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合作
作品:《穿越五零:带着弟弟当军嫂》 马明瑜出院那天,小满正好要去师部见师长,在家属院门口看到马顺带着马明瑜从医院过来。
小满看着骨瘦如柴的小姑娘,心里很是疼惜,就对马顺说:“马连长,孩子带回家可得好好的照顾呀,这么点大呢,正是 需要大人照顾的时候。”
马顺一个劲的点头,说是是是,小满就对马明瑜说:“我家惊蛰跟你弟弟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经常去我家找惊蛰玩,你也一起去。”
马明瑜谢过,看着小满走远了,才问马顺:“爹,这婶子长得真好看,谁家的?”
马顺说:“这是陈营长家的,这是家属院里最能干的,农场那些机械都是她修的,听说从小跟着家里人习武,爹看着人家,就想到你,爹就盼着你能像你小满婶子一样能干。”
马明瑜很惊讶:“小满婶子从哪里学的修机器?”
马顺很是感慨:“听说是跟人自学的,不仅是修机器,还会做木匠活,家里的双层床给,书桌,都是她来了之后先做出来的,听说他们家的大门,屋门,都是人家自己做的,你爹我活了这么些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厉害的人,闺女啊,你好好读书,咱们以后争取多多的学本事,只要本事学好了,到哪里都能吃的开。”
马明瑜一直看着小满的背影消失在河对岸的驻地大门口,这才回过身,对马顺很郑重的说:“爹,您放心就好,只要您现在养我的小,以后我会让您以我为荣,会让您成为周围人里面最有面的老父亲。”
马顺哈哈的大笑:“行,爹就等着你光宗耀祖。”
师长出去跑了两天,总算是给农场争取了中药材的事情。
“小满啊,这事还得靠在农场办,领导说了,咱们也是为了给家属们找事情干,咱们不等不靠,自己想法子解决问题,地理位置不好,咱也能想方设法的找到合适的路子,领导很支持这个事,我已经把事情交代给了后勤还有农场那边的同志,具体怎么操作实施,你跟他们商量就好。”
小满谢过师长之后,就去找后勤的同志,后勤的通知就跟小满去了山上,看着山林里面那些野生的药材,问小满:“小满同志,这些药材真能换成钱吗?”
小满点头:“那是自然,其实像种庄稼一样才能够挣更多的钱,只是现在咱们还要种粮食,只能把药材种在山林里面,好在这里的自然环境也很好,这几年风调雨顺,种一些当年种当年采收的药材就好。”
后勤的同志把这一片地方估量了一个大概的数目,小满后面又去找了县城那家药材铺,去了才知道,那里竟然是颜老大夫的家里人开的药材铺子。
看到小满,那位老大夫笑着说:“你这都好久没有过来了,上次我大哥还说,多亏了你,才让他死里逃生,我们这药材铺子要公私合营到医院去,以后卖药材的话,得去医院找我了。”
小满就说:“老先生,我们家属院那边靠着山林,山林里面自然生长了很多的药材, 您也知道,家属们带着孩子从老家过来随军,也不是谁都能 给安排工作,一大家子人呢,靠着一个人挣工资,生活的艰难,我就跟领导反应了这个问题,领导找上级领导协商之后,给我们批了地方,允许种植药材,您能够帮我联系一些大型的药厂吗?”
养老先生听了,沉吟好久,才说:“我们颜家,医药起价,这药铺,是留在老家的一点根基,前面两代人,出了这山之后,在外面开办了好几家药厂,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就是不知道这事好不好办。”
陈蘩一听有门,就说:“老先生,您帮我联系就好,至于成不成的,我跟他们商量一下,行最好,不行的话,,我再找别人,咱们国家这么大,人口众多,有些药材的需求量也大,还能找不到买家吗?”
颜老先生哈哈的笑,然后就去打电话。
这是省城的一家药厂,曾经是颜家的药铺,后来公私合营,成了一家专门生产中成药的要药厂。
电话打了好久才打通,接电话的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听到颜老的话,电话那头就说:“我们厂确实需要很多的药材,但是我们有固定的供货商,这位同志想要跟我们合作,最好是来一趟,我们面谈。”
小满就说:“面谈是应该的,你定个时间吧,订好了时间,我们这边去人跟你们谈。”
因为是部队农场那边的药材,双方很重视,约好了时间之后,小满就回去跟后勤的工作人员商量,谁去,怎么去。
最后决定,小满跟后勤的一位同志一起去,随行的还有一位司机,开着驻地的吉普车,也是照顾小满是个孕妇,这一路上需要特殊的照顾。
陈粤生怎么都不放心:“要不然再等几天,到时候我就有时间了,我陪你去。”
小满笑着说:“真不用你陪我去,省城我又不是没有去过,我自己都能去,更何况这次还有两位同志陪着我一起呢,你在家里跟惊蛰好好的,晚上别让惊蛰看书到太晚。”
小满他们晚上要在省城住一晚上,后勤的同志已经在省军区的招待所订好了房间,小满他们拿着介绍信去了之后,直接入住就可以。
郑翠红过来,笑着问小满:“小满啊,你这次去省城,有没有时间去逛逛啊?”
小满就问:“嫂子,你就直接跟我说,你需要我帮你带什么东西回来吧。”
郑翠红就说:“嗐,咱们这里啥都不缺,缺的是好看的衣裳,咱们大人没什么不是还有孩子吗,建红听说你要去省城,就跟我提了一嘴,问能不能帮她在省城那百货公司买一双鞋子。”
小满一听,直接保证没有问题,这次还是开吉普车去了,直接开车去百货公司门口,买几双都没有问题。
结果,家属们听说了之后,很多来找小满,让他们帮自己的孩子捎鞋子,小满就找出来一个本子,写上人名,鞋子的码数,再就是记下收了人家多少钱。
陈粤生不高兴:“这些人怎么这样啊,你这次去来去匆匆的,事情又多,还找你帮他们捎东西,万一你买回来的他们再看不上,你这不是赚埋怨吗?”
小满不在意:“这没什么的,不就是捎双鞋子吗,这个孩子看不中,不会再问问别人有没有看中的啊,万一别人能看中呢?都是给孩子捎的,你看大人也没有好意思来麻烦我的啊、”
陈粤生就知道,只要是跟孩子相关的,小满就很积极,有困难都要想法子把困难克服,总归是要让孩子们都满意。
小满提着简单的行李,再就是一个从山上采下来的药材的样品,跟后勤的通知,还有那位司机,一起踏上了去省城的路。
从驻地去生辰纲其实不是很远,就是路不好走,一大半要走山路,有些地方还很险峻,也是开车的小战士已经开车往返好几回了,路上比较熟悉,天蒙蒙亮开始走,一直走到午饭时候,才算是到了地方。
简单的找地方吃了饭,就直奔药厂而去。
药厂的规模不是很大,因为已经约好了时间,小满就跟后勤的同志,提着样品直接去药厂办公室。
跟小满对接的药厂的人叫颜清俞,早些年就是颜家药堂负责生产的人,后来公私合营,在药厂依旧是负责生产。
颜清俞看到小满,惊讶于小满的长相,再看看小满的肚子,又觉得这个军嫂不容易,带着小满认识了厂里的几位主要领导之后,坐下来开始商议合作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