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谜语人都该死
作品:《战场归来,我成了男妇联主任》 林叶捏着那封来自保定,内容诡异的信,在办公室里沉默了良久。
窗外隐约的闷雷声仿佛敲在他的心上。
信纸上那小心聋老太太几个字让他头疼。
“妈的,谜语人都该死。”
半晌,他才从牙缝里轻轻挤出几个字,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和厌恶。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故弄玄虚、说话说一半的做派。
前世看小说电视剧,但凡遇到那种死活不把话说明白,非得让主角猜来猜去,憋得观众血压飙升的情节,他恨不得直接钻进屏幕里掐着编剧的脖子让他说人话。
现在倒好,自己穿越了,碰上的第一个疑似线索的东西,居然也是这副德性?
何大清这老小子,要么你就硬气到底,死活不搭理公函,要么你就痛痛快快回来认错挨罚。
再不然,你真遇上什么过不去的坎了,被人拿枪指着脑袋了,你写封信求援。
把事情原原本本,一五一十说清楚,是被人控制了还是被威胁了,他林叶也不是不能酌情考虑,想想办法。
这可倒好,回不去,有人不让回,白家出事,小心聋老太太这都什么跟什么?
跟特么地下党接头暗号似的。你当这是拍悬疑片呢?
老子是妇联主任,不是特务头子。
玩这套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把戏,纯粹是给人添堵,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叮。宿主烦躁情绪值+129。】
林叶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那股腾腾升起的邪火
。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论打仗,论正面硬刚,甚至论察言观色分析微表情,他都不怵。
但这种需要抽丝剥茧、从语焉不详的碎片里推理背后庞大阴谋的烧脑戏码,真不是他擅长的。
原身喜欢直来直去,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敌人就瞄准开枪,简单明了,高效直接。
这也是为什么上辈子他做心理咨询师失败的原因。
他反复看着那封信,聋老太太又如何,小心他干啥?
没有确凿证据,没有前因后果,一切都只是基于原剧记忆和这句模糊提示的猜测。
难道就凭这半句没头没脑、来历不明的话,就去动那位“老祖宗”?
这不符合他办事的规矩,也容易打草惊蛇。
林叶烦躁地揉了揉眉心,感觉太阳穴突突地跳。
算了,不想了。
何必自己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他何大清不说人话,我林叶也没必要惯着他这臭毛病。
既然正式公函已经发了,组织程序已经走了,他何大清选择用这种方式回应,那就是心里有鬼,对抗组织调查,罪加一等。
他仔细计算了一下时间。
今天才让张爱莲发出去第二封措辞更强硬的加急公函,这封信就到了。
这说明何大清是在收到第一封公函后,就立刻仓促写下了这封信。
这种急迫而又含糊的态度,反而让林叶更加认定,何大清要么是自身处境尴尬,要么就是这封信本身也可能是个陷阱。
这种不清不楚的态度,更让人看不起。
“爱回不回,不回就等着被铐回来吧。没闲工夫猜你的哑谜。”
林叶冷哼一声,做出了决定。
他才没那个美国时间和精力去玩解谜游戏。
他把这封皱巴巴、透着诡异的信,直接收进了系统空间里,和那包没抽完的大前门、一些零钱粮票放在一起。
等后天上班,直接把这封信原件交给刘所长,让公安系统的专业人士去头疼、去研判吧。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自己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处理好妇联这一摊子,保护好辖区内的妇女儿童。
这么一想,心里顿时畅快了不少。
那种被谜语人带来的憋闷感和无形压力消散大半。
没错,自己是妇联主任,核心职责是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打击眼前看得见的罪恶。
至于更深层次的阴谋诡计、恩怨情仇,自然有该管的部门去管,自己没必要越俎代庖,陷入不必要的泥潭。
想通了这一点,他感觉一周以来积累的疲惫如同决堤的潮水般汹涌而来。
从接手妇联,到处理贾张氏,揪出易中海,解救赵家姐妹,雷霆打击刘老根买卖人口。这一连串事件,几乎是马不停蹄,神经时刻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前世当牛马九九六,好歹还有个周末能喘口气,穿越过来这一周,简直比前世最忙的项目攻坚期还要辛苦百倍,完全是精神、体力和心力的三重透支。
“该歇歇了,再不歇真要猝死了”
他自言自语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他强打精神,仔细地收拾好办公桌,把文件分门别类放齐,然后关好窗户锁上门,回到了后院那间临时的宿舍。
