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善后之议
作品:《苟秦》 第462章善后之议
“参见丞相丶御史大夫!”战战兢兢地从太极殿告退而出,正碰见联诀而来的郭毅与王猛,苟忠不敢怠慢,立刻上前见礼。*k^e/n′y¨u`e*d\u/.′c`o!m?
郭丶王二人都板板正正的,尤其是郭毅,神情严肃,看向苟忠时,目光甚至透着一股锐利,让苟忠有种芒刺扎胸的感觉。
“原来是司隶校事,这月馀时间,苟校尉可真是风光无限丶势不可挡,满朝公卿勋贵,怕也不敢缨其锋啊:”郭毅冷声说道,言语中满是讥讽之意。
郭毅是个极重函养与风度的人,尤其在追随苟政,一步步从河东小家族长成为一国宰相之后,
就更加注重言行威仪。
但此时,在秦王殿前,竟不惜以势压人,如此阴阳怪气,实在少见,也可以看出对眼前这个年轻的特务头子,是如何厌恶。
郭毅还是一贯的态度,对打击不法豪强丶清除不安因素,他并不反对,但对肆意扩大株连,引起社会动荡,引发秦国统治危机的行为,坚决抵制。
这些时日,郭毅明里暗里多次向苟政谏言未果,心中又是不满,又是忧虑。对苟政自不敢过分怨艾,但有些“为虎作依”的苟忠,则厌恶异常了,甚至不加掩饰。
在郭毅眼中,苟忠就属于典型的“小人”,媚上欺下,像犬一样露出獠牙到处咬人,以逢迎王上。
童子营,都是一干缺乏教养的孤儿流民,能出什么人才?即便有,大抵也只能出现如苟忠这样的爪牙了
而苟忠近来虽然受宠得势,但也确实只是个小人物,也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面对秦国的功臣勋贵丶公卿大臣,尤其还是当朝丞相丶国丈,更是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面对郭毅的讥讽,苟忠羞恼之馀,也只能受着,同时连道“丞相言重丶下官不敢”之类的话。
姿态放得极低,但郭毅却不买帐,扫视着苟忠,挖苦道:“苟校尉这是又立新功,来向大王表功了?”
见自己卑敬如斯,郭毅仍旧不依不饶,苟忠也是心头火气,不过念及双方身份地位的巨大悬殊,也不得不克制着,局促左右张望,抬眼求救似地看向沉默不语的王猛。
而王猛呢,则若有所思,注意到苟忠的目光,洒然一笑,冲郭毅一拱手:“丞相,还是不要耽搁时间了,莫让大王久等!”
或许是给王猛面子,又或者不愿意苟忠站在同一殿檐下,抬手甩了下袖子,郭毅径直朝太极殿中走去。00晓税蛧 冕费岳犊
望着郭毅的背影,王猛笑了笑,扭头又打量着长舒放松的苟忠,道:“苟校尉去忙吧!”
“下官告退!”苟忠也看了王猛两眼,似乎将御史大夫记住了,这才拱手一礼,缓缓退后两步,而后转身快步离开。
对苟忠来说,这段日子,整个人生都仿佛发生了蜕变一般。过去,进出太极殿时,也不是没与秦国大臣们照面,但大部分形同陌路,几乎属于被无视的对象。
哪象如今,便如丞相丶御史大夫这样的秦国重臣,都主动打招呼,即便态度并不那么友好。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毕竟没有比无视更严重的蔑视了。
离开太极殿时,苟忠的头始终深埋着,似乎不愿让人看到他的表情,袖子底下的右拳,则紧紧地握着。
都道御史大夫冷面黑心丶执法无情,而今在苟忠看来,如郭丞相那种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比王大夫手握之法刀更加森寒。
苟忠这个人聪明机警丶思维活跃,否则也难为苟政简拔,但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郭毅虽贵为大秦丞相丶国丈,但今日这种蔑视的态度,于他而言,依旧是一种刺痛。
再加之适才殿中秦王的敲打与警告,也让苟忠近来有些飘飘然的心态,彻底冷静下来。整治点豪强算什么,什么时候能让三公九卿正眼相待,什么时候他才真正成为秦国一号人物。
更何况,秦王已然明确表示,在打击豪强叛乱的事务上,他的司隶校事已经结束了直接参与丶
干预的工作,后续审查问罪也好,善后处置也罢,都与他无关了。
另一边,土猛则面带好奇地看看苟忠渐行渐远的背影,目露深意,嘴角不时飞起一点弧度。
郭丞相有他的政治立场,在此次豪强叛乱风波中,看到的是司隶校事的胡作非为,肆意捕人,
但王猛看到的,则是这种内务部门对统治力的强化。
在这场波及全关中的乱制暴的行动中,若无苟忠与司隶校事在其中穿针引线丶辅助配合,可没法那么高效,让人寒意颤颤。
王猛心中有明悟,这是一把比之御史台更加犀利的刀,御史台还讲章法条制,司隶校事?唯王
命是从。
若再加之已有些声名在外的司军别部,这一内一外,秦王是在强化王权,磨砺其锋芒啊
“大王!”郭王二人进殿参拜。看书屋 醉歆彰劫庚辛筷
“二位请坐!”看着奉召而来的郭毅与王猛,苟政平静地招呼道。
“谢大王!”
