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胜利前夕
作品:《苟秦》 第440章胜利前夕
十二日,天上久未滴雨后,突发大霖,雨水冲刷着天地间的尘障,清洗着密布姑臧城垣的血污,也让城里城外厮杀着丶焦灼着的军民,提前感受到一场彻骨之寒。叁叶屋 蕪错内容
对秦军而言,这场大雨来的十分不妙,大大影响了对姑臧城的进攻。短时间内,虽无重启强攻之意,但秦军对破城的筹谋从未停止过。
在初十那场诱伏胜利之前,在邓羌的提议下,秦军便秘密调集人手,于城外挖掘地道,意图通过穴攻破城。
上千军民力及匠人,接日连夜,轮番开掘运土,到十二日时,地道已然深入至姑臧城前,而守军并无所觉。
眼瞧着就要抓住胜利契机,这场初冬的大雨,又将希望掐灭。大雨冲刷下,地道上方出现大面积凹陷,形成几个庞大的水函,除非城上凉军全部是瞎子,方才发觉不了异状。
地道进攻天折,更不走运的是,还有五十馀名兵丁未及撤离,淹没在意外的塌陷之中。秦军的地道挖掘,本就属于高危工程,几乎没有多少安全技术含量,又哪里经得住一次暴雨的侵袭。
穴攻策略,也可以提前宣布失效了,这种策略也讲究个出其不意,兼具一定时效性,这样一番波折后,即便等到天晴地干,城中凉军也早有防备了。
而策略的失败,还不是最严重的,毕竟此策不同,还可以想其他办法。_看′书?君* ,埂¨辛¨罪¨全,真正严重的是,这场寒雨带来的急剧的气温变化。
原本秦军身上的秋衣,还是能够勉强支撑立冬以来的天凉,但这场冬雨过后,姑臧乃至整个秦陇气温陡然下降,保暖则一跃成为秦军面临最紧迫的问题。
虽然秦国自秦王苟政以下,为西征凉州战争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其中也包括战事久持不利,
包括拖延至冬季后被服御寒问题。
然而,准备是一方面,准备了能够及时落实并起到作用,又是另一方面。
事实上,不管是长安,还是冀县丶襄武,秦国官府都有为大军准备冬衣,并在九月便开始往前线运输了。
只不过,到立冬为止,零零碎碎运抵姑臧前线的,只有不到五千套,至于剩下的,不是在运输路上,就是在沿途某座城镇之中,而这个过程同样受到天气丶道路以及人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为冬衣之不足,苟雄少有的大发脾气,责难负责后勤的赵俱,认为他办事不力,准备不足。
赵俱也是符氏降臣,出身安定赵氏,实则是一个见识出众丶相当能干的人才。
赵俱也委屈,毕竟他具体负责的,只是军前辐需的调度分配,冬装供应不上,那是后方制作丶
运输的问题。^2.八~墈^书¨蛧? ?首-发′
他甚至提前向秦州方面负责军需转运的邓始催要,但回应也只是正在加紧运输,邓始既是邓羌之父,更是秦王的老丈人啊,赵俱还能去一道措辞更加严厉的公函吗?
赵俱虽然委屈,却也别想苟雄去体谅,毕竟他正为姑臧的顽固难下而心急火燎,哪里会顾及这许多,他只知道,他魔下将士需要冬季被服御寒,而赵俱不能提供充分。
冲这一条,苟雄杀了赵俱,都不算特别过分。还是邓羌,看在同为安定右族的份上,帮赵俱求情说项,又命他采取一些临时丶应急的措施,方才勉强消解苟雄怒火。
不过,御寒的问题可以通过伐木取火,调整营房设置,乃至干脆抱团取暖,以度过过渡时期,
但是,因气候急剧变化而带来的疾病丶疫症,却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仅在寒雨期间,就有近百名士卒,因为避寒不足,而直接被冻死,而在后续日子里,感染风寒的将士人数则呈指数级上涨,大量非战斗伤亡开始产生。
到十七日,秦军西征三个月了,姑臧城外病倒的秦军已达五千馀人。比起战场上的刀兵相交,
血肉横飞,这种疾病乃至疫症才是真正的杀手,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人的损伤。
现实情况是,面对大面积的病症,秦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医疗条件去救治,除了少量军官有优待,大部分秦军官兵只能靠身体去硬顶,扛住则罢了,扛不过小命可能就没了。
为了控制疫症,避免传染扩散,苟雄也采取了一些通用办法,最显著的就是隔离手段。凡是染病的将土,不论官兵,一律送到南边的仓松去,
战争的不确定性,在姑臧之战中,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很多时候,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照面手执武器的敌军,而是多变的气候,与险要的地势。
当然,在这场“天变”之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并不是秦军,而是依附他们的丁口百姓。
秦军不论怎么说,还是有组织,有援护,但从征的民夫仆妇们,可就毫无保障可言了,因此,
他们的死亡率极高,甚至可以说可怕。
须知一点,姑臧城下为秦军服务的大部分丁口,都是武威当地百姓,甚至很多人是被张罐从城中赶出来的。
当时在姜宇的建议下,苟雄拿出部分军粮进行救济,并派人将他们组织起来,为秦军服务。
张逐人,秦军救人,两者高下立判,凉州人心转向,也在其中。
这是姜宇提议时的说法,但更重要的是,秦军从后方征召民夫,到军前服役,代价实在高昂,
后方也需要足够的劳力以维持军需输馈。
军前效力人员,是从来不会嫌多的,哪怕是一些老弱,也能提供助力,而付出的成本反而不高。
于是,在秦凉两军在姑臧城垣血战之时,在城外,一大批凉州的男女老少,为了生计,为了安全,默默为秦军服务。
苟雄下令,组建了三座临时的流民营,女人为秦军备炊造饭丶清洗衣物,男人则付出劳力,战场上有的是杂活,秦军的营垒丶沟壕,有不少都是这些民夫建造的,
当秦军饱受天时之苦丶地利之困时,城中的凉军状况,也不容乐观。
雨后的日子,又是凉军反击的机会,但他们根本无力再出击,一是有些被秦军野战打怕了,二则是姑臧的内部危机正在加剧。
简单的讲,是张灌对姑臧的控制力大幅减弱了,他无法再象此前那样,强势而严酷地压制内部的不谐。
就在十六日,姑臧城内爆发了一场内乱,北城部分凉军哗变,冲击城防,虽然被张调兵增援平定,但影响极其恶劣且严重。
守军当然不可能无缘无故哗变,其背后,大概率也是有凉军内部的不满者在策动,但重点在于,这酿成了一场实质的动乱。
虽然秦军因为疫病与士气的原因,未能及时抓住机会直接破局,但自身情况糟糕,敌军情况更差,这便是好消息。
凉军的内部撕裂,就是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