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晋阳城下
作品:《苟秦》 第376章晋阳城下
晚秋时节,汾河沿岸的草木植被依旧茂密,但不免多了几分萧索与凄凉,丧失了许多生动的颜色。¨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
此时此景,却也与晋阳城的处境相衬。团团围困之下,却无法感受到一丝温暖,不是秋风太凉,而城外鲜卑铁骑弯刀的寒芒足以直透人心。
滨河望山的晋阳城,是并州表里山河之具象,也是军政内核之所在,经济交通之枢钮。而当这座城池被困之时,也仿佛被扼住了咽喉。
至少对困于城中的军民们来说,却是快不能呼吸了,围城虽只一月,但士气的滑落,
信心的动摇,已让城中军民濒临难以为继的地步。
此前通过仇恨挑拨丶屠城桐吓营造的全民抗敌的氛围,在漫长的围城日月以及城外敌军反复的劝降声中,也日渐消磨。
所幸,此时的普阳城规模虽不大,但历史久,底子厚,经过羯赵时期的经营,城池还算坚实,粮食暂时未见底,军民力也可恃。
最重要的,麻秋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坚韧,并且大方地将普阳府库中的钱帛财货拿出来,散与守城将土,稳住军心,这才得以勉力支撑下去:::
可以说,久经沙场丶飘零数载的麻将军,在晋阳这里,将他所有的专注与能耐都爆发出来,就仿佛当作他在北方争霸舞台上的“最后一舞”来对待。
已经不知是麻秋多少次亲自登临晋阳城头,察看敌情了,从上往下望去,密密麻麻的毡帐棚寮,星罗棋布一般从晋阳城边蔓延开来。
以麻秋多年统兵的经验来看,代军的布置,毫无章法可言,营帐分配布置,散乱而无层次,徒以人多,只是把游牧的毡帐搬到晋阳城外,其浩大声势徒以人多罢了。
观其形势,麻秋自信,如果给他一支精骑,骤然发起突袭,他甚至都能击败这支拓跋鲜卑大军,只需盯着拓跋什翼犍的王帐即可。
然而,麻秋并没有,哪怕到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紧急编制丶训练,普阳城内可战之卒也不过五千,能够血战,具备高昂作战意志的,就更少了。
以麻将军的狡点,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出城袭击,讨些便宜,削敌士气。
但是,这个便宜并不好讨,往往他这边才出城,代军那边便有号角声起,然后便迅速从那些看似零散的毡帐中聚集起大量代骑,朝他扑杀而来。:<三a$[叶?屋?\ >无?}?错,)?内|±t容1~§
称雄塞北多年的拓跋鲜卑军队,纵然称不上全员精锐,但草原上的厮杀以及苦寒环境磨砺所磨砺出的骁勇与警剔,还是值得认可的。
麻将军作战还是相当灵活的,见偷袭难以讨得便宜,几次下来反而把己方的土气搞下跌了,于是果断变换思路,改袭为扰。
他专门在城中组织起几支袭扰队,分时分批出击,每每等到代军被惊起,又果断收缩回城,如此虚虚实实,还真给代军造成了一定麻烦,
不过这种办法,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也只是隔靴搔痒罢了。
随着代军调整布防与反应机制,再加之于晋阳城外交错着挖起几座壕沟,来自城中袭扰很快就被遏制住了。
当拓跋什翼犍采取如此办法时,也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强攻普阳的打算,转为“攻心”。
除了日不倦怠的喊话劝降,过去的一个月间,不断有外出抄掠的鲜卑骑兵,带着一批又一批的掳掠人口丶牲畜丶财货还营,而每一批代骑归来,对普阳守军的士气,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不过,拓跋什翼键营造的氛围,并不彻底,也很难彻底压垮守军,麻秋的坚守是一方面,更关键的,还是燕军的行动。
就象慕容恪所谋算的那般,不用燕军做更多的事情,只需要燕骑出现在汾水东畔,高扬燕军旗帜跑几圈马,让城中守军望到,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激励。
而燕骑曾三次奉命,突破游弋太原境内的拓跋骑兵的拦截,出现在汾水以东。
后拓跋什翼键察觉燕军的“险恶用心”,除了增派兵力,对北犯的燕骑进行剿杀,还专门遣师渡河,在汾水东畔创建起一座营地,这才将局面控制住。
