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有好东西
作品:《重生90:恶霸赶海?我靠打渔成首富!》 杨浪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他将自己重生以来,所有打过交道的商家,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筛子。
滨海县本地的,不行。格局太小,吃不下。
市里的?
那个外贸办的张副主任,倒是有点能量,但他背后是钱理,现在估计正在哪个号子里唱铁窗泪呢。
pass掉。
省里的呢?
杨浪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几个模糊的身影。
第一个,是省城最大的水产批发商,一个姓刘的胖子,外号刘百万。
这个人,杨浪跟他有过一面之缘。
他路子广,手眼通天,据说跟省里好几家大酒店都有供货协议。他,应该吃得下。
另外一个是叫四海贸易的公司。
这家公司,背景神秘,据说有港资背景,专门做一些稀有海产的出口贸易。
他们的胃口,肯定也足够大。
最后一个,是杨浪的老朋友了——滨海市外贸公司,那个曾经帮了他大忙,也让他见识到官方力量的周建民副厅长的直属单位。
虽然之前因为合同价的事情,闹了点不愉快,但杨浪也正是因为那件事,给对方留下了重信守诺的极好印象。
而且,外贸公司代表的是官方,实力最是雄厚渠道也最广。
思来想去,也就这三家,有实力、有资格,来当这批黄金的买主。
“货好,也怕巷子深啊。”
杨浪喃喃自语:“要想卖出个好价钱,就不能让他们觉得,我杨浪是求着他们买。”
他必须营造出一种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紧俏感。
他要让这三家,为了抢这批货,自己卷起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他拿起了手边那部黑色的、沉甸甸的卫星电话。
这是霍先生和梁金成,在登上直升机前,特意留给他的。
用他们的话说,算是不打不相识,交个朋友,结个善缘。
以后有什么稀有的好货,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电话联系他们,价格好商量。
杨浪当时笑着收下了。
这既是善缘,也是一条看不见的锁链。
对方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他这条过江龙也纳入到他们的供货体系之中。
现在,这条锁链正好派上了用场。
他翻出之前留下的名片,按照上面的号码,拨通了第一个电话——省城刘百万的私人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就被接通了。
“喂?哪位啊?”
“刘老板,我是滨海县浪潮渔业的,我叫杨浪。”
“杨浪?浪潮渔业?”
电话那头的刘百万显然愣了一下,似乎是在努力回忆这个名字。
“哦!我想起来了!”
他忽然拔高了声调:“你就是那个,前阵子在滨海港,搞出大动静的那个后生仔吧?听说你小子,有本事啊,把海王水产的魏阳耀都给干翻了,厉害,厉害!”
“刘老板过奖了,混口饭吃而已。”杨浪淡淡地说道。
“哈哈,你这要是叫混饭吃,那我们这些人,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刘百万在电话那头打着哈哈,却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和试探:“说吧,杨船长,今天特地打这个长途过来,是有什么大生意,要关照老哥我啊?”
“生意,确实有一笔。就看刘老板,你吃不吃得下了。”杨浪开始吊对方的胃口。
“哦?有多大啊?让你杨船王都觉得我可能吃不下?”刘百万显然是被激起了兴趣。
杨浪笑了笑,缓缓地,从嘴里吐出了四个字。
“金腹官刀。”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
过了足足有五秒钟,刘百万那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你说什么玩意儿?金腹官刀?就是传说中,那个鱼鳔比黄金还贵的金腹官刀?”
“没错。”
“你从哪儿弄来的?”
“这个,刘老板就不用管了。你就告诉我,这批货,你感不感兴趣?”
“感兴趣!当然感兴趣!太感兴趣了!”
刘百万急切地问道:“有多少?品相怎么样?是活的还是冰鲜的?”
“品相,绝对是极品。都是成年大鱼,没有一条低于一米五的。至于数量嘛……”
杨浪故意拖长了音:“不算多,也就十几吨吧。”
“多……多少?”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声椅子倒地的巨响,紧接着,是刘百万那如同被踩了脖子的鸭子一般的尖叫声。
“十几吨?杨船长!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你该不是把人家祖坟给刨了吧?”
“刘老板,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杨浪淡淡地反问道。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沉默。
刘百万是什么人?他是省城的水产大王。
他太清楚,十几吨极品金腹官刀,这意味着什么了。
这已经不是一笔生意了,这是一座能让他公司的资产,在瞬间翻倍的金山!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听起来镇定一些,但那微微发颤的尾音,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杨船长,你这可是给了老哥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他开始套近乎:“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批货,我要了!你开个价吧!只要价格公道,我全包了!”
“价格嘛,好说。”杨浪笑了,鱼儿已经上钩了。
但是,他并没有急着报价。
“刘老板,不瞒你说。我这批货的消息,也不知道怎么就走漏了风声。除了你之外,省城四海贸易的王经理,还有我们市里外贸公司的李科长,也都闻着味儿找上门来了。”
他面不改色地,开始胡说八道。
“哦?”
刘百万当然知道四海贸易和市外贸公司,那可都是他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杨船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这是想搞一女嫁三夫啊?”
“刘老板,看你这话说的。”
杨浪一脸无辜地说道:“我杨浪,就是个打鱼的粗人,不懂你们生意场上那些弯弯绕绕。在我这里,规矩很简单——货,就这么多。谁给的价钱高,谁有诚意,我就卖给谁。”
“这样吧。”
杨浪抛出了自己的方案:“你也别急着报价,他们也别急着报价。一周之后,我的船,会回到滨海港。到时候,你们三家,都派人过来,亲自看看货。”
“货好不好,你们自己看。值多少钱,你们自己掂量。”
“我们码头上见,当面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