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城墙上的托付
作品:《大齐一字并肩王》 残阳如血,将西城门的墙砖染得通红。
林世泽凭栏而立,玄色披风被晚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悬着的虎头刀。
他望着城下绵延的流民帐篷,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城墙斑驳的纹路。
“千总。”身后传来轻唤,脚步声沉稳却带着几分拘谨。
林世泽转身,见沈麒锦一身长袍,正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胸口行礼:“属下接到传令,不知千总找属下有何吩咐?”
“起来吧。”
林世泽上前一步,伸手扶起他,指腹触到对方手臂的凉意,“你我同在军营效力,不必总守着这些繁文缛节。”
沈麒锦直起身,垂着眼眸,语气依旧恭敬:
“千总体恤下属,是属下的福气。但属下在千总手下做事,自当谨遵本分,不敢失了规矩。”
他余光瞥见林世泽披风下摆沾着的草屑,想起这位千总时常亲自去流民中查探,心中虽有不解,却也不敢多言。
林世泽看着他紧绷的侧脸,忽然低笑一声,声音被风吹得有些轻:
“我知道,你一直看不惯我这军营里的做派——士兵和将领同桌吃饭,哨兵能直接进帐提建议,连伙夫都敢跟我争论粮草分配。”
这话一出,沈麒锦浑身猛地一颤,像是被人戳中了心事,连忙躬身:
“千总恕罪!属下绝无此意,只是……只是觉得军营当有严明等级,方能令行禁止。”他额角渗出细汗,毕竟在军中,非议主将的治军之道,已是大不敬。
“别紧张,我不是要责怪你。”
林世泽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你出自大户人家,习惯了那般规矩,也正常。况且我看得出来,你是个有才华的人——在军营所有事都能处理得当,这份能力,整个军营没人不服。”
沈麒锦愣住了,没想到这些事对方竟记在心里。
他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林世泽继续道:“今天找你来,是想让你帮我做一件事。”
他转身重新望向城下,目光扫过那些蜷缩在帐篷旁的流民,有老人在缝补破衣,有孩童在追逐打闹,还有青壮在帮士兵搬运木柴。
“我们本就活在乱世之中,北有蛮族侵扰,南有洪水肆虐,朝廷的粮草迟迟不到。这时候,所有人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在这乱世里活下去。”
风渐渐大了,吹得他的声音多了几分沉重:
“生而为人,本就没有高低上下之分,不过是分工不同罢了。
“就像我这个千总,若没有你们这些将士冲锋陷阵,没有流民里的能工巧匠修补城墙,没有妇人孩子帮忙缝制冬衣,我空有一个头衔,又算得上是什么呢?”
沈麒锦站在原地,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停滞了。
他自幼读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入军营后学的是“上下有序,等级森严”,可林世泽这番话,却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他固有的认知上。
他愣愣地看着林世泽的背影,对方明明比自己还年轻几岁,肩上却扛着这么多人的生死,眼底的坚定让他心头发热。
“所以这次请你来,”林世泽转过身,眼神清亮地看着他,“是想让你从这些百姓里,选出一些可用之才。
“不管是会识字算账的,还是懂木工铁匠的,哪怕是擅长耕种、能指导大家开垦荒地的,都记下来。咱们军营要守得住城池,更要让这些人活下去。”
沈麒锦终于回过神,他顺着林世泽的目光看向城下,那些原本在他眼中“杂乱无章”的流民,此刻竟多了几分鲜活。
他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话一出口,才发觉自己的声音有些干涩:“自古以来,治世之才就如凤毛麟角,更何况是从这些……寻常百姓中挑选?”话虽如此,他的语气里却没了之前的笃定,多了几分犹豫。
林世泽闻言,只是笑了笑,抬手指向远处一个正在教孩童识字的中年男子:“你看,那就是人才。”
林世泽望着沈麒锦眼底的自嘲,指尖轻轻敲了敲城墙砖,语气带着几分笃定:
“你倒不必妄自菲薄——你不就是难得的治世之才吗?”
风卷着城楼下的尘土掠过,沈麒锦闻言,喉结动了动,忽然牵起嘴角露出一抹凄惨的笑。
他抬手拂去长袍上的灰,声音轻得像要被风吹散:
“千总说笑了。在遇到您之前,我揣着一肚子兵法谋略,却连顿饱饭都混不上,只能靠给人抄书换两个馒头,这算哪门子治世之才?”
林世泽听着这话,上前一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力道带着暖意: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过去的困顿,不过是没遇着能让你施展的地方。”
他抬眼望向远处英灵村的炊烟,目光变得悠远,“这英灵村,就是你大展宏图的地方。你也别把目标定得太高,我并非要从流民里选出能安邦定国的经世之才,只要能有人把这一寸之地治理好,让百姓有饭吃、有屋住,就足够了。”
沈麒锦猛地抬头,眼中的自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亮意。
他盯着林世泽坚定的眼神,片刻后单膝跪地,右手按在胸口,声音掷地有声:“既然千总信任,属下愿以微薄之力,还英灵村一片太平!”
林世泽:“好!那你说说,眼下这局面,你打算怎么做?”
沈麒锦直起身,走到城墙边俯身望去,手指指向英灵村外围的山峦:
“如今内忧外患,北边蛮族时不时来犯,南边又有乱兵流窜,四处狼烟不断。依属下看,只有握稳足够的实力、存够充足的粮草,才算握住了生存的根本。”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清晰:“昨日我带着几个兵丁绕着英灵村查探过地势,这里三面环山,确实易守难攻,可也正因如此,周围的高山挡住了咱们向外发展的路,连耕地都少得可怜。”
说到这里,他抬手指向更远处的平原,“属下发现,在十五里外的丰县外围,有一大片荒田,土质肥沃,只是常年没人打理才长满了野草。
“咱们若能组织流民去开垦那些良田,只要收成能跟上,有了粮食做底气,往后不管遇到什么变故,咱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