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下辩陷落

作品:《苟秦

    第475章下辩陷落


    十三日,经过两日多的行军,薛强兵临河池县,在见识到河池周边成片成片已开始上色的麦垄之后,薛强以下的秦军将领,都由衷地感到一阵心安。\x~x`s-c~m¢s/.?c·o¨m?


    夹在秦岭馀脉与西汉水之间的这片谷地,是一片宜耕的沃野,也是“陇南粮仓”的基础,到了这里,基本不存在饿肚子的问题,至少对掌握着强大武力的秦军将士来说是这样的。


    当秦骑过境之时,河池内外,便已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顾不得对城外乡野进行搜掠,薛强选择直趋河池城。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中国台湾→???】


    仇池政权虽然创建在对下属氏夏及其他杂胡的统治上,但这些都是可以替代的,而其主要抵抗力量,也基本集中在诸城镇间。


    到了现下,则集中在仇池山丶下辩丶河池这一狭长的谷地局域内。而河池,还是通往下辩的最后一道阻碍。


    夏日之下,一面面秦国军旗在河池城外竖起,六千秦国骑兵则随之展开,列好阵势,将其威武雄壮,肆意地展示在河池守军面前。


    骁骑丶果骑两营中军的训练有素不是吹出来的,经过此前的强行军,也没有多少掉队的,到了敌城下,也展现出足够的威风。


    薛强列出如此阵势,主打一个威,意图很明显,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目标很明确一下辩,绝不愿在河池浪费太多时间。


    有朱晃在军中,杨氏内乱之时,陇南别部也转移到河池这边,因而此地的军情守备于薛强,也就没有太多的秘密可言了。


    守将名唤杨堪,乃杨俊心腹,手下兵马不过五百,即便能紧急征召一批丁壮,也就千把人,守备力量相对薄弱。


    周围不过数里的土城垣,给人一种可以随时可以摧毁的感觉,紧闭的城门,人影幢幢的城头,


    则显示着城中守卒的惊慌与不安。


    薛强亲自察看了一番城防,叹了口气,扭头吩咐道:“派人进城劝降!告诉那杨堪,只要投诚,大秦绝不亏待,可保留其部众丶财产与官职,本都督保证,亲自向秦王上书,为其请得赏赐!”


    “诺!”


    “都督,此城矮小,兵马又不多,我军完全可以一战而下!”骁骑营将曹在旁,听到薛强的命令,忍不住道。


    看了这匈奴人一眼,薛强反问道:“曹将军魔下的骑士,可能飞马跃上城墙?”


    “自然不能!”曹语气不满,认为薛强在寻他开心。a%精a¥武+小<说t;{网1? ?免?费!ˉ阅|{;读#


    见状,薛强则耐着性子说道:“曹将军当知,我们连续奔袭数百里,目标只有下辩,也唯敌都,值得将土不顾辛苦。


    河池弹丸之地,破之何难,只是以骑兵攻城,是舍长就短,殊为不智,若耽搁了进军下辩时机,让敌人有了防备,则因小失大!”


    “若敌将不降,都督当如何?”曹直接问道。


    看着一张桀骜的面孔,薛强嗬嗬笑了笑,语气陡然转肃,遥指西方,厉声道:“那便绕过此城,直奔下辩,届时,便需将士效力,拼死攻城,所有人都需搏命!


    只是不知,到时候曹将军,是否还有胆气,身先士卒,率众攻城!”


    曹本想挑挑薛强的理,无畏冲锋,拼死效力,这可是他的看家本事,岂能任由薛强质疑,哪里受得了这等激将,因而气冲冲地对薛强道:“届时我必定冲杀在第一线,都督且看我拿下敌城!”


    “曹将军壮哉!”薛强哈哈一笑:“我便拭目以待!”


