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萧临是真瞎吧?
作品:《好孕娘娘娇媚撩人,绝嗣太子日日沉沦》 殿内很长一段时间都异常尴尬沉默。
萧临迅速出列跪下,不推脱不辩解,只请罪:“侧妃抄袭旁人,乃儿臣失察、治家不严之过,请父皇降罪。”
林昭蓦地清醒,腿脚发软地跟着崔锦一起跪去了中间。
“妾身……知错,请父……皇上降罪。”
她闭了闭眼。
今日之后,她林昭便成了笑话。
她下意识看向萧临,却只看到后者冰冷的侧脸。
永隆帝眼神复杂,看向萧临时又含着失望:“罢了。”
他连提都不想提林昭,也再度对萧临的眼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若他此后还坚持独宠林昭……这个儿子就算废了。
大周之主不能是一个囿于情爱,识人不清的瞎子。
萧临揣摩圣心多年,自然察觉到了他的意思,心下微沉。
上首,淑妃薄凉到几乎要吃人的目光扫过林昭,冷声道:“一个品行不堪的卑劣之女,怎配皇上分出心神?你们还不回席去?”
皇后笑容微淡,也道:“今日本宫寿辰,便不与你们计较了。”
话是这样说,可她若真是个逆来顺受,以德报怨之人,后位早就被娴贵妃夺走了。
林昭今日可得罪了她两回。
淑妃眉头微皱,心里恨不得活剐了林昭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还要思索该如何赔罪。
娴贵妃掩唇轻笑:“不过一首词罢了,信王若有心弥补,再献一首就是。”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
有《水调歌头》珠玉在前——即使那只是林昭抄的,可也难掩其千古佳句的事实,现在叫萧临作词,不说他一个侧重武道的作不作得出来,就算作得出,也势必会被碾压得很难看。
萧临也势必要被文官集团鄙夷之后再排挤。
萧临一党的官员自不会眼睁睁看着主子受辱,极力与出声的晋王党争辩起来,却也只叫场面更难看了。
他们心中愤懑,对林昭的印象一降再降,角落里的林家父子更是丢人得恨不得把头埋进地底去。
但大臣们很快就在萧临的眼神示意下住了嘴。
治国又不靠作诗,只要有机会挽回圣心,萧临觉得现在丢脸也不算什么。
正当他沉思作诗之际,崔锦忽然小心翼翼道:“侧妃无状,妾身也有持家不严之过,愿替侧妃为母后献词,弥补过错。”
话落,不等娴贵妃出言阻止,她便快速开口:“瑶台月满,独照椒房暖,十二珠帘金凤展,步步莲花御苑。
德承周室三春,容倾汉殿千尊,四海齐瞻坤仪,山河长奉慈恩。”
随着最后一句话落下,她恭身叩拜:“恭祝母后德寿双臻,鸾仪永驻——”
众人愣了一瞬。
这词……文采还怪不错的,信王府有王妃这等才华之人,为何还要叫个只会弄虚作假的侧妃打出才名出头?
信王脑子没事吧?
皇后这回的笑容真诚了些:“好孩子,快起来吧。”
崔锦谢恩后,缓缓起身。
对上萧临诧异的眼神,她笑了笑,一副庆幸模样。
萧临本有些沉重愤怒的心情被她冲淡了许多。
能接受丢人不代表愿意丢人,崔锦却愿为了他主动出头,只为维护他的面子……方才也是崔父第一个站在他这边,维护林昭。
他们父女始终把他放在第一位。
晋王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他们回了席间,眼神暗沉。
崔锦率先出头,即便比不过《水调歌头》,谁也不会真为此去贬低她一个弱女子,何况她还讨巧的没有延续中秋词,而是祝寿词,文采也不错。
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只看皇后的表情就知道拍成功了。
齐学士率先道:“王妃此词寓意宏大,气象万千,翰林院可收录之。”
说完,他心头一跳,下意识看向李首辅,见他没出声才放下心。
他不想再脸疼一次。
不少文官笑跟着附和。
先显皇家气象,又喻皇后贤德,连皇后容姿都夸了一嘴,最后的“四海齐瞻坤仪,山河长奉慈恩”堪称点睛之笔。
拍马屁的诗能拍到这份上,还同时兼具文采意象,收录进翰林院不吃亏。
脸色好看了些的永隆帝也不由想起了一个人:“周大儒曾在朕万寿之时作过一首诗,你这首倒颇有他的风范。”
崔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妾身是周大儒的关门弟子,想是继承师父之风。”
永隆帝目光微讶:“难怪。”
文采斐然,拍马屁拍得浑然天成,师徒一脉相承。
萧临也意外地看向崔锦,他从未听崔锦提起过此事。
但搬出了德高望重的周大儒,晋王党也不得不吞回质疑崔锦造假的话。
萧临也是有意思,一个是胸无点墨,抄袭旁人给自己添光的无耻恶女,一个是不张扬不冒头,却内涵文墨都兼具的大儒之徒,无论怎么对比,都该是后者占尽优势,偏偏萧临宠前者宠得满京皆知。
有不少晋王党目光扫过林昭寡淡的脸,没有了文武双全的光环加成,她那张脸最多算小家碧玉。
萧临是真瞎吧?
希望他能一直瞎。
林昭被他们的讥讽目光刺得恨不能钻进地缝里去,只有死死掐住手才能勉力维持冷淡无事的模样。
她心中恍惚,觉得好像在做梦,又被灯火通明的大殿衬得几欲崩溃。
明明她前脚还在享受追捧的目光,以为百官成她拥趸近在眼前,可后脚就被硬生生被撕下一层脸皮来,所有人看她就像在看什么脏东西一样,极尽鄙夷嫌恶之能事。
她从未受过如此羞辱。
一群忘恩负义的小人,若没有她在前线奋勇杀敌,他们有命坐在锦绣京城高高在上么?
还有崔锦……硬生生踩着她得尽才名,今日她必是被她陷害!
林昭耳廓还带着被羞辱鄙夷的涨红,垂下的眼神却一片怨毒。
如坐针毡地过完了千秋宴,她匆匆便往外走,低着头不想搭理任何人。
外头已是深夜,众人三三两两地走在宫道上。
“林姐姐!”郑含玉快步跟了上来,脸上还有不可置信,“那些诗词真的是你抄的?你连格律平仄都不懂?”
林昭脸色晦暗,冷冷看了她一眼。
“这还用问么,没见人家都不想理你了?”安阳县主嗤笑一声,“亏有些人整日里自诩磊落坦荡,原是越没有什么,越想强调什么啊。”
林昭紧咬牙关,背脊挺直得有些僵硬。
她本就是磊落之人,做事坦荡,那些诗词也是她从现代带来的东西,不属于他们任何人!安阳县主懂什么,被崔锦推出来当枪使的玩意儿罢了!
封建后宅女都是如此愚昧无知!
“安阳。”萧临语气微重。
安阳县主忙点头:“不说了不说了,不过表哥你也长点心吧,别到头来连自己宠了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平白丢人现眼。”
“胸无点墨都敢说自己惊才绝艳,不会以前在战场上的智计百出也是抄别人的吧?”
林昭脸色骤变,一抹慌乱极快地闪过,被夜色遮掩。
崔锦若有所思地偏头,看了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