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以退为进
作品:《替妹当童养媳?小农女逃荒杀疯了》 这顿饭是真往体面了弄的,买了五斤肉、一条鱼、还有一斤猪头肉。
春婶子他们炸肉丸子,秋老太太做肉臊子,知道当地人爱吃面食,晌午的主食就是面。
全白面。
小周氏等小媳妇们做野菜炒肉、白菜炖肉、蒸肉、红烧鱼……
荤素带汤,弄了十二道菜。
比不上大酒楼摆宴,但真的诚意满满。
何况秋十六还让人买了酒,最便宜的酒,也很贵。
反正这一顿饭,是真香啊,香味像是会勾引人一样,顺着鼻子往下钻。
以秋嘉禾为首的孩子们,一个个围着锅边跑来跑去,根本不往别的地方去。
可惜,围着也没用,这饭做给客人吃,他们大伙可吃不起。
当着人面,也不能从锅里夹出来些,给孩子们。
又不是自家人吃,不讲究?
主要孩子多,一人一块肉,都够吃完一盘菜的。
好在娃子们都很懂事,狂流口水了,也没吵着要吃。
等菜上齐,秋十六和关老爷子陪客,在秋家院子里摆的桌椅吃的。
不能在露天地吃,不然全村眼巴巴看着,不像话。
这顿饭锅底剩下的菜汤,让小媳妇们给孩子分了。
糙米粥配上菜汤,也是有肉腥味的,孩子们已经很满足了。
朱里正眼底全是不屑,一群泥腿子,之前他吃亏,是因为太大意了,等着吧。
程序然他们走了,以后才是他朱里正说的算。
三沟子村很是热闹了一番。
而铜冶县,王家院子,也在待客。
王地主主动找上白府,却连白府大门都没能进去。
白家人只派了个管家出来,跟着来县城,“探望”生病的王知韵。
王地主心下又被看轻的屈辱,那种感觉好像他怎么努力,也入不了高门大户的眼一样。
但他又忍住了,面上一直很谦卑。
白管家来探病,是带了不少礼物的。
什么人参、一匣子珍珠……最重要的,是一块玉佩。
“两家既然有亲事,怎能不交换定情信物,这是我白氏给王小姐的信物。”
这块玉,大约巴掌大小,摸着还有淡淡的温热,是块暖玉。
一看就是真正的好东西。
王地主真没想到,白家出手这么大方。
明明已经是不在乎的大少爷,怎么还愿意给这么贵重的定情信物?
白家的态度,总是这么耐人寻味。
王地主收了,自然要交换女儿的信物。
白管家却道:“王家的信物,自然要白浔少爷本人保管才好。”
意思是他们不经手。
“我奉老爷的命令出府,一是来探望王小姐,二是想问问,王老爷在铜冶县可还适应?可有什么难处?”
王地主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哭穷什么的。
“多亏了贵府的关照,王某在铜冶县落户,还算顺利。”
白管家微微颔首:“既如此,老爷的意思是,希望两个孩子尽快成亲。”
“王小姐年岁小,我们少爷也没长大,不着急圆房。但总要成亲后,才能起到冲喜的用处,白浔少爷的疯病才能被压住。”
前面什么装模作样的关心,都是假的。
白管家来的目的,就是催王地主早些行事。
王地主脸上挂着笑,试探道:“白少爷到底是十一岁的状元,心思成熟,虽没开窍,但对男女之事已经懂了,他若是不愿意……”
白管家冷漠的眸子一瞬不瞬看着他。
“王老爷的意思是,两家的亲事,您有难处?”
王地主被看的后背发毛,好像他要说一句有难处,白府对他的“照顾”,就要被全部收回去。
他赔着笑,赶忙转了口风:“那倒不是,只是王某本想着徐徐图之,让两个孩子培养感情,但如今看来是想错了,当以白少爷的身体为重。”
白管家满意的微微颔首。
“若是定了日子,白家自会提前送聘礼上门。”
王地主搞明白了。
白家不知道为什么,很着急让他把亲事弄成板上钉钉,但他们又不愿意亲自出手逼迫白浔,就给他施压,让他来。
王地主心知肚明成了棋子,但也没别的办法。
得罪不起白家,而且他确实也想要攀富贵。
白管家没在王家多留,说完正事就告辞了。
王地主亲自把人送出去。
再回屋,玉佩已经到了王知韵手上,她有些爱不释手。
安氏瞧着,满眼都是温柔:“这是好玉,长期带着,玉能养人,不过你年纪小,用不着腰上带玉佩,回头娘亲给你穿个红绳,挂在胸口也一样。”
王知韵乖巧点头,显然病中得了这么一份大礼,她心情一下就好了。
安氏又打开了珍珠匣子。
满满当当一盒子,圆滚滚白色的珍珠。
安氏眼中一亮:“这些珍珠圆润,娘给你打成首饰?”
珍珠项链、手串什么的。
王知韵当然答应啦。
“可惜这些珍珠圆润有余,却小了点,要是再大些,才珍贵呢。”
安氏是用过见过好东西的。
“不过,也不算差,当年娘用的,也是这样的珍珠。”
可安氏想着,像白家这样的世家,应该有比这个大两倍的珍珠才是,她见过,白氏嫡女用的就是。
给她女儿送来这些,对白氏来说,连边角料都算不上。
她女儿好歹是未来白浔的妻子,白浔是嫡出的少爷。
唉,若白浔不是又瞎又疯就好了。
安氏这会就忘了,白浔要是身体无恙,白氏为他选妻,再怎么选,也选不到她女儿身上。
母女俩说的高兴,王地主轻轻咳嗽一声。
“这东西,恐怕不能要。”
安氏一下瞪大眼:“老爷,为什么?”
王地主故作叹息:“如今白少爷日日跟在秋嘉禾身边,韵儿又不想争取了,白家的礼物,自然是要给秋嘉禾的。”
王知韵一下瞪大眼,捏紧了玉佩。
“凭什么?爹,那贱丫头配用这么好的东西吗?”
她是大小姐,应该锦衣玉食,用一切最好的。
秋嘉禾那贱丫头就是地里刨食的命,一辈子粗布麻衣才对。
安氏也蹙眉:“这些东西,给秋嘉禾那不是暴殄天物吗?她一个乡野丫头,能懂什么?”
王地主并不意外母女俩的反应。
他好似很为难一样:“可你们也听到,白管家来催婚,韵儿又不愿意再去三沟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