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湟河攻略
作品:《苟秦》 第424章湟河攻略
两河一北一南,自西而东流淌,于榆中境内汇流,沿途流域则形成湟水丶黄河两大谷地,也是连接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微°?趣u[小$]2说? -?已]发¢?布?°最¤e?新`+~章{!节,*`
在这片绵延数百里的两河谷地,既是连接秦陇的信道,也是西北之屏障。而张凉政权从张轨时期起,便设有湟河丶普兴丶西平三郡,作为河州辖郡。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中国台湾→?】
西平再往西,便是名气斐然的高原明珠一一西海,而三郡的西丶南部,那密集重迭的高原丶谷地间,便是吐谷浑部繁衍多年的地盘。
湟河三郡已是偏鄙之所了,然依山傍水,两河哺育,比起更加贫瘠丶恶劣的高原地区,其生存条件则要优越的多。
对地产贫瘠始终面临生存危机的高山游牧民族来说,湟中地区俨然是极具诱惑的,当张灌大方地拿出湟水三郡乃至包括洮西罕丶大夏在内的河州地区,吐谷浑部是很难不动心的。
这是攸关部族前途丶扩充生存空间的大事,上至贵族首领,下至部卒奴隶,都具备一种本能的扩张欲望。
张凉曾为西北一霸,对他们这些边缘部落来说,不利交恶,哪怕有野心,大部分时候也只能克制着。
而今张氏式微,又主动割让土地丶城池丶人口,这样机遇摆在面前,若是不把握住,
是会遭到天遣的。
至于张璀移祸湟中的图谋,和舆并不是看不出来,只不过对方出让的利益实在太大罢了,大到足以忽视其中的风险。
更何况,吐谷浑人也不至于蠢到,等凉州夺回河州,再拱手相让。也唯有儿郎们通过手中战刀夺取的土地与草场,才更可靠!
而吐谷浑军主将和舆,在被张说动后,便急不可耐地率众南下,经广武直奔普兴也是想趁秦军尚逗留河南之际,先把湟水三郡给占了。
这片局域,对吐谷浑人来说,也并不算陌生,本就是汉夷杂居的地方,当地吐谷浑下属游牧部落,也不少,他们同样也是有人口基础的。
和舆也是精明地权衡着,若快速拿下三郡,直接将秦军挡在湟河之外,那就既占得土地好处,也避免与秦军的血拼,可谓两全其美。
至于留守当地的凉军士民,他可是拿着姑臧的“王令”去接收土地的,若敢不从,仅凭当地的屏兵弱旅,焉能挡他兵锋?
另一方面,和舆也有看自己的小算盘,前者力主出兵,他便存看建功立业丶提升威望的目的。+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并且靠着罕之战,以及进入凉州之后的收获,得到了很多吐谷浑首领与部众的拥戴与支持。
新王碎妥,不过痴长两年,靠着长子的身份,得以继位为王,但他太仁厚,也太软弱温柔的绵羊,是领导不了狼群的,值此大争之际,更无法带领吐谷浑部众走出高山,
获取更广阔丶更肥美的土地与草场。
同为先王之子,和舆俨然把自己当作那头能够带领吐谷浑开疆扩土的狼王!
如果能够一举拿下湟水三郡,此等功绩带来的威望与好处,几乎肉眼可见,那种美妙,甚让和舆提前徜祥其中.
