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养精蓄锐,意外之喜
作品:《苟秦》 第476章养精蓄锐,意外之喜
毕竟是仇池公室所在,下辩城中还是有几处殿宇楼台,然而在见识过大世面的秦军将帅们眼中,只能算是一些破砖烂瓦了。′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谋算得当,攻破下辩城没有花费太多功夫,但等完全把全城控制住,已经是第二日的事情了。
翌日一早,在秦军将土,在一干降卒的配合下,清理混入民间的散兵游勇之时,在那“破砖烂瓦”的仇池公堂上,南征秦军高级将帅们,再度齐聚一堂。
不过,除了对破城居功至伟的朱晃丶曹二人面带笑意之外,其馀人等多少显得有些闷闷不乐薛强坐在上座,嘴角挂着点矜持的笑意,冲众人道:“拿下敌巢,应当高兴才是,我见诸位兴致不高,这是何故?”
闻问,赵思直接开口,语气中带着些许怨意:“自长安至下辩,山高水长,千里之遥,一路走来,弟兄们除了行军,便是赶路,倍道兼程,仗也没能好好打,思只不免郁闷!”
恰如赵思所言,狄道是贾豹袭取的,河池是强劝降的,下辩也是薛强设谋拿下,未经大战,赵思也没能捞到仗打
战争进境顺利,对秦军大局自是有利,但于渴求功业的赵思来说,辛辛苦苦,跋涉千里,得来的却是这样的过程与结果,总是不如意的。
听其言,薛强还没开口,徐成便道:“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都督筹谋得到,让我等势如破竹,顺利克城,此为名帅用兵莫非,赵将军只会用将士的鲜血与尸骨,为自己建功立业?”
这话里,针对意味可有些明显,虽然徐成本人,也觉不上不下的,但忧赵思一句,他还是乐意的。
出身卑贱,个性阴沉,自私自利,赵思身上,有太多不被徐成这位北地豪杰不喜的地方了,接触的越多,越是如此。
“徐将军此言何意?”听其言,赵思的脸色更加阴沉了,以一种锐利的目光看向徐成。
都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将领,眼神是最没杀伤力的武器了,徐成毫无禅色,相反因为挑起了赵思的情绪,他反而觉得心情愉悦。
“若赵将军连这点道理都听不明白,某多说又有何益?”
淡淡的讥讽,仿佛能把赵思的盔甲都刺破一般,只见他脸皮颤动,低吼一声:“徐成!”
“徐某在此,赵将军有何见教!”徐成仍是一副傲然的语气,硬顶回去。
眼见二人便要爆发冲突,还是薛强冷哼一声,及时阻止:“这是在公堂议兵,不相干的话不必多言。)?微)趣:·小¢说}1t {?首÷发¨-二位若有恩怨,我特准你们,出去解决!”
在薛强的注视下,徐成拱拱手,淡淡一笑,不再作话。赵思也微埋着头,面上依旧好似凝结着一层冰霜,但也不再与徐成冲突,同样也不再提出看法。
将二人的表现尽收眼底,虽然这有利于他统率大军,但若过于针锋相对,也顾虑影响下一阶段的作战。对薛强来说,攻取下辩,只是此番南征第一阶段的目标,接下来才是决定此次战争胜负的关键。
略作沉吟,看着众将,薛强只当堂间的尴尬氛围不存在,笑嗬嗬几声,说道:“不瞒众位,本督也觉此仗打得不够痛快,胜得不够醋畅!”
成功吸引众人注意,薛强以一种自信从容的姿态,继续说道:“不过,请诸位放心,此番南征远不止于此,杨俊丶杨国未除,武都丶阴平二都未平,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不用怕没有建功立业丶升官加爵的机会!”
“而眼下!”目光刻意在赵思身上停顿了一下,薛强淡淡道:“诸位要做的,是安抚将士,休整恢复,厉兵马,以待战斗!
如赵将军所言,将士一路从长安至此,并无多少歇息,需要停下来,好好休整一番,待养足精锐,再图进取!”