    城中的仇池守将,既不察秦军之突来,当然也无心死战抗击,一片紧张之中,薛强的使者,则给他们带去一个充满希望的选择。


    而对守将杨堪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秦军的承诺可不可靠,能不能兑现?出于这层顾虑,杨堪也遣心腹出城,与薛强谈判。


    了解其忧虑之后,薛强只淡淡然地举了几个凉州降臣丶降将的例子,那些投诚的凉州士人就不说,好些人都得到了秦王的亲自接见,授予官职,在长安享福。


    而最值得一说的,便是张肃丶宗悠二将了,他们可是与秦军战场斯杀过的,投诚之后,都被授予督将之职,如今就在武兴公苟雄魔下带兵,家族丶部属丶财产都得到保全,日子仍然滋润着


    薛强的一番说辞,效果还是显著的,杨堪自付,他与秦国可没有什么仇怨,秦军也没有必要为他区区一些氏酋而失信毁诺,终于下定决心出降。


    于是,从兵临城下算起,连双方使者往来交涉,前前后后薛强就花了一个多时辰,便兵不血刃,拿下河池城,拔除通往下辩的最后一颗钉子。<!--</p-->


    p>


    在顺利拿下河池之后,对进军下辩,薛强又顺势进行调整,杨堪如此识时务地投诚,此人与其手下,若是不利用一二,就实在可惜了。′d小[说)`C′mu¢s, ??最¢|?新1??章;=:节-更+??新¨快?{u


    从杨堪嘴中,也撬出了更多下辩城防守备的军情消息,因而在与杨堪进行一番亲切而坦诚的交流之后,薛强决定,利用此人为前部,往下辩诈城。


    下辩作为仇池的军政中心,也承担着杨俊所部的粮辐转运输送重任,虽说空虚,杨俊也在那里屯有两千守卒。


    即便精悍有限,但靠着坚城深沟,也具备足够的抵抗能力,甚至于,若进行灵活的调度守备,


    完全可以将秦军挡住。


    虽然此前激将曹,但如非必要,对把骑兵当步兵用去攻城,薛强还是慎之又慎的。他领军西进,重点在于出其不意,而非正面强攻。


    杨堪的投诚,自然也给薛强提供了一个设谋用智的机会。


    当然,杨堪这氏将,是否可信,也要打一个问号,徜若他籍此逃回下辩,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薛强可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仔细权衡之后,决定赌一把,收益是显著的,那点风险值得冒。


    不过为了增加计策的成功率,薛强又对杨堪多做了一些政治工作,内核就两条,以利诱之,以力镊之。


    薛强给杨堪画了个饼,他率众投降,功劳只够保全当前的财产丶地位,若是能助秦军攻取下辩乃至平定陇南二郡,那便前途无量了。


    陇南氏部众多,秦国如欲统治,最终还需他们这些亲秦的氏人豪强协助,杨堪完全可以作为表率,跑在所有氏人的前头。


    很浅显的一个道理,越早投诚,越积极,越效忠,好处越大,反之亦然。


    另一方面,薛强又直接表明,他所率精骑,只是南征秦军前部,在后方,还有数万大军,正通过狄道,朝下辩方向滚滚开来


    杨堪难辨真假,但俨然被薛强吓住了,再加之薛强为其勾勒的陇南平定之后的美妙画面,他也实在动心不已。


    此人虽姓杨,但与仇池公室可没有丝毫干系,只是一名依附杨俊的酋长罢了,薛强给他提供一个更进一步乃至数步的机会,怎能放过。


    在薛强的动员下,几乎没有多少挣扎,杨堪直接忠心耿耿地表示,愿率部先遣,为薛都督拿下下辩!


    兵贵神速,上午降河池,午后稍加休息的秦军则在薛强的率领下,尾随伴装为败军的杨堪所部,向下辩进军。至于河池,只留下了一队秦军,带着一干降卒看守,以接应贾虎所率后军。


    虽然杨堪已经表现得足够积极真诚,但仍不敢百分百保证其不反水,出于监督的目的,朱晃主动请命,带领二十馀名秦卒,随杨堪一起行动。


    对朱晃,薛强并不似其他秦臣大将那般小视。但也是此次主动请缨,让薛强第一次正视此人,


    这个别部将军,还真是够豁出去的。


    朱晃为什么参与此战,薛强看在眼里,然在军事作战上,让他出力的地方实在不多,若仅仅是提供情报上的支持,那么仍然会被一些将领小。


    与杨堪前去诈城,自是一次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冒险,然一旦功成,那收获也是显著的。