简单用冷水擦了把脸和身子,他重重地倒在硬板床上,几乎脑袋一沾枕头,就瞬间被无边的睡意吞噬,陷入了深度睡眠。
这一次,他睡得格外沉,连窗外的风声和远处偶尔的狗吠都听不见,仿佛所有的精力都被彻底耗尽了。
第二天,礼拜天。
生物钟依旧准时地在天刚蒙蒙亮时分将他唤醒,但身体却像被封印了一样,每一个细胞都在呐喊着拒绝起床。
他在床上睁着眼躺了足有十几分钟,听着窗外格外安静的街道,只有早起觅食的麻雀在叽叽喳喳,才清晰地意识到今天是休息日。
食堂不开火,街道办也静悄悄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休息了。
他慢吞吞地起床,换上了一身半旧工装,蓝裤子和一件磨得发白的汗衫,打算今天彻底放松,谁也不见,什么事也不想,就当个纯粹的街溜子。
走出街道办大门,清晨凉爽的空气带着一丝槐花的淡淡甜香,沁人心脾。
他站在门口,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灰扑扑的砖墙,凹凸不平的土路,偶尔驶过的骡车留下淡淡的牲口味,穿着朴素、拎着菜篮子或赶早办事的人们行色匆匆。
一切都透着这个年代特有的质朴、简单和某种程度上的匮乏。
他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真是要啥没啥,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还向往这个时代”。
一种对前世便捷丰富物质生活的怀念一闪而过,但很快就被他甩开了。
既来之,则安之,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影响心情。
他双手插在裤兜里,嘴里下意识地哼起了一段不成调的军歌,漫无目的地沿着胡同溜达。
没有目的地,没有任务,纯粹是放松心情,看看这五十年代初的四九城老百姓是怎么过礼拜天的,感受一下这缓慢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节奏。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拐进了芝麻胡同,来到了他那正在修缮的四合院前。
院子里的景象和几天前又大不相同了,进展神速。
主体结构已经完全弄好,崭新的青瓦屋顶在清晨柔和的阳光下泛着乌黑的光泽,门窗都安上了,虽然还没上漆,露出木头的原色,但已经能看出未来的规整和气象。
院墙也重新砌补粉刷过,显得焕然一新。
院子里堆放着一些建筑废料和剩下的砖瓦,但大部分地方已经清理出来,露出了夯实平整的土地面。
赵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比如仔细修补铺设院落的青砖缝隙,给门窗安装合页和插销,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看到林叶过来,赵师傅放下手里的瓦刀,笑着迎上来,顺手在汗巾上擦了擦手。
“林主任,您今天休息还过来看看?正好,主体差不多都弄利索了,您瞅瞅,还有哪里不满意的,咱们马上改,趁着手艺人都在。”
林叶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一圈,心里很是满意。赵师傅这活儿干得确实地道。
用料扎实,手艺精细,房屋看起来坚固端正,完全对得起他给的价钱和那几包好烟。
“挺好,赵师傅,辛苦您和各位伙计了。这速度,这质量,杠杠的,没得说。”
林叶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烟盒,递过去一支大前门。
“比我想的快多了,我还以为至少还得十来天。”
“您客气,林主任。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应该的。”
赵师傅受宠若惊地接过烟,先是放在鼻子下珍惜地闻了闻,然后才别在耳朵上,笑道。
“主要是您这钱和料给得足,及时,兄弟们干活也有劲,不敢磨洋工。
再有个三五天,把零碎活儿收拾完,里外彻底清扫一遍,通通风,您就能择吉日搬进来住了。”
林叶看着宽敞的院子,心里琢磨开了。
他想起系统那个10立方的储物空间,虽然不小,但放些最紧要的物资、武器或者秘密文件就差不多了,日常大量储物还是不方便。
这么大个院子,底下要是能挖空一部分。
他递给旁边几个干活徒弟一圈烟,然后拉着赵师傅走到院子角落,压低了些声音。
“赵师傅,活儿干得漂亮。我还有个想法,不知道技术上能不能实现,有点难度。”
“您说。”
赵师傅一听,眼睛亮了,拍着胸脯。
“只要不是上天摘月亮,盖楼起高塔,这平房院子的活儿,甭管多难,咱都能琢磨。
祖传的手艺,加上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啥样的稀奇活儿都接过。”
“我想着,能不能在这院子底下,挖几个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