而后,没有任何罗嗦,在郭毅开口之前,苟政不疾不徐地交待道:“丞相不必再劝了,与其多费唇舌,不若想想如何对此事善后!”
郭毅闻言稍愣,咽下喉头的谏言,紧跟着便道:“如欲善后,恐怕得先改变眼下株连攀咬丶人人自危的的局面!
否则,莫说善后,关中的不安将持续加剧,直至酿成无可挽回之祸乱与动荡!”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拉扯,在谈及此次“豪强之乱”的问题上,郭毅已无多少隐晦,显得直来直去,毫不客气。
对郭毅的“危言耸听”,苟政面露微笑,感慨着说道:“孤这两日查看了一番乱制暴的战果,成绩不俗,却也大感震惊。
孤自问对关中士民多有宽待,却不想,恭顺的表面下,竟有如此众多居心回测丶抗法背秦的逆乱之徒。
孤这心头,既觉感伤,更觉愤怒!
不过冷静下来,也觉得有些问题,徜若关中潜伏着如此多贼子,只怕孤也坐不稳这关西江山,
早被人赶出长安去了
多苟政这样一番感慨,可是让郭毅迷惑了,有些把不稳他的脉,不过听话听音,还是能够听出苟政态度的转变,也意味着这场风波可以走向缓和与稳定了。
接收到苟政释放的信号,郭毅深吸一口气,提手一揖:“还请大王明示!”
苟政道:“孤已下令,停止对民间搜捕行动,丞相可以尚书台名义,给地方下达一份制令,要求各地官府出榜安民,尽快稳定人心,时下正值春耕要紧时刻,要让各地百姓专心务农!”
“诺!”听到苟政的吩咐,郭毅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其二,对已经批捕入长安的各地豪强丶附众,交由尚书丶御史二台,仔细审问甄别,做出处置意见。有罪诛罚,无罪释放!”
苟政看着二人,冷冷地交待道:“论罪之事,孤全权交给二卿,其他人孤不管,但张丶刘丶夏侯丶孔丶乔五家,聚众谋乱丶危害地方,罪不可赦,全部族诛!”
本来趋于缓和的氛围,随着苟政的交待,瞬间多了几分紧张,郭毅更是一副悚然而惊的模样。
“族诛!大王,是不是有些:”郭毅望着苟政,惊疑不定,脱口而出,仿佛被苟政的辣手吓到了一般。
“严苛?酷烈?”看着郭毅,苟政替他说出两个词见苟政那淡淡然的模样,郭毅不由沉默了。见其状,苟政则继续以一种平和的口吻说道:“若是连勾结外敌丶阴谋造反都不以严刑惩治,以做世人,那关中上下,还有何人遵行秦法?”
面对苟政那冷酷的模样,郭毅张了张嘴,最终轻叹道:“老臣并非此意,只是,只是,
喉”
“丞相还是仁厚之人,这心肠就是有些软呐!”苟政轻笑着调侃一句,扭头看向王猛:“景略有何意见?”
王猛的回答坚定而有力,语气和苟政一般冷静而沉稳:“是该给这些心怀贰逆的不法豪强予以震,秦法之威严,也需用鲜血洗礼,让关中臣民知晓,何为敬畏,有所为有所不为!”
