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水利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家属院里面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虽然最近的热点就是王瑞香的婆婆来了,王瑞香的小姑子来借读了,特别是借读这个事情,让家属院里面很多人蠢蠢欲动,特别是家里有还在读书的兄弟姊妹。
家属院这个学校吧,虽然是个子弟学校,可是学校里面的老师厉害呀,光是一个宋宜安,就带出来好几个教学能手,只看今年高考的成绩,听说比县城高中的都厉害。
于是,就有人去学校询问借读的事情,听到借读需要满足的几个条件之后,就有人还真把老家的兄弟姊妹给叫过来,只可惜,能留下来的寥寥无几。
看实在是占不上这便宜,众人也就歇了心思。
宋宜安回到家里,还跟小满说:“这几天,学校总算是消停了,去学校问的,带着去学校咨询的,有的年轻老师说话有些风趣,还说我们学校不是垃圾堆,什么垃圾都往学校里面送,也不看看自己的兄弟姊妹是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小满笑呵呵的听着,然后就问婆婆:“妈,我这是给薛校长惹了麻烦啊,这些日子学校就没消停过。”
宋宜安摇头:“老薛才不会这么想呢,他还说,你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看人也有眼光,老薛说了,但凡是你介绍去的人,一定能考上大学,日后是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才。”
小满哈哈的笑:“这个薛校长啊,这是拿着我开玩笑呢。”
这一年的冬天,干冷,一直没有有效的降水,小满开始担心,明年的庄稼会不会受到影响。
去农场,孙场也是一脸愁容的看着一层干土的土地,看小满过来,担忧的说:“再不下雪,这麦子怎么过冬啊。”
小满小声的说:“我在老家听人说过,冬天不降雪,明年有可能会是大旱之年,孙场,咱们是不是要早些做好准备啊?”
孙场摇头:“小满啊,我倒也想做好准备啊,可是怎么准备?准备什么?”
小满想了想,就说:“咱们这里冬天温度不是很低,不上冻,要不然咱们就在农场附近修一个出水的水库,孙场,咱们这里的位置其实很不错,你看,就是家属院原来种地的那个位置,那个位置的河道比较宽,咱们可以往两边扩展一些,挖的深一些,趁着现在上游的水库还能往下流水,咱们多存一些水。”
孙场对小满说:“我就怕咱们这里修了储水的池塘,下游的百姓会有意见。”
小满笑着摇摇头:“孙场,上游的水过来,把池塘灌满了之后,会继续往下游淌,并不是说咱们这里就把水给拦住不让继续流了。”
孙场心里琢磨一会,觉得这事可行,就说:“我下午就去找后勤的领导商量这事,如果可行,正好召集人手把这事给办了。”
小满想了想,说道:“孙场,如果要挖河沟,能不能给家属院嫂子们一些工作的名额?”
孙场啊了一声,没明白小满是什么意思,小满就说:“现在农村很多地方,趁着冬天地里没活,就组织人兴修水力,咱们这里不也是这个工程吗?农村人趁着冬天,跟着去修水利,一天能挣几个工分,一个工分是多少钱,都是有规定的,战士们需要训练,这事情也不能就指望战士们,你说对不对?”
孙场一下子明白小满是什么意思了,这不就是给嫂子们找个挣钱的事情来做吗?一个劲的点头:“行,到时候我就把你这想法一并跟领导们提一提,至于说领导们怎么想的,会不会同意,我可不敢给你保证啊。”
小满就说:“孙场,我知道,这事情没彻底落实之前,我保证一句话都不往外面讲的。”
服装厂那边,前些日子给小满一个电话,刘厂长很遗憾的跟她说,领导们没有同意,现在服装厂的工作其实不是很多,老百姓账算的很明白,买布自己做衣服比买成品衣服要便宜啊,百姓手里没钱,自然是能省就省,很多人都是一套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着,做好的衣服,也就是送到大城市去,纺织厂会每个县城都有那么一个或者是两个,但是,服装厂可就不一定了,计划摆在这里,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小满也明白原委了,可是不能挣钱,她心里就是不舒服,服装厂不行,小满又开始琢磨,能不能跟省城的药厂合作,用药园里面的药材,给他们加工一些成药呢?
这些事情小满只是自己心里想一想,这要让别人知道了她的这些想法,一定会说她是资产阶级思想在作祟,阶级斗争这么严重的时候,思想非常重要,就是装,也得装的像。
孙场没想到后勤的领导们听了他说的挖小型的水库的事情,非常的上心:“孙场,还是你有想法啊,入冬之后就一直没有下雪,我们也是担心啊,咱们这边要有自己的一个小水库,存下一些水,最起码咱农场的地用水就方便,这事我去找师长商量一下,咱就是出点人工,不占用什么资金,好事!”
孙场就把小满说的,让家属院的嫂子们来这边干活,挣点零花钱的事情讲了一遍,后勤的领导听了,思忖片刻,这才说:“这事情还得领导们商量才能做决定,不过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这个想法跟师长提一下。”
没几天,家属院的公告栏上就贴出来一张告示,说了要在上游挖一个小型的储水用的水库,让家属院里面想要去挖水库的家属在门卫处报名,工资结算按照土方,一方土多少钱。
这就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伙,毕竟,有负责挖土的,还得有负责用小推车运送的,很多想要挣钱的嫂子就自动的结成小组,一起去大门口的办公室报名。
小满则是在农场的大仓库,用一辆重型拖拉机改装一台挖掘机。
挖掘机这东西,小满曾经开过,知道基本的构造,这东西是个大家伙,饶是小满力气大,到了后面的组装环节,也是动用了不少的人手过来帮忙。
造型非常的奇奇怪怪,但是好用,靠着人力需要干很久的事情,这大家伙一出手,那用厚铁皮焊起来的挖斗就能挖起来半个拖拉机车斗的土,农场的几辆拖拉机齐上阵,一天的时间就挖了很多一块地方。
师长站在不远处,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对着陪着他过来视察的几个领导说:“别看咱这里地处偏僻,咱们这里的人,都是干实事干大事的人。”
旁边参谋长笑呵呵的说:“对,一个小满同志就顶得上一个连的人啊,看看,这家伙看着奇怪,还真是顶用啊。”
师长却是很感慨的说:“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啊,小满同志也是意识到这个问题,才会想办法让有能力的孩子来咱们学校复读,去年考上大学的那个燕崖村的小伙子,听说就是学的机械专业,这样的人才出来,以后就能造出来更多的这样的机械,到那个时候,还愁咱们的国家建设不好吗?”
旁边几个人就附和,师长带着人沿着河岸慢慢的往会走,走了没多久,问身边的参谋长:“老赵啊,你说,今冬还能下雪吗?”
参谋长摇头:“这个不好说呀,要能来一场大雪,咱们农场的麦子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您看这地,表面都有一层浮土了,要一直不下雨,也不知道明年这一片麦子能不能返青。”
心情沉重了许多,师长停住脚步,转身看了看热火朝天的工地,沉重的叹息一声。
小满开了一天的简易版挖掘机,这东西要做的结实耐用,需要的东西太多,小满只是用是用手边能用的东西做了个简易版的,就想着,能把这个水库修好,这个东西也就是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晚上回家吃饭,晓曦拿着陈粤生用一块木头刻的木头手枪,对着这里biubiu几声,又换位置biubiu几声,玩的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