    朱晃意愿甚是强烈,薛强在思量之后,也同意了,朱晃的存在,对薛强来说,也能提升策略的成功率。


    十四日,哺时时分,天边斜阳仍然释放着夺目的光芒,下辩以东,向阳的道路间,一支两百来人的队伍快速奔来。


    脚步杂乱,身形狼狈,旗帜有缺,一副焦急之态,仿佛屁股后边有什么吃人的妖魔在追赶一般。不过,这支“杨氏”痕迹明显的队伍,终是顺利抵至下辩东门。


    被下属秦卒护卫着,隐在“败兵”中,朱晃仔细观察着下辩城外的景象,数月过去,冰雪早已消融,但重回此地,仍旧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


    因为这支败兵的到来,城门已被关起,城上也防备起来。而随着越发靠近那座紧闭的城门,朱晃的心脏也跳动得厉害,手下意识把在腰间的铁刀上,扭头盯着一日夜多以来几乎形影不离的杨堪:“杨兄,成败在此一举,是富贵荣华,还是身死魂灭,就看你的了!”


    闻言,杨堪眉头紧着,望着仇池国的王城,眼神之中还是不免闪过一抹尤疑,但朱晃的眼神死死盯着他,周遭的部曲目光也几乎集中在自己身上。


    巨大的压力,随着城上守备的喝问而消散一空,深吸一口气,低声对身边部曲交待道:“让儿郎们都准备好,听我命令行事!”


    随其而来的,都是本部仆属,对杨堪的忠诚是可以保证的,也都明白即将做什么了,因此,杨堪


    命令一下,所有人都下意识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也流露出明显的杀意。


    “某乃杨堪,快快开门,我有紧急军情禀报公子!”站至队伍前方,杨堪现出自己那张脸,大声喊道。


    作为杨俊的心腹将领,杨堪还是比较好认的,城上军官定晴一瞧,不由惊讶问道:“将军不守河池,为何率部返回下辩!”


    ‘河池已为秦军攻克!”杨堪应道:“秦军突然来袭,我寡不敌众,特来报信,请公子警剔。


    快打开城门,某要面见公子!”


    城门军官还是有几分警剔的,哪怕是城下确系杨堪,还是迟疑地表示:“将军稍待,容小人先禀报公子!”


    二人嘴中的“公子”,乃是杨俊之子杨世,老子在西边追杀杨国,儿子则留守下辩,看护老巢,很合理的分配。


    听其言,杨堪心下暗急,回头与朱晃对视一眼,立刻耍起他氏酋的蛮横威风,暴怒道:“你个小小的城门令,焉敢阻某,军情紧急,误了军机,看某不砍下你的脑袋!”


    “快开城门!”杨堪几乎嘶吼道。


    或许是杨堪声音大的底气十足,又或者守备军官真被杨堪威胁到了,短暂的沉默后,只听得城上载来一声:“开门!”


    不一会儿,下辩城门,果然洞开,待其半开之时,杨堪再也按捺不住,拔出佩刀,便大声喝道:“听我命令,冲上前去,夺取城门,敢阻路者,一概格杀!”


    言罢便率下朝城门方向扑杀过去,朱晃缀在后边,眼瞧杨堪着氏酋冲锋在前,并连砍两名开门的守卒,而后一下涌入城门洞去


    兵凶战危之际,朱晃心中却卸下一块巨石头,杨堪豁出这一波,夺城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压下心头思绪,扭头冲一名下属道:“点火,给曹将军传信!”


    “诺!”


    而朱晃则紧了紧连接着刀柄的手绳,举起长刀,也带头冲向城门:“立功的时候到了,随我杀!”


    朱晃虽不以武力见长,但光他这冲锋向前的举措,便足以起到表率作用了,长官胆气十足,下属们就敢拼命。


    在杨堪与朱晃的突袭之下,守卒不察,下辩东门很快宣告失守,让杨朱突进瓮城之内。但是,


    很快遭到城内守军的抵抗,乃至反击,杨朱二人压力大增。


    仅靠两百来人,想要攻取下辩,自是不现实的,但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逛开城门。


    当宁静的下辩城,被东门的战斗惊醒时,在几里外,由秦将曹统率的千骑,也在收到信号后,率军高速朝下辩袭来。


    随着第一名秦骑在杨朱的接应下,杀进城中,下辩城的陷落,也就不可避免了,这也是仇池政权走向灭亡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