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代王,撤吧!
作品:《苟秦》 第377章代王,撤吧!
“大王!”一名风度翩丶气质内敛的年轻文士走进帐内,从容向拓跋什翼键一礼,
正是代国长史燕凤。′j′i¢n\r?u~t-a,.~c′o.m¢
拓跋什翼键在过去十数年间,招揽不少北方土人,要说最满意的,还得是这个被他亲自领兵从代郡掳回的燕凤。
“长史来了!坐!”见到燕凤,拓跋什翼面目上的阴郁之色稍解,微笑道。
比起拓跋什翼键此前的表情,燕凤的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看着拓跋什翼键,燕凤先是一声叹息,而后拱手道:“大王,臣有事启奏!”
见状,拓跋什翼键伸手止住他,凝眉说道:“你还是要劝我退兵?”
“是!”燕凤颌首,语气严肃道:“并州形势已变,普阳不可久留,留必有失,还请大王速下决断!”
关于撤军之事,进入九月之后,燕凤便向拓跋什翼键示警了,尤其在新兴丶雁门二郡留守部队传来有燕军翻越太行袭扰后方的消息之后..
在燕凤眼中,燕国大军正在谋划一盘大棋,一张铺天大网正在向代军笼来,脖子边仿佛有条要命的绳索在晃荡。
人的名,树的影。燕军统帅,毕竟是慕容恪啊!
而见燕凤这副忧虑丶悲观之色,拓跋什翼键眉宇间便泛出少许不愉之色,说道:“并州半壁已然在握,普阳业已式微,唾手可得。我尚有数万精骑,燕军纵来,有何惧之?”
闻之,燕凤不由苦笑说道:“大王,怒臣直言,若燕军全师而来,两军展开决战,届时胜败全看战场搏杀,臣反而安心。
然而慕容恪兵进榆次,遥望普阳,引而不发,北边又有燕卒袭击,扰我后路:::臣深虑其中阴谋!”
听燕凤这么说,拓跋什翼键额间的晦色更加浓重了,他虽然被南下后的巨大战果眯住了双眼,更被眼前的普阳城吸引。
但并不是听不进建议的人,想了想,道:“后方袭扰燕军,只是小股兵马,其意在分散我注意,乱我军心!我已严令新兴丶雁门,严守城池关隘,后路料想无虞!”
显然,拓跋什翼键心中还抱有一丝幻想,抑或不甘。
燕凤则郑重道:“大王,目下或许只是一些小股燕军,我们在二郡统治并未巩固,一旦燕军出奇兵,遣一劲旅,攻取后方,截我归路,
届时形势急转直下,这数方精骑,立成孤军,陷入危境!
数万兵马不足惜,若大王有事,塞北诸部必然分裂,代国必将难以为继!
请大王以大局为重!”
注意到拓跋什翼犍面上的挣扎,燕凤又继续劝说:“大王,我军在并州毫无根基可言,除却劫掠,很难在各郡获得军需补给。看书君 冕废跃渎
燕军之来,又未给我们足够收抚地方时间,就地因粮也日益困难,从塞北馈粮,路远道阻,靡耗巨大,亦不可取!
再需一丶二月,我军必定受困于粮秣,秋渐冬至,无以为凭
“我军如此,燕军亦然!”拓跋什翼键忍不住打断燕凤。
燕凤再度摇头:“大王,燕背靠幽冀,有整个河北乃至辽西丶辽东郡县支持,太行虽横亘南北,但无法扼绝东西交通!
并州战局,我军已失地利,天时利燕不利代,臣恐慕容恪所谋者,便是待我军势去粮竭,届时便是想撤也晚了
,
看燕凤将情势说得这般严重,拓跋什翼犍觉得难受极了,神色变幻几许,终于说道:“我若贸然撤军,恐士气跌落,军心散乱,届时燕军甚至麻秋军趁势追击,必遭败绩!
就是诸葛骤所部并州降军,必不愿随我北归,恐生变故::
听拓跋什翼犍这么讲,燕凤真想瓣开他的脑袋看看,里边究竟装了什么,在想什么。
形势分析,前景预测,已经揉碎了喂进嘴里,还在考虑这些?
怕追击就不撤了,就在这里等死,等着失败?
