常态。”


    可即便是这个“常态”的数字,也足以让在场所有人疯狂。


    “呜……呜呜呜……”


    一阵压抑的哭声,打破了寂静。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内史腾,这位掌管京畿之地的大臣,此刻竟是掩面而泣,泪如雨下。


    “腾,何故如此?”嬴政皱眉。


    内史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嬴政,更对着秦越,泣不成声。


    “陛下……臣,失态了。”


    “臣的家乡,在韩地,大旱之年,饿殍遍野,臣的两个弟弟,就是活活饿死的啊……”


    他抬起头,满脸泪痕。


    “臣忘不了他们临死前,抓着一把观音土,对臣说,兄长,这土,不顶饿……”


    “呜呜呜……”


    在场的大臣,有不少都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谁没见过饥荒的惨状?


    内史腾的哭声,勾起了他们心底最惨痛的记忆。


    一时间,后花园内,哭声一片。


    “够了。”


    嬴政低喝一声。


    他走到秦越面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然后,他对着秦越,行了一个标准的,弟子对师长的稽首大礼。


    “朕,替大秦的百姓,谢过先生。”


    他身后,王贲,杨端和,蒙毅,内史腾,所有在场的臣子,全都跟着跪了下去。


    “臣等,谢国师活万民之恩!”


    这一拜,与泰山之巅的叩拜不同。


    那一次,是畏。


    这一次,是敬。


    是对这位赐下生路,让天下苍生免于饥饿之苦的国师,发自肺腑的感激。


    秦越坦然地站在那里,受了他们这一拜。


    “诸位请起吧。”


    他等到众人都站起身,才慢悠悠地开口。


    “我做这些,也不全是为了大秦的百姓。”


    “说到底,我也有我的私心。”


    嬴政收敛了激动的神情,郑重地看着他。


    “先生请讲。”


    “我希望大秦,能尽快晋升为‘运朝’。”


    秦越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届时,我便可借大秦国运,加速修行。”


    嬴政的身体,微微一震。


    运朝?


    这是什么?


    他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第一次在一个名词面前,感到了自己的无知。


    他看着秦越,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脸上,此刻没有任何笑意。


    嬴政知道,接下来的话,将为他,也为整个大秦,打开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他屏住呼吸,用一种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正式发问。


    “运朝,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