说着,王猛又拱手道:“臣以为,可趁此机会,正式颁布秦法律例,让秦国官民有法可依丶有法可守!”
“《秦律》之编篆设立,已趋于完善,正合适颁布出台!”对王猛的建议,苟政直接表示认可,吩咐道:“此事事关国家治安之根本,不容有失,仍由丞相统筹推进,擢辛谌为刑部尚书,尽快落实!”
苟政自入主长安之后,设立了不少律法条制,比如税法新制丶中外兵制丶轮成法丶屯田制丶军功授田法丶三长制等等。
但这些法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都是为解决政权创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具体问题,而出台的条律,虽然这些条制,到正统三年的今天,已然逐渐成为政权的内核统治制法,但始终不够系统与完善。
当初称王建国之时,曾颗合晋律丶赵法作为秦国的临时制法,以完善统治,但这显然是稳固的,也没有秦国特色。
而事实上,哪怕到今时今日,许多秦国官吏在治政驭民事务上,奉行的仍然是苟政早年入关中那一套《约法三章》。
随着秦国形势的日益巩固向安,不管是出于现状问题的解决,还是未来的长足发展,一套注入秦王治国理念的真正属于秦国的法典,也该出台了。
而在《秦律》的编篡筹备
上,郭毅丶王猛丶王堕丶辛谌丶韦逞等臣都是重要参与者。
此时,郭毅还在为善后问题而思虑,不曾想苟政与王猛又邃然将话题扯到秦律新法的颁布上,
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反应虽慢了半拍,但也深知《秦律》颁布的重要性,新法也凝聚着他的不少心血,因此苟政委以重任,他还是很乐意与重视的,赶忙称是。
等话题再转回善后之事上,苟政看向表情拧巴的郭毅,轻声微笑道:“关于甄别处置之事,丞相可还有异议?”
闻问,郭毅轻轻摇头,忽地一顿,俨然想到了什么,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大王,张阔曾主动举报,使张遇阴谋大白天下,解一危乱,虽属叛贼之子,却于国有功,是否酌情宽免?”
“贪生怕死之徒罢了!”对此,苟政冷幽幽地应道:“似这等人,为苟活性命,连生父都能背叛,还有什么事是他做出不来的?
以丞相之洞察,难道会为此人当夜那一番说辞迷惑?孤料想丞相是欲守诺,全其性命,不过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后患无穷啊!
毕竟,孤若杀害了张氏一族,独留此人,难道他还能无恨无怨,安分守己吗?”
“更何况,没有张闲那多此一举的自首,难道张遇就能成事?”苟政又不屑道。
显然,从张遇萌生叛乱之心,且开始行动落实之后,他与张氏一族的下场,就注定凄凉。
不是如张闳这般的挣扎,就能挽回的,到了此时,郭毅才真正体会到苟政那坚硬丶冷酷的心态。张了张嘴,终是化作一缕叹息,有些消沉。
沉闷的氛围中,苟政有节奏地敲击了几下桌案,条地抬头,在郭毅与王猛脸上徘徊两下,似做妥协一般,说道:“论迹不论心,念张闳确有悬崖勒马丶及时悔悟丶尽忠举报之举,若全族诛除,
有些过于无情了!”
“这样!”笑眯眯地看着郭毅,苟政补充道:“张阔当夜不是说了吗?愿与乃父共同赴死,以换取家人性命,孤便成全他,成其美名,让他死得其所。
张氏一族,所有男丁,全部处死,妇女有姿色者充入教坊司,馀者打为官奴。至于一应附逆之扈从丶旧部,全部处死,家人配与将士为奴!”
言罢,苟政问郭毅道:“如此处置,丞相以为如何?”
但见苟政那一副“孤够仁慈了吧”的模样,郭毅心中微叹,也不再劝谏,颌首称是,左右他也尽力进言了,问心无愧。
而苟政在交待完此事后,又稍稍琢磨几许,而后又交待道:“此番戴乱过程中,收缴了不少土地丶财货丶牲畜与丁口,这些东西,尚书台派专人做好统计,正好用来赐予征凉有功将士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