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蓝图

作品:《白送媳妇他不要,女帝不淡定了

    “各位是否留意到了如今遍布各地的学堂?”丁修望着大贤与王闲源一众人,带着疑问开口。


    “嗯!”大家应声颔首,自晋国一路行来,确实目睹过此景,许多地方都传出阵阵读书声。


    可这难道不是寻常事吗?西部同样也设立有。


    终归要壮大国力,便需要栋梁之才,而这离不开教化。


    每个人都带着不解的目光投向丁修。


    丁修见到众人颔首认可,脸上却又挂着困惑的神情,也就了解了他们的想法。


    他出言解释道:“那些是我创办的小学,东部的学堂与西部的存在差异。”


    “其一,修习儒家之道,因为它涵盖了文字等基础。”


    “其二,研习基础的品行与思辨之学,而思辨本身就要求论证。”


    “其三,掌握算术,并非寻常的加减,连同几何图形等均有涉猎,从浅显处开始触及论证思维,因算术关联甚广,此处便不赘述了。”


    “其四,认知博物,譬如对草木的基础辨识,对器械的初步了解。”


    “其五,锻炼体能,包含基础的体魄训练与武艺技巧等。”


    “唔!”在座的各位安静地注视着,每个人的双眼都微微眯起。


    儒学中的文字,是一切的根本,兵家之流,又有哪一家能脱离文字而存在。


    道学的思辨,关乎人格的养成,其中包含的论证法,又与名家相通。


    算术中的论证思维源自名家,几何图形则和墨家有所关联,尽管此地并无墨家传人,可对兵家而言同样至关重要,他们行军布阵,凡此种种皆是根基。


    算术将来还能运用到商业贸易的领域。


    对万物的认知,则联系着农家与医家。


    至于体能与武艺,这不正是兵家的范畴吗?


    年幼的孩童能明白多少,又能掌握多少?


    可自幼开始熏陶,这份根基便会截然不同。


    再者,通过这般多元化的教导,还能发掘出某些孩童天赋异禀的领域,从此便不必再如以往那般漫无目的地寻觅人才了。


    所有人都眯起了双眼,身躯难以抑制地颤动,由朝廷出面,协助百家挑选苗子,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之举。


    顷刻间,大家心跳骤然加剧,仿佛要撞破胸膛,两眼绽放精光,整个身子控制不住地抖动,双拳死死攥紧,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其中有些人,眼眶已然湿润,泪珠在其中不停地滚动。


    当初若知晓此事,又何必比试,白白耗费了如此长的光阴。


    “那么目前…”一位身板相对壮硕的年长者用发颤的嗓音开口,想继续说下去,却又一时语塞。


    丁修并未介意,他停顿片刻,已然领会了老者的意图,便说道:“眼下由于人手短缺,所以推行得不算特别顺畅,不过仍在向好的方向前进。”


    “我的设想是…”丁修稍作停顿,接着说:“尽量让每一家都有一位大字封号的人物来主持,毕竟这关系到一个孩童的养成。”


    “说得是啊。”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年幼之时必须得抓牢啊。”


    “一旦要是耽误了这开蒙的关键阶段,对许多人而言,简直是天大的憾事。”


    …


    霎时间大家七嘴八舌,不住地发表看法,看上去竟比丁修本人还要心急。


    丁修手上缺人,可他们手下有人手啊。


    丁修嘴角微微上扬,心想自己此举算不算是要把西部的所有大字封号都给吸引过来?