“诺!”薛强这么说,众将面上也都松了口气。
疲惫的面容间多了几分轻松,毫无疑问,直接挺进到下辩的这支秦军,已成疲兵。对于下面的将士来说,比起建功立业,最想的恐怕还是吃顿好的,睡顿饱的。
“将城中缴获的酒肉粮果蔬拿出来,给各幢队将士都分发下去,让将士饱餐一顿,作为赏!”扭头,薛强对军需官吩咐一句。
在众将轻松的笑声中,薛强又看向朱晃:“朱将军,下辩城治安,本督就暂时交给你了!你要以最快的速度,甄别奸细,安定城中秩序,而后就地征集粮畜,以填补我军军需!”
“诺!”这是被委以“治安司令”了,朱晃还是乐于接受的,当即欣喜应道。
“还有,派出斥候丶密探,向仇池山方向搜索打探,勘明敌情!”薛强继续吩咐着,神情间也多了几分肃重:“哪怕再迟钝,杨俊也该知晓后方的变故了!”<
/p>
“下辩一破,杨俊失了后方根据,定是进退两难,乃至部卒逃亡,不战自溃!”徐成笑道。
对此,薛强浅浅一笑:“怕只怕,杨俊丶杨国这叔侄俩握手言和,合兵汇流,一齐抵抗我军。′天^禧_晓?税*王+ ·已*发?布/最_欣,彰?結
徜若如此,要解决仇池,将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了!”
“嗬嗬—”朱晃也笑了:“都督勿忧,若这叔侄有此心胸格局,仇池不会是如今这等局面,
大秦也难这般轻易攻克下辩。”
“即便二杨联合又如何?”曹高声道:“届时正可一并灭之,省得一个一个打!”
才立了新功,这嗓门就大。
薛强观之,也不由莞尔,定定神,道:“二位所言甚是,既如此,那便听本督命令,各自还营,先让将士们大睡一场!”
“诺!”
欢声落,散议之前,薛强又补充一句:“最后一件事!”
在众人注视下,薛强哈哈一笑,冲随军主簿吩咐道:“拟写军报,将我军进展与仇池局势,飞马送往长安,呈与大王!”
对此,众将皆不由心神一振,薛都督还是很会办事的”
十七日,经过休整,下辩的秦军将士也都基本缓过劲儿来,解决了最为迫切的疲惫问题,倘有战斗,也不用再忍着疲了。
通过一些恩威并施的手段,下辩城的局势,也掌握在秦军手中。在朱晃的招安之下,甚至临时组织起一支征粮队,出城到下辩周边的村聚的征收粮畜。
在后方,由贾豹率领陈仓并扶风四千馀军民,也押运着一批军械粮秣,抵达河池县。而有了贾豹这股后备部队的支撑,薛强在下辩,也能更加安稳,暂无后顾之忧,可以从容对付杨俊丶杨国叔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经多方打探,仇池山方向的军情也传来了,与薛强设想的不一样,那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薛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然,并不是二杨因国难而捐弃前嫌,携手拒敌,而是杨俊把杨国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也并不出奇,在被困仇池山近一个月后,杨国手下的一些氏酋与将领受不了了,在杨俊的阴谋挑动下,发生了一起叛乱,而后被杨俊趁机攻山,一举拿下。
发生的时间,也正在薛强从河池向下辩进军期间,回头来看,也是够紧迫的,徜若不是薛强铆足劲催兵疾进,只怕仇池的战局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但就是如此,随着二杨变一杨,战局也因之发生根本性的变故。比起杨俊克杨国,薛强宁愿二者合兵,那样仍旧有逐个击破的机会·
当然,就整体而言,对薛强来说,问题不大。二杨也好,一杨也罢,秦军是狼,正合吃羊肉!
不过在新形势下,如何破杨俊,收武都,定仇池,还需仔细思谋一番。
在薛强为如何解决杨俊而绞尽脑汁之时,外派的一支斥候队,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
“禀都督,属下等在上禄地区,抓住此人!”斥候队长指着被捆上堂的一名少年,语气中带着兴奋,道:“自言乃杨国之子杨安,特擒来献与都督!”