当然了,这样的话可没法直言,沉吟少许,燕凤道:“只需兵马安排得当,各部有序撤离,相互策应,燕军绝不敢贸然进击!
再不济,抛弃所俘丁口及笨重财货,仅携车马,轻装北返!再令南部大人率军接应当保周全,若燕军来追,或可趁势反击
,
“大王,智者顺势而为,愚者逆时而动!
为今之计,撤军或有破局之机,久留则必致祸难,望大王审势速决!”
事实上,以这些鲜卑部骑的战场经历以及游牧习性,在战争进退上,只要有意识防备,是不至于露出太
大破绽的。
拓跋什翼犍如此纠结,看起来顾虑重重,只是心头不爽,不甘罢了。′s′y?w?b+o~o!k..,c,o*m_他心里清楚,一旦如燕凤所言撤军,这并州就再不属他了。
至于燕凤所言“动机”,只是一种概率极小的奢望罢了!就慕容恪的用兵之法,哪象是给机会的人,他都进驻榆次了,还不领军西进普阳。
用燕凤的话说,引而不发,以势逼人!作为对手,这样的感觉,是尤为憋屈的。
大帐之中,长久的沉默之后,拓跋什翼犍抬首,长叹息一声,幽幽说道:“撤军易,
诸部大大及将士我也可以安抚,只是如此一撤,我们此番南下最重要的斩获,就将拱手让人了!”
说到这儿,拓跋什翼键显得有些激动,将他真实想法,尽数向这个心腹谋臣道来:“些许丁口丶牲畜丶财货,无足轻重!
然而,这是并州,我们眼前是普阳!
还记得自盛乐南下之初的自标吗?
我们要攻取并州,据山河之固,进而窥伺中原,代国之前途功业,全系于此番南进。
此时若撤,并州归于燕国之手,我们何年何月,方能复返?
张平窃据并州之时,南下尚且屡屡受阻,论慕容燕国?届时,只怕不是我们南下扰边,而是燕军出塞北伐了
”
拓跋什翼犍直抒胸意,也让燕凤沉默了,他如何看不到占据并州的好处,当初也是他力主代国,速发大军南下,为此拓跋什翼键连集结部队都是仓促急进。
如果可以,燕凤也不愿意放弃并州,只要占领并州,那他将辅佐拓跋什翼键创建一个真正的王朝,甚至如慕容伪那般称帝。
但是,形势变了啊!
思吟几许,燕凤深吸一口气,抬眼看向拓跋什翼犍,拱手问道:“敢问大王,可曾做好与燕国彻底决裂,集塞漠诸部,全力南下与慕容相争之准备?”
这个问题,也把拓跋什翼键问沉默了,他要是有这个决心,早就大举南下了,怎么看从张平的手中都要更好夺取并州。
更何况,不是身处塞北,战略形势就一定好,眼下拓跋鲜卑势力辐射范围的确广,但内部争权隐患,外部各族窥伺,且不说漠北诸族,就朔方的铁弗匈奴,都是和和打打。
拓跋鲜卑,根本无法做到所谓的全力南下,甚至如果他在并州出了事,他所精心构建的代国,立刻就会分崩离析.·
见其反应,燕凤又道:“代燕两国若于并州生死交攻,成为血仇,大王返回盛乐之后,又如何面对王后?”
说起来,代燕两国可是姻亲之国,早在慕容在位之时,就曾许配其妹与拓跋什翼健为妻。后慕容氏死,慕容又将自己的女儿再嫁给他,以维系两国关系。
当时,拓跋什翼犍从邺城返国,因为待得久,对羯赵很失望,在赵燕之争中,反而看好燕国,因此两大鲜卑之间缔结婚姻关系。
从亲戚关系上讲,慕容伪可是拓跋什翼键的大舅子。
过去的十几年间,两国交往,一向友好,而慕容王后,也不是普通的弱女子,聪敏博学丶沉着善断,不只帮拓跋什翼犍生下子嗣,操持宫务也是一把好手,深得其喜爱与敬重。
而提及慕容王后,拓跋什翼键面上现出不小波澜,他脑子忽然回想起从出发盛乐之前,王后那欲言又止的模样
如今看来,自家王后的确是个奇女子,似乎已经预感到此番南下,可能与母国产生冲突,只是碍于身份,没有将心中所虑言明罢了。
“代燕两国修好多年,我无意与燕国为难,然此番是燕军西来,与我争并州!”拓跋什翼键愤怒道!