    他停顿一下,没再多想,继续讲道:“学问之事,需一步步来…”


    大家闻言,立刻会意丁修的话还没说完,接下来尚有后文。


    当即鸦雀无声,全都专心致志地聆听。


    就见丁修沉吟片刻,出言道:“因此,我另外还规划了初中,高中,大学。”


    “这前三个层级的教育,每一层级所学的内容会不断深入,然后借助考核,来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升入下一阶段。”


    “这样既能确保孩子们的掌握程度,同时,也确保了人才的持续涌现。”


    “唔…”听着丁修的叙述,大贤们垂下眼帘,此等构想简直是神来之笔。


    假如真能照此推行,十年之后的光景会是怎样?光是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


    便足以使任何人都达到无限企及大字封号的层次,而大学正是实现这最后突破的场所。


    “并且,大学将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求学环节。”丁修接着阐述,大家纷纷颔首,方才已有所预料。


    他们没有插话,继续听下去。


    丁修接着说,“各位倘若前来,文渊阁便有必要进行重组,将来能在大学中传道授业之人,便是日后进入重组后文渊阁的成员。”


    “通过高中的考核后,学子们升入大学,在大学里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门类,或是自身有天赋的门类,进而接受专门的培养。”


    “这样在具备了根基之后,他们研习起来也会更为迅速。”


    “此法还能确保诸子百家各自的传承与壮大。”忽然间,另一个嗓音从旁边传来。


    引得在座之人不约而同地望去,才发现连飞扬不知什么时候已然来到了大堂内,正愣愣地立在原处,面色涨红地仔细倾听。


    他的神情异常兴奋,显而易见是被丁修后续的计划给惊住了。


    “没错。”丁修未曾理会连飞扬的模样,回答说:“除却大学内部的划分,另有专门的学院。”


    “举个例子,比如医科学院。”


    丁修的话音刚落,那位青衣老者激动的高呼声立刻响起:“由朝廷推动,使其独立成院?”


    “正是!”丁修望着情绪激昂的青衣老者,真担心对方会因过于兴奋而出什么意外。


    赶忙应答。


    再扫视周围其他人的神情,料到他们也准备提问。


    连忙抢先说道:“都会有的,商科学院,文学院,军事学院,农学院…”


    丁修逐一列举,而众人一个个都呆立当场,面庞赤红,整个身体都在发抖。


    旁边的吴雨霖在听见农学院时,反应也是一般无二。


    仿佛已经见到了农家弟子们朝气蓬勃的景象。


    丁修见状,心想这群人莫不是要失态了,急忙打断他们的思绪,出言道:“毕竟每个门类看似简单,实则其中蕴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就拿军事学院来说,当中就包含了操练、阵法部署、军情传递、兵种划分,以及军械制造等等。”


    “因此,专门的学院,也需要培育出不同细分领域的人才。”


    “哦?”大家听完,不自觉地眨了眨眼,他们似乎从未曾察觉到这一点。


    一直以来,大家的学习方式都是笼统混合的。


    假如进行了如此细致的划分,那么每一家都必将迎来一番前所未有的兴盛。


    所有人都微眯着眼,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眼见在座的各位都安静了下来,丁修也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关于他们未来的身份保障已经阐明,内部的人才培育与发展也已道尽。


    剩下的那些,都已是细枝末节,再讲也无太大必要。


    另一边的王闲源也长时间地沉浸在丁修的这番描述里,内心感到无比的震动。


    察觉到周遭归于沉寂的气氛,他立时回过神来。


    瞧着众人一个个冥思苦想的样子,他的嘴角不禁浮现出一抹浅笑,若是诸子百家能齐心协力地配合丁修的方略,那必然会开创又一个辉煌的时代。


    即便他们不予配合,凭借丁修的这套方略,东部照样能兴起一批百家流派,未来甚至会超越西部的境况。


    他望向丁修,唇边带着笑意,实在想不通丁修的头脑里是怎么构想出这些的。


    他眼下推行的东部合众国方针,自己抵达之后亲眼所见,已是让人惊诧万分了。


    现在竟然又拿出了这样一套针对诸子百家的策略。


    要是没有变故,丁修所掌控的东部,其前景将会是难以想象的强大。


    自己竟在不经意间,挑选了一位旷古烁今的贤婿。


    他扫视了一圈沉默不语的大贤们。


    王闲源心里清楚,若是不出声打断,这群人恐怕会一直这样思索下去。


    毕竟一位大贤思考起某个问题来,耗上几天,也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