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抽象的南明
作品:《历史:从盘点华夏十大帝王开始》 秦朝。
“怎么又是这样?”嬴政看到这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一幕,一阵无语。
为什么每次在最关键的时期,就开始内斗!
这是什么传统吗?
西汉初期。
“李定国顾全大局,忍下一时之辱,恐怕会让孙可望越发过分。”刘邦说道。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只要有了称王自立的心思,哪怕当时没有做,日后总会想起。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就是因为两人不和,总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想要压住另一人,独断事务。
结果还没推翻秦朝,自己就恨不得打起来。
明末。
张献忠目光扫过他的四个义子心中想着:
“我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会团结一致,一旦我死了便开始争权夺利,这样下去迟早被外人摘了果子。”
“看来敲定继承人刻不容缓!”
随后目光着重看了眼李定国,心中已有人选。
【同年八月,李定国、刘文秀两人攻破沙寨,生擒沙定洲,平定滇东地区。
而后在云南施行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利民政策,当年就出现大丰收。
大西军的规模也扩大到二十万人,还组建了象队这样的战争利器。
公元1646年,明广西巡抚瞿式耜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年号永历,建立南明最后一个政权。
在此之前,南明就出现过弘光、隆武、监国、邵武等多个政权,甚至出现两帝并立的情况。】
唐朝,贞观时期。
“嚯!三年出现五个政权?就南方那点地方能分的过来吗?”李世民表示震惊。
当年的五胡十六国也没有明末换政权换的勤快。
还两帝并立?
真就天上出现两个太阳!
也不怕把人烤死!
北宋。
“又是一个残唐乱世!”赵匡胤摇头叹息。
何其相似?
政权更迭跟吃家常便饭一样!
南宋。
“南明?该不会和朕的宋朝一样被打的南迁了吧?”赵构猜测道。
那还一天天可着自己唠,不还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朝代吗?
怎么不去说它?
明朝,洪武时期。
“如果咱没有算错,自从朱由检死了之后的三年里,出现了五个政权?”朱元璋沉声道。
“五个政权!就算是一年换一个也得换上五年!”
“一天天的啥也不干就光顾着换皇帝了是吗?!”
朱元璋越说越气。
大敌当前,推选出一位话事人之后先把女真打出去,然后再处理那点破事不行吗?
非得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来?!
......
永乐时期。
“彼其娘之!咱大明朝的两京制被你们给扔了!”朱棣骂道。
他虽然把都城从应天迁到北京,但应天也是作为京城存在的,里面有完整的官员体系。
在北京沦陷的情况下,只需要皇帝来到应天,六部立即就能运行。
最坏的情况也可以划江而治,不至于直接亡国。
可这南明丝毫没有发挥出两京制一丁点作用!
【南明的这几个政权都是南方各地大臣拥护明朝皇室藩王建立而成,所以都互相不服气。
大家都是藩王,凭什么你能建立政权,我就不能?
因此,各个政权之间甚至出现互相对立的情况,这极大的削弱了南明的内部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会说朱由检好面子的行为间接性坑了南明的抗清义士。
因为明朝是两京制度,在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南直隶也留了一套六部班子,拿来就能用的那种。
如果他能偷摸把皇太子朱慈烺送到南直隶,即便北京沦陷,南直隶的六部官员也能扶持朱慈烺为帝,组建力量抗衡清军。
在那个讲究的年代,太子的地位比其他皇子藩王要高很多,或许就不会出现南明内斗的情况。】
明末。
朱由检:“......”
别骂了!别骂了!朕以后再也不好面子了!
朕这就照做!
西汉,武帝时期。
“朕怎么感觉这个南明还不如南宋!”刘彻一副地铁老人看手机模样。
人家赵构建立的南宋虽说软弱了一点,但最起码能把内部稳定住,还有能北伐中原的可能。
反观这南明......
啧啧啧!难评!
别说北伐中原了,搞不好在内斗中自我灭亡了!
南宋。
“这南明的政权更迭不仅频繁,政权之间还对立?”岳飞大为震撼。
本以为他们的官家赵构的一些操作就够脑溢血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长久下来,别说对抗清军,南明自己能不能支撑下去还是一回事!
这么一看,赵构都有些眉清目秀了!
清朝,康熙时期。
“还好当年朱由检没有把皇太子给送出京城。”
不然就算大清得了天下,只要朱慈烺还活着,那些喊着反清复明的人只会更多。
要是让三藩之乱的贼首吴三桂得到朱慈烺就更完蛋了!
搞不好那时候的大清就得退回关外继续过苦寒日子。
莫名的,玄烨竟有些庆幸。
【南明的一些让人血压高升的操作这里就不多赘述,也是为了家人们的血压着想。
朱由榔称帝后,一直想裂土为王的孙可望不顾‘联合抗清’,妄图割据云南,独霸一方。
李定国知道后,怒斥他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德行,还想称帝?
碍于李定国和刘文秀的雄厚实力,孙可望只好暂时打消这个想法,但心中对李定国更加不满。
为了获得权力,孙可望欲行曹操之事,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请求朱由榔封他为秦王。
李定国看出他的小心思,但为了实现‘联明抗清’局面,选择默不作声。
而后,大西军连续平定贵州、川南地区,建立起以云贵为中心的根据地,李定国驻守云南。
期间,他为了日后抗清做准备,继续实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减轻百姓的负担。
日夜操练军队、制造盔甲,训练象队,一年内便训练出三万精兵强将。
同时他还在云南地区举行童试,对中秀才的人发赏钱,鼓励他们好好读书,等到恢复大明江山后,让他们去做官。】
东汉末年。
欲行曹操之事,挟天子以令诸侯!
众人的目光聚集在曹操身上。
“看我干嘛?”曹操一个战术后仰。
“现在我可没令你们干什么事啊!”
“切!”众人异口同声道。
唐朝,贞观时期。
“这种情况下,李定国还能安抚好百姓,甚至能举行科举开试,可见其能力!”李世民说道。
乱世中还能让学子读书做学问,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这个孙可望的问题太大了!老是在拖李定国的后腿!”
他要是遇到这种人直接砍了一了百了,不然迟早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明朝,永乐时期。
“又是孙可望!李定国直接砍了他啊!”朱棣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急得来回踱步。
左右不过是你的一个义兄罢了,学学人家唐太宗李世民,亲兄弟他都砍!
况且那玩意压根就不想北伐中原,只想着割据一方,偏安一隅,一个鼠目寸光之辈罢了!有什么不能砍的?
李世民:???
朱老四你丫有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