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城里的远见
作品:《重生90:恶霸赶海?我靠打渔成首富!》 “都别愣着了!开吃!”
随着杨浪一声令下,这群在海上饿了半个多月的汉子,再也忍不住了。
他们就像是饿了三天的狼群,冲进了羊圈。
一时间,整个包厢里,只剩下了筷子和碗碟碰撞的叮当声,和他们那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声。
王虎一个人就干掉了一个大肘子。
李大壮直接抱着一只烤鸭在啃。
那场面,看得一旁的李科长是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但他心里,却对这群粗鲁,却真实的汉子,多了一份莫名的好感。
杨浪没有像他们那样狼吞虎咽。
他端起一杯茅台,走到了李科长的身边。
“李科长。”
杨浪带着真诚的感激:“今天,多余的话,我也不说了。”
“这杯酒,我敬您。”
“我干了,您随意。”
说完,他仰起头,将那杯辛辣的白酒,一饮而尽。
李科长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自己今天这个人情卖对了。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
他端起酒杯,也站了起来。
“好!杨浪同志,够爽快!那我也不能随意了!”
说着,他也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杨浪单独和李科长喝了一杯。
“杨总啊,不,杨老板。”
李科长亲自给杨浪满上一杯,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和真诚的笑意:“今天这事,办得漂亮!说实话,老哥我真是开了眼了。”
杨浪双手端起小巧的白瓷酒杯,碰了一下李科长的杯沿,姿态放得很低:“李哥,您可千万别这么叫,叫我小杨就行。今天这事,要不是您最后出来给我镇场子,那帮服务员的白眼都能把我淹死。”
“哈哈,屁大点事!”
李科长一饮而尽,咂了咂嘴,回味着酒香:“那帮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就是欠收拾!不过话说回来,你小子也是真人不露相,身价百万,还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啊。”
杨浪也一口干了,火辣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进胃里,浑身都暖洋洋的。
他说道:“李哥,您就别笑话我了。我就是个渔民,从小到大,最好的衣服也就是过年那身新衣裳。突然有了点钱,脑子还转不过弯来,总觉得钱得花在刀刃上,没想过这身皮也这么重要。”
这番话半真半假,却格外实在,听得李科长连连点头。
他最欣赏杨浪这一点,有本事,有冲劲,却没有那些暴发户的轻浮和张狂,始终带着一股子泥土的质朴。
这样的人好打交道,也值得深交。
“你能这么想,就说明你跟那些土老板不一样。”
李科长又给他满上,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小杨啊,今天你那个盲拍,还有最后主动降价平分的操作,说实话,把我这个搞了半辈子外贸工作的人都给镇住了。你这脑子天生就是做大生意的料!”
“李哥过奖了,我就是不想把路走绝了。钱是赚不完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嘛。”杨浪谦虚道。
“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
李科长重重一拍大腿:“就冲你这句话,老哥今天就得多跟你喝几杯!来,走一个!”
几杯酒下肚,气氛越发热络,两人从渔业行情聊到国际贸易,又从家长里短聊到未来规划。
李科长毕竟是体制内的人,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他的很多观点都让杨浪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酒意渐浓,李科长状似随意地问道:“小杨啊,听王虎他们说,你在村里盖了新房子?青砖大瓦房,很气派吧?”
提到新房,杨浪露出笑容:“是,让我妈和妹妹住得舒坦点。”
这是他两辈子都心心念念的事。
李科长听了却摇了摇头,放下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杨总啊,你这个想法格局小了。”
杨浪一愣,有些不解地看着他:“李哥,这话怎么说?”
“我问你,你在村里盖了那么好的房子,是给你妈和你妹妹住的,对吧?”
“对啊。”杨浪点头。
“那我再问你,你以后是不是打算就在村里扎根,一辈子当个渔民,顶多当个渔村的首富?”李科长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杨浪被问住了。
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重生回来,满脑子都是复仇和弥补遗憾,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至于未来,他还没来得及想那么远。
看着杨浪沉默,李科长就知道自己说中了。
他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杨总啊,你跟别人不一样。你不是赚点钱就满足的人。你今天能把刘百万、王旭和我耍得团团转,以后就能做更大的生意。你的舞台,不应该只是一个小小的滨海港,更不应该是一个渔村!”
“村里的房子可以盖,那是你的根,让老人家心里有个念想。但是,你必须在城里有套房!”李科长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城里买房?”
杨浪有些迟疑:“我妈她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乡里乡亲的都熟,来城里怕是住不惯。”
“糊涂!”
李科长恨铁不成钢地用手指点了点桌子:“你以为我让你在城里买房,就是为了让你妈换个地方住那么简单吗?我问你,村里的小诊所,能跟我县人民医院比吗?
万一,我是说万一,老人家或者你妹妹半夜里有个头疼脑热的急病,你在海上回不来,村里连个车都找不到,你怎么办?等天亮再去镇上找车?那不是耽误事吗!”
这一句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了杨浪的心坎上。
前世的记忆碎片瞬间涌上心头。
他记得母亲晚年身体一直不好,关节炎、高血压,各种毛病缠身,每次去县城看病都得折腾大半天。
有时候痛得厉害了,也只能在村里卫生所拿点止痛片硬扛着。
还有妹妹杨穗……
杨浪的心猛地一揪。
他想得太简单了!
他以为给家人盖个大房子,让她们吃饱穿暖就是尽孝了,却忽略了最根本的保障——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