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请进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王长明带着王长亮坐后勤的车子回到家属院,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
跟家里人打个招呼,王长明就带着弟弟去了小满家里。
今天是周末,宋宜安跟小满都在家里,惊蛰跟建立做完了作业之后,就抱着书在房间里看,晓曦则是在前院到处溜达着玩。
晓曦现在走的很稳当,会走之后,她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她想去地方地方,靠着自己的两条小短腿,就是走的慢一些而已,不像是被人抱着,想要去的地方去不了,只能去别人想去的地方。
小满坐在屋檐下,看着小丫头在院子里走到这边 看看,走到那边看看,开心了就咧着小嘴喊妈妈。
宋宜安用小满做的红泥小炉子在烧水,小小的铜壶咕嘟咕嘟的闹着热气,水开了就把小满自己炒的野茶冲泡一下,袅袅的茶香让人暂时忘却诸多的烦恼,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愉悦之感。
晓曦正好走到大门口,听到有人在敲门,就嫩生嫩气的说了一声请进。
这是晓曦经常听到家里人说的话,每次有人来敲自己家的大门,爸爸妈妈还有奶奶跟舅舅,都会在院子里说一声请进,有些时候,院门从里面关着,他们就会一边去开门,一边说稍微等一下,晓曦的眼神很好使,法发现今天大门的门闩落着,只需要喊一声请进就可以。
王长亮跟在哥哥的身后,还有些奇怪,里面有个小孩子说请进,进门之后一低头,就看到大门边站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这是王长亮十九年人生中,见到的长得最好看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蛋,亮幽幽的大眼睛,抬着头好奇的看着他,微微的抿着的嘴角让小姑娘看起来带着一些严肃。
王长明没想到是晓曦在跟他说请进,进门之后,笑着说了一声晓曦你好呀,然后王长亮就听到被他哥哥叫做晓曦的小丫头点了点头,然后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声叔叔你好。
王长明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带着弟弟走到屋檐下。
小满看到这兄弟俩,就知道是为了什么过来的,笑着说:“来,先坐下,你弟弟这是刚到吧?”
王长明心疼的看了看弟弟,点头说道:“嫂子,我们刚从县里回来,为了他复读的事情,伯母跟嫂子帮了我们这么多,我带着他过来感谢一些你们。”
小满就看王长亮,看起来很瘦弱,但是眼神清正,看到小满打量他,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宋宜安笑着说:“你弟弟长得比你好看,来,跟我说说,今年考了多少分啊?”
王长亮说了一个分数之后,宋宜安点了点头,具体的问了一些每一科的分数,这才说:“我也不知道咱们这里的教材跟你们那边是不是一样的,一会我让建立家去,把他大哥的教材拿过来你看一下,咱们这边的高三,这会正是全面复习的时候,你应该是能跟得上,一时跟不上也没有关系,咱们还有七八个月的时间呢,你说对不对?”
王长亮红着脸点头,转眼就看到晓曦靠在她妈妈的怀里,好奇的打量自己,王长亮只觉得自己的脸好像是又红了。
在小满家里待了一会,王长明就带着王长亮告辞。
走在家属院里,王长明转身看了看刚刚离开的那个院子,对王长亮说:“刚才的小满嫂子,是陈营长的爱人,是整个家属院里面最疼爱孩子的人,这个疼爱孩子,可不仅仅是疼爱自家的孩子,她疼爱家属院里面所有的孩子,这个家属院里面,听话的孩子,淘气的孩子,到了小满嫂子跟前,都是听话的好孩子。”
王长亮静静的听着,他知道,今天见到的小满嫂子,还有那位看起来温和慈善的宋老师,就是改变他命运的人,如果没有她们的极力促成,他不能来这里借读。
“小满嫂子这个人,是个很厉害的人,我听说她自幼练的童子功,在老家的时候,跟着木匠学习木匠活,跟着会机械的学着修机械,农场里面的那些机械,基本上都是小满嫂子在负责修理,这后面的大山,对别人来说,是禁区,对她来讲,那就是后花园,她去山里打了野猪回来,就会分给各家各户,就是因为见不得孩子们饿肚子,见不得孩子们受罪,长亮啊,这个机会非常的难得,三哥希望你能够认真的读书,好好的努力,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王长亮一个劲的点头,王长明继续说道:“咱们山里孩子,想要得到一个机会很难,三哥也不是说要给你增加多么大的心理负担,就是把一些事情跟你掰开了揉碎了去讲一讲,咱们都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在等着,最起码,咱们要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你说对不对?”