甚至胸襟再博大些,视野再放宽些,站在吐谷浑族未来发展大计的博大角度来看待此事。
一旦拿下湟水三郡,除了拥有一片全新的土地与牧场,更把吐谷浑人的爪牙直接楔进河陇要害,再进一步甚至可以攻略秦陇与河西走廊了。
比起荒凉偏僻丶原始贫瘠的高原,这一大片地盘才是真正的膏之地,尤其是河西走廊,不只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光那绵亘广的祁连大牧场,便是极具诱惑的传说之所。
没机会的时候也就罢了,一旦机会降临,哪怕只窥得一丝希望,那便足以让人心血来潮,激情喷涌
铁了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总能找出无数条理由,而和舆领军南下,直扑普兴,甚至怀着一种强烈的信念感,誓必要为吐谷浑的族民部众,开辟出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前途来。
不过,满怀野心与期待是一方面,真正行动起来,和舆还是不失狡猾与谨慎。
他也不敢小秦军,吐谷浑虽地处边远,却非完全闭塞世外,对这几年在关西强势崛起的秦政权,他们这些贵族大人,还是有所耳闻的。
秦军的厉害与威风,也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为确保湟河攻略的顺利,和舆南下之前,还专门派人回王廷,告知王兄碎妥,并请求支持。
不过,和舆抢占三郡的图谋,首先就宣告失败,当他领军经广武郡跋山涉水斜下,横渡湟水,便发现,秦军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要快得多。<!--</p-->
p>
邓羌在攻取罕,紧跟着进军大夏,剿灭张肃残部的同时,也命南安太守雷弱儿领军北上,收取湟水三郡,来自长安的文也象风一般,迅速在两河谷地传播开来。
和舆军渡河之后,恰逢雷弱儿攻取湟水郡,并继续向北,攻略晋兴。
于是,在晋兴,两军适逢其会地展开了一场遭遇战。.t?a-k/a`n*s*h?u~.?c′o.m′
秦军连同降卒在内,一共八千馀众,降兵战斗力劣下,但作为骨干的南安丶新兴二营,虽是地方部队,但战力却相当强悍。
由南安羌氏以及豪强部曲构成,不论兵源素质,还是训练装备丶抑或组织水平,在秦陇也都排的上号。
吐谷浑军人数也不多,参战的只有七千轻骑。当初吐谷浑发兵援助张,共遣两万骑,经过连续的进军作战,损失并不大,到从姑臧“南归”,人数反而减反增,因为他趁机俘获了一些奴隶。
由于此前雇佣作战,缴获颇多,带着所有辐重行动,显然快不起来。
兵贵神速,在南下之后,感行军缓慢,和舆迅速决定分兵,留下大部押后徐行,他则亲率五千精骑,倍道兼城南下,意欲抢占先机。
然后便碰到同样翻山越岭丶渡河北上的秦军:::
双方在湟水河谷,不期而遇,对望一眼,确定是敌人,而后迅速开启一场激烈的厮杀。
没有摆开阵势,亮明刀枪的机会,战斗直接以一种乱战的形式展开。靠着机动与马力,由吐谷浑骑兵率先展开进攻,并且很快就将秦军中的降军击败,溃散成片。
这部分当苦力尚可,做炮灰勉强,本就不值得倚仗,不过南安丶新兴二营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新兴营,那是雷弱儿从百十号扈从,一步步拉起来,并实现攻取南安的队伍。
雷弱儿与邵羌也都是一方豪杰,临危不乱,紧要时刻,各率一营,指挥部卒,结阵相抗,甚至还相互配合。
既缺少防护,更缺乏攻坚手段,当丧失了冲击力与突袭性,面对秦军的步军方阵,吐谷浑骑兵也没有更多直接击破的办法。
甚至当双方纠缠在一起的时候,秦军将士,还能发起反击,枪盾弩阵的配合下,杀伤起敌骑来,效率奇高。
等和舆反应过来,调整阵型时,隐藏于秦军阵后的五百羌骑,又在雷弱儿的命令下,
向吐谷浑发起突然反击,打得后撤不及的吐谷浑骑兵溃不成军。
不过终究是遭遇战,又没有提前占据好有利地形,以步军为主的秦军,一时间拿专注后撤的吐谷浑骑军,还真没有多少办法。
最终的结局,也就是摆脱战斗,各自收兵。
和舆领军退至晋兴东北,驻于湟水之阴的川口渡,准备接应后续大军。
一场遭遇战下来,他足足损失了千馀骑兵,比整个“援张战争”还严重,血的教训证明,秦军真的不好对付,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不敢再贸贸然与其开战了。
和舆免不了骂骂咧咧,在姑臧,张刻意拖他三日,说是筹措一批粮草支持友军,并请他参加新王的继位仪式。
后知后觉地看待此事,那张灌分明是包藏祸心,徜若没有多耽搁那几日,湟水地区恐怕已经被他提前拿下了,何至于同秦军如此正面碰上。
至于秦军,损伤倒也不算严重,作战主力的新兴丶南安二营,连伤带亡也就三百馀人,大部分损失都是在敌骑一二轮冲击之中造成的,不过军械尤其是箭矢的消耗较大。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雷弱儿也没有选择冒进,而是收容溃卒,后撤至左南县(今永靖),重整旗鼓,探查敌情,并向大夏的邓羌与榆中的苟雄汇报。
