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田园生活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偷藏金牌这种操作一次两次还行,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为了筹集军费,辛弃疾搞出一系列操作,例如让牢狱中的囚犯用钱赎身,或者去挖矿打黑工,通过改革酒税等各种途径搞钱。


    飞虎军也没有辜负辛弃疾的期望,不仅能镇压匪患,甚至可以防守戍边,有着‘军成则能雄振一方’的称号。


    至于辛弃疾为什么被弹劾,主要还是因为他在镇压盗贼匪徒时手段狠辣,即便起义军投降他不会放过。


    在福建上任的时候,第一时间将牢狱中的囚犯全部杀光,雷霆手段下,福建的社会秩序好了很多。


    并且在江西任职期间,一些地区出现米价飞涨情况,辛弃疾直接贴出‘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告示。


    告诉所有人:但凡有商家不让百姓买米的充军处理,强行购买大米想囤货居奇的直接斩首!


    不久,江西地区的米价逐渐恢复正常。】


    秦朝。


    “这也能被弹劾?”嬴政一个战术后仰。


    平叛,打仗,哪有不死人?


    那还有各种各样的屠城选手,难不成都要弹劾不成?


    照这样说,他大秦岂不是每个老秦人都要被弹劾?


    至于打压商人?这不是正常的操作吗?


    囤货居奇,疯狂吮吸百姓的血,辛弃疾这样做不是对的嘛?


    这也能被弹劾?


    西汉,武帝时期。


    “宋朝的官员天天都没事干是吗?弹劾这个弹劾那个?辛弃疾干的不对吗?”刘彻不解。


    主动去干脏活累活,军饷用完了还能自己去筹,粮价失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快速平定叛军。


    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人才还能被弹劾?


    不就是杀点人吗?大惊小怪,他杀的又不是平民百姓,是叛军!


    这应该奖赏才对!


    明朝,洪武时期。


    “乱世当用重典!赵宋的官员一个个的只能窝里横,欺负人家辛弃疾没后台!”朱元璋一脸嫌弃。


    人家都叛乱造反了,还打算去和他说什么仁义礼智信?


    你愿意去说,人家可不愿意听,直接亮刀子了,谁听你在那哔哔赖赖。


    至于杀囚徒....


    作用不也挺不错的,当地风气立马就好了不少!


    【至于贪财好色......


    据说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且精美的庄园,除去一个妻子外,还有六个妾室。


    他还是一个十分大方的人,对于刚交的朋友就能盛情款待一整个月,甚至还送了一千多贯钱。


    以当时辛弃疾的官位来说,没那么多俸禄的,所以......


    话又说回头,谁当官不是为了捞点油水,那些弹劾辛弃疾的官员恐怕比辛弃疾捞的还多!】


    北宋。


    “这点东西也能算...贪?”赵匡胤喃喃自语。


    当初他为了把将领手中的兵权收回来,允诺他们金银珠宝、良田万顷不计其数,甚至默认他们贪腐敛财。


    而辛弃疾就一座庄园,娶了几房妾室也被人弹劾贪财好色?


    他贪的东西有你们的零头多吗?


    况且人家还未必是贪来的。


    要脸不要?


    唐朝,贞观时期。


    “如果辛弃疾这也算贪的话,那我们大唐的官员全是贪官!还都是大贪官!”李世民压不住嘴角的笑意。


    “哈哈哈!”


    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庄园?妾室?钱财?


    大唐有点名望的官员谁没有?


    再说了,人家辛弃疾又不是没办事,自己筹钱训练军队平定匪患,这总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吧?从里面抽点油水改善改善生活这不人之常情嘛!


    真是小题大做,真让你们抗金北伐一个个又缩起脖子装鹌鹑。


    【短短几年时间,辛弃疾被弹劾七次之多,外加上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和对于北伐的偏执让他在朝堂上得罪不少人。


    淳熙八年,不出辛弃疾所料,他再次被人弹劾,这次直接被朝廷罢官。


    回到上饶的辛弃疾自称‘稼轩居士’,开始了他的中年田园生活,例如:


    参加当地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或者趁着妻子不在,偷偷拿出自己酿造的好酒品尝一番。


    坐在藤椅上看着几个小孩来偷自己亲手种下的果树结的果子。


    他会拦住打算驱逐这些小孩的家人,并写下:“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他会参加元宵晚会,欣赏花灯,看着车水马龙写下: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此生活,是无数人所向往的,但不是辛弃疾向往的。


    一年冬天,好友陈亮冒着风雪前来看望辛弃疾。


    当晚两人趁着酒兴畅所欲言,指点天下,像极了两个醉鬼在互相吹牛逼,亦或是两个受尽委屈的人吐槽着自己遇到一切。


    兴起之时,两人对酒当歌抒发心中感情,是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待到两人睡下,陈亮突然惊醒,想起自己刚才的不利言论,害怕辛弃疾会杀掉他,连夜逃跑。


    酒醒后的辛弃疾得知此事,写下《破阵子》来表明心中心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汉,武帝时期。


    “虽然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我却看到了一个有着宏图大志的爱国人士的悲剧。”刘彻道。


    这种悠闲欢乐的生活是多少人所求之不得的,但对于辛弃疾来说,却是‘苦中作乐’


    他不应该在这里!


    他应该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是挥动战旗间,就有成千上万的金军倒下。


    收复失地,才是他干的事。


    唐朝,贞观时期。


    李世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即便到死亡的那一刻都不改心中之志,要做那撑天之人!”


    北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赵匡胤面露不忍。


    从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满头白发的老年人,辛弃疾始终不改其色。


    即便被罢官,心里依旧装着大宋天下。


    这样的一颗忠心,又要被大宋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