王长亮眼里含着泪点头,王长明比弟弟高了有半头,看着弟弟瘦弱的身体,轻轻地拍了拍王长亮的肩膀:“好了,既然到了这里,就要把后面的事情要做好,走吧,先回家。”
对于王长亮要在这边借读的事情,他们的母亲心情很复杂,不想拖累三儿子两口子,可是没有三儿子两口子的支持托举,小儿子的未来就没有什么指望,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学校的老师就去家里动员小儿子去复读一年,结果大儿子二儿子反对,两个儿子没有说话,但是他们的婆娘说了不同意之后,俩儿子一声不吭,王母那个时候就知道,这两个儿子,已经不能指望了。
王瑞香看她婆婆的脸色,就知道这是又想起那些不好的事情,就对她说:“娘,四娃这不是来了吗,明天就去学校读书去,这边的老师可不是咱们老家那边的老师能比的,四娃在这里读一年的书,明年高考,一定能考个好大学。”
王母嘴里哎哎的应着,撩起衣襟擦了擦眼泪。
晚上吃饭的时候,陈粤生说起王长明的弟弟,对小满说:“家属院对于小伙子来咱们这里借读复习其实挺有意见的,不过你让王长明给学校交了一笔借读费,领导们商量之后,觉得这样处理也挺好,只要是军人的直系的兄弟姊妹,想要来复读,也按照王长明的规矩来就好。”
小满早就考虑过家属院里面的人的闲言碎语,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能这样做,那我也得这样做,有些时候,甚至是明明不需要,也得想办法这样做,哪怕是自己付出的跟获得的不成正比,那也得有。
“我跟薛校长商量过,现在教育资源这么宝贵,可不是谁都能来的,不仅要交借读费,还得看你的高考分数,就考个百十来分,也没有来复读的必要,如果没有高考成绩,那就看实力,给你一套卷子,只要成绩达标,就让你来。”
陈粤生对小满竖大拇指,小满不在意的说:“这可不是个便宜啊,谁都能来占,还得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这个实力来占,人家王长明的弟弟今年高考成绩很好,要不是志愿报的有些高了,妥妥的大学生,这就是未来的人才,要不是家里实在是困难,何至于跑这么远来这里借读?”
陈粤生就问小满:“这小伙子的经历还很曲折吗?”
小满摇头:“具体怎么回事,他 们家没有人说,都是些家丑,要脸面的人家不会在外面讲,咱们自己想想就能想出来啊,家里兄弟多,前面两个嫂子都是厉害的,本来三嫂在家里还能有个依靠,三嫂来随军了,他们娘俩在家里还能有好日子过?”
看陈粤生疑惑的看着自己,小满就解释:“王瑞香的婆婆来咱们家的时候我就观察过,她也不是说年纪很大,但是看起来很憔悴,很疲惫,很苍老,按理说,王瑞香两口子每个月都要往家里寄钱的,他们那边条件再差,王瑞香的婆婆手里要钱,日子总归是要好过一些,想来,在她那两个儿媳妇的手里,这位老人家的日子过的其实不是很好。”
宋宜安虽然在农村待过,但是那是在热情似火的延河边,那里的农村,到处都是火热的激情,她根本就没见过农村的婆媳关系是什么样子,这会听小满说起来,听的非常的认真。
惊蛰这个时候就说:“爷爷就说过,给家里找儿媳妇,一定要挑人品好的,眼光长远的,还说一个好女人,能够旺家里的三代人,现在看看,爷爷的话说的非常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