在并州这样攸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要地面前,所谓的姻亲关系,要多脆弱,有多脆弱。
这一点,燕凤明白,拓跋什翼犍同样明白。而燕凤提及王后慕容氏,只是让拓跋什翼键有个台阶下罢了,毕竟代燕两军大战未起,但在太原南部地区已经打生打死快一个月了。
在燕凤的注视下,拓跋什翼键苦着张脸,几度张嘴,终是咬牙道:“传令各部将军丶
大人,王帐议事,商讨撤兵事宜!”
不论如何,拓跋什翼键还是有王者的气度与眼光,即便心中再是意气难平,终究在前进辉煌诱惑中,选择了顺势退却::
说到底,还是机会没把握住,没能速破晋阳,抢占并州天险。更是实力不足,无法解决已然翻山而来的燕军。
形势所迫,留给他选择的馀地,也的确不多::
见费尽口舌,终于说动了拓跋什翼键,燕凤也大松一口气。不过见他表情郁郁,又出言劝
慰道:“天下形势多变,各路豪强,此兴彼亡,石赵之盛,也不过二十载,燕国之兴,又得几时?
大王富有春秋,总代漠之众,只需善加经营,潜心等待,终有南下之日。此番并州之变已然表明,雁门长城,绝非不可逾越之天堑!”
虽然明白燕凤这是在安慰自己,但他所言,也不无道理,晋末以来,从匈奴汉赵,到石氏羯赵,如今是慕容燕国崛起,终有一日,轮也该轮到他拓跋代国!
更何况,他还有的是时间,等他十年丶二十年,也许还用不了那么久::::
这主臣自我开解的同时,似乎都有意回避了一点,拓跋什翼键也就比慕容伪小一岁,
而关中还有一个比他还小八岁的秦王苟政。
“大王不妨遣使分往榆次与蓟城,说慕容恪与燕王,如此或可稳住燕军,给我军争取更多时间,为撤军创造便利!”燕凤继续提供建议:
“撤军之前,或可遣使进城见麻秋,双方议和!或许普阳终归燕国,但以普阳为饵,
牵制燕军,能得一时是一时!”
“至于诸葛骧部,大王仍可以其为并州刺史,令其镇守雁门丶新兴二郡,作为代燕两国缓冲,从背后支持其,抵抗燕军雁门要塞在手,我军仍可随时南下:.:
?
提出这些建议的同时,燕凤心中却有些明悟,或许没一条能成,毕竟燕国君臣又不傻,如取并州,怎么可能在北部边防留那么大个口子与漏洞。
但一时说一时话,这个时候,坚定拓跋什翼键的决心更为重要。不论什么情况,也比数万大军,困于晋阳坚壁之下,要来得安全。
再待下去,别说什么王业之基丶千秋大业了,盛乐都回不去了。
不怪燕凤悲观,实在是眼下的形势于代军太不利了,慕容恪显然是洞悉了代军弱点的,以兵势压迫,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很快,空荡荡的王帐被一众鲜卑大臣丶将军丶大人所占据,严肃的气氛中,当拓跋什翼键提出普阳不可久待,为避燕军锋芒,引军北归之时,众人的反应多少有些出乎其意料。
几乎没有人反对撤军,整个大帐,尽是认同之声,以及关于撤军办法的建议:::
倒不是这些拓跋鲜卑大人畏敌怯战了,实在是南征已久,思归心切。再者,此番南下,一番抄掠,虽损失不小,但斩获更多,这些鲜卑首领也算心满意足了。
燕军的威胁当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比起与燕军血战厮杀,他们更担心此番战争所得没法带回去。
当看着那一张张思归心切的面庞,拓跋什翼键方才醒悟过来,尤豫不决的是他,而非这些鲜卑头脑。
不只是他本人没有做好大举南下,与河朔群雄相争的准备,这些鲜卑精英一样,他们对此次南征行动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捞一票,然后回家过冬:::
比起军事上的失利,认识到这一点,更让拓跋什翼键郁闷,也让他明白,代燕两国的差距绝不止于人口丶军力与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