吐谷浑军的突然出现,显然是一个意外,不管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需进行相应调整。至于最初的目标普兴(今民和),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而在接下来的十馀日内,秦军与吐谷浑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陆续向两河谷地间增兵。
和舆接应过后军与辐重缴获后,果断引军西进,率先占了晋兴城。
骑兵过境,席卷谷地,但比之规模更大的,是大量的弩马辐重与缴获,生生拖慢了其行军速度。
在其西移期间,雷弱儿还胆大心细地率所部骑军游弋袭扰,专门盯着吐谷浑军那些笨重的恨不能连针头线脑都要带上的辐重部队打。
往往一触即走,见机不对,迅速撤离,虽斩获不多,但对袭扰效果是很不错的,引的和舆调集重兵围剿,方才把雷弱儿赶回左南。
并且通过这一番试探,再加之俘虏,倒也进一步摸到一些吐谷浑军的情况。
而邓羌闻湟中军情变故,在收降张肃军后,也顾不得留出时
间稳定当地,只留出两支兵马镇守罕丶大夏,而后马不停蹄整军北上,支持雷弱儿。
到八月中旬,邓羌已于左南屯兵一万五千馀众,并且西路军的大部分主力,大都集中于此。
为了对付吐谷浑军,邓羌也是倾尽全力了,而原本作为偏师西路军,也由此彻底变成主攻方向了,这却是完全脱离此前计画了。
不过,由于邓羌领军西进以来,连番作战,又调动频繁,对秦军各部将士的精神与体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因而在进驻左南之后,邓羌果断选择高挂免战牌,搞赏三军,并让将士休息,养精蓄锐。
在秦军将土默默恢复精神与体力的同时,邓羌乃至榆中的苟雄,都在紧锣密鼓地调整着兵略。
在此期间,邓羌还派人给苟雄去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直接指明张移祸湟中的阴谋,并细述吐谷浑军的威胁,以及收取湟水三郡的必要性。
邓羌认为,张罐出招,他们不能不应着,并且还要反客为主,一举击破吐谷浑。
如此,收取湟中地区倒是其次,解除吐谷浑威胁,去凉州一强援,并对河陇各地戎狄部族形成强大震,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有利于收取凉州之后的治安问题。
与秦国最初的计画相比,这显然有了巨大变化,但湟河谷地的归属与吐谷浑军,已然同整个伐凉大局结合到一起了。
对邓羌的建议,苟雄在认真思考之后,还是同意了,即便邓羌此举,算是将他此前与僚属们的筹谋一举推翻了。
毕竟,从招抚吐谷浑,变成击破吐谷浑,这其中的转折,实在有些大。
为此,一些秦州文武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为了湟河谷地这种边鄙贫瘠之地,与吐谷浑战,是主次不分,舍本逐末。
那样得利的只会是凉州与张罐,十分不智,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吐谷浑人达成和议,
舍弃三郡,然后全力北上,对付张,先把凉州拿下,待大局在握,再掉过头解决湟中的问题这样建议,在伐凉秦军文武中,还挺有市场。
当然,有些人反对,还有一层原因。那便是依邓羌所议,他率领的那支秦军偏师,反倒成为经略主力了。
他们这些追随雍侯,团结在主帅身边的将土,反而成为配角,要配合邓羌在湟水的攻略了,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不过,面对汹涌的反对声,哪怕心头有那么一丝别扭,苟雄还是安抚住部下们,对邓羌表示支持。
并且,苟雄的支持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采取了实际的军事行动。
先于八月八日,于榆中遣使渡河,击破宗悠布置在对岸的守军,而后直趋广武,做出大举北进的声势。
虽然没能攻克广武,但也将姑臧方面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榆中一线来。
在成功吸引凉军注意后,苟雄又秘密派遣弓蚝率领果骑营并部分秦州骑兵,共四千骑,秘密转进湟中,支持邓羌。
主攻变伴攻又如何,只要能击破吐谷浑,只要有利于凉州攻略。
不过,当苟雄甘愿让出“主角”的身份,做出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后,压力也一下子转移到邓羌身上来。
能否快速击破和舆所部吐谷浑军,成为了攸关整个凉州大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