闻之,薛强先是异,紧跟着面露喜色,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两眼。黄毛小子,满脸稚嫩,
甲胃破损,身上带伤,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子坚韧。
迎着薛强的审视,也毫无惧色,而是主动拜道:“小子杨安,拜见都督!”
杨安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这等年纪,这等表现,难免让人心生好感。
对仇池杨氏,至少公室这一家子的情况,在情报与降臣的支持下,薛强还是了解的。作为杨初的嫡系子孙,杨安也算重点关注名单。
但见到来人,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果是杨安!”
“都督既占下辩,必有降臣,可任则一人前来,一认便知!”杨安从容说道。
“这倒不必!”听他这么说,薛强便直接确认了,这种事情,在下辩可难作假。
“做得不错,本督给你记上一笔功劳!”薛强冲候在一旁的斥候队长,微笑着表彰道:“先下去休息!”
“谢都督!”队长面露振奋,得到自己想要的,也不逗留,躬身告退。
而薛强回过头来,吩咐甲士给杨安除去绳缚,让他坐下,招待一碗清水
待其缓过劲儿来,薛强方脸色一板,肃声道:“你是如何从杨俊手中逃脱!”
闻问,杨安不假思索,应道:“杨俊策反家父属下,攻山之时,小子在扈从追随下,拼死杀出东逃。至上禄时,闻下辩之变,暂于部下隐于当地,后见秦军斥候,因而主动现
身!”
薛强微微颌首,算是认可其说法,又一脸威严道:“你主动来见,必有所图,说说你的目的!”
在薛强的审视下,杨安稚嫩的面孔上也挂起一抹沉凝,但很快,咬破仍显干涸的嘴皮,拱手望向都督:“杨俊乱我族部,杀害我父,小子欲报父仇,唯有向大秦请援,恳求都督见容!”
哪怕对杨安的目的有所猜测,但真听他亲口讲出来,薛强仍觉异,甚至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这其中是否有诈?
思绪一收,薛强冷笑两声:“本督率军已克下辩,这意味着什么,想来你不会不知!”
“小子知晓!”杨安干脆道:“都督是奉秦王之命,前来收取仇池!”
“既如此,你我本为敌对,焉能求到本都督这里来?”薛强始终观察着丶分析着杨安的表现,
哪怕一个表情也不放过:“莫非在你眼里,家仇要大于国恨?”
对此问,杨安一时没有作答,微仰着头,一副任凭薛强审视的模样,也不掩饰其面色挣扎。
良久,杨安脸上只剩下坦诚,以一种帐然的语气道:“我杨氏失国,在失德内乱,而非大秦强取,即便没有大秦,也会有其他势力前来攻打。
而今,小子只欲报得父仇,保杨氏血脉之延续,倘得助于大秦,愿以武都丶阴平献秦王。
若蒙不弃,亦当终生效忠秦王,此生此世,永不背弃,如有毁诺,天诛地灭
杨安这样一番陈情表忠,实在让薛强心生感慨,这样的年纪,如此见识丶决断,属实不凡。
徜若仇池国有一日,传在此人手里,那么秦国想要平定陇南二郡,恐怕不会太过轻松。只可惜,如今只是一个连遭大变的少年。
稍加思吟,薛强语气放缓,盯着杨安道:“是否接纳于你,本督虽为南征主帅,却难做主,这需要秦土谕令。
不过,本督欲平杨俊,你想要复仇,我们目标一致!你若真心投诚,这便是看你表现的机会!”
闻之,杨安当即拱手道:“都督想让我做甚?”
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那是一种“孺子可教”的表情,薛强直接道:“你先给本督,将杨俊与汝父交战前后,以及仇池山丶杨俊军队的情况,详详细细介绍一遍,有什么有什么,不得有丝毫遗漏!”
薛强所提的这些,大抵是眼下杨安价值所在了,原本对这一少年,不当抱有太大期望。但从会面以来,此子的言行表现,薛强觉得,不能小瞧这样一个老成少年。
而杨安果不负期待,只稍加回忆,便有条不紊地将仇池山丶武都县以及他所知杨俊军情况,一五一十地交待。
知己知彼,对战争的胜负天平,左右能力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