然而,随着燕军在上党站稳脚跟,兵马丶粮械丶士气皆足,北上的行动也加多,代军对太原战场甚至晋阳周边的掌控力,实则是在不断下降的
仅与燕骑在太原盆地间的厮杀与纠缠,就牵扯了代军大量精力,为此甚至顾不上那些越来难缠,反抗越来越大胆丶激烈的豪强堡主了,更湟论对普阳发起有效进攻了。
当然,如果拓跋什翼犍舍得牺牲,愿意付出一定代价,以眼下城中守军的状况,就未必不能攻克。
只可惜,麻秋对城防
足够上心,拓跋什翼犍并不清楚其军心士气的虚实,更舍不得将他代国宝贵的骑兵当步兵,甚至攻城的炮灰使。)±&鸿).特t小)=说-ˉ@网t< ?>更??a新¥=}最¢2ˉ全?·[
也不是没有炮灰可用,比如屯于晋阳城南的诸葛骧所部降军,但这些降卒,根本不足用,攻过几次,都被守军轻易打退。
一些鲜卑大人觉得降军“出工不出力”,该给他们加加压力,逼其进攻,所幸被燕凤劝阻了。
倒不是燕凤有多仁义宽和,他只是担心再把诸葛骤给逼反了,都不用燕军出动,配合晋阳守军反击,都够代军喝一壶的了。
更何况,随看时间的推移,燕军的锋芒是越发犀利了,那些北上的小股燕骑,受了严令,就象死士一般,疯狂与拓跋游骑兑子。
杀之不尽,灭之不绝,给代军也造成大量伤亡损失。
而燕军的疯狂,也被归营的拓跋骑兵带回,虽然被拓跋什翼犍及时制止谈论燕军事务,但很多代军部卒,脑子里都形成了这样一个粗略的印象:燕军不好惹。
事实上,进入九月之后,代军已不敢再如此前那般四处出击,肆意抄掠了,吃足苦头之后,自然学乖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燕军的存在,也的确是麻秋与普阳守军能够坚持到现在的重要因素。
麻秋自己,就不止一次对部下加转意通报燕军援应情况,并说已秘密遣人与燕军取得联系,只待时机,内外并举,共破代军云云。
而实际情况,麻秋连燕军的统帅是谁都不知道,普阳内外的交通联系,早就断绝,但魔下将士不知道啊。
为了稳定军心,麻将军也是什么办法都用上了,也不怕反噬,再坏也不过普阳城破,
丢掉身家性命。
心中默默地对燕军抱有期待,在巡视完北关城防之后,麻秋又带领两名部将,登上东城。
以临水之故,城外并无多少敌军,代军只留有少量人马扎营驻守,坚实城内动静,同时控制汾水渡口。
汾水汤汤南流,还未老眼昏花的麻将军,隐隐能看到水浪波纹,不过视线很快越过汾水,越过驻扎在对岸的敌营,朝东方望去
闻之,身边一名将领,说道:“虽未见燕骑复来,但九月之后,代军部众收缩,不再贸然出击,想来是受制于燕军游弋在外。
而今,代军只知城外劝降,再无攻城迹象,以末将看来,代军也到此为止了。将军只需坚守城池即可,普阳依旧固若金汤。
待燕军来袭,还率军出击,届时大败代军,亦无不可!”
“恩!”闻之,麻秋偏头看了这员部将一眼,道:“只是,城外终日有人叫阵劝降,
意图动摇我军心,颇惹人厌!”
“城中那几家大族还算安分吧!”抱怨一句,麻秋又问道。
“将军放心,都有人盯着!”部将说道,又补充一句:“都是从凉州一路追随您的将士!”
闻之,麻秋微微松了口气,老脸上转而露出一抹狠意:“通知下去,但有反复,直接擒杀之!”
“这些士族豪右,自翊乡邻,自称为了并州,终究只是为自己门户,不可信!”麻秋冷酷的面容间,带着少许轻篾,说道:
“还得是凉州部曲丶老弟兄们值得信任啊!只可惜,辗转多年,弟兄们不剩多少了i
身边的部将闻言,双目之中也闪过一丝黯然,而后振奋精神,道:“将军视我等为手足丶子弟,我等自当誓死报效!”
事实上,这些旧部,只是身上属于麻秋的印记太深了,如果真的脱离麻秋,前途难明,跟看他,却有搏出一番富贵的可能。
听其言,麻秋在沉吟少许后,以从未有过的认真,说道:“告诉众弟兄,此番不论成与不成,老夫必将为你们谋得一场富贵与安定。
辗转流离多年,该有个长久的凄息之所了:::
说这话时,麻秋老脸上露出深重的疲惫,双目之中则尽是坦然。
诚然,麻将军并不是一个有太多政治远见的人,但不意味着他蠢钝。愚蠢的人,没法屡屡从败仗中脱身活命,也没法屡兴背刺之事,搞出那么多事情来。
前者从诸葛骧降代,引拓跋大军南下晋阳开始,麻秋心中便有所预感,并州终不属他,他的“割据梦”也终告破碎。
只是心中始终着一口气,形势也还未到山穷水尽,麻秋也一直硬撑着。不过,坚守晋阳这一个月后,始终萦绕在心头的一个疑惑却慢慢开解了。
燕军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这坚城强关丶表里山河,将归燕军啊!
他麻将军此番,又是“为王前驱”了,只
可惜是为燕王,燕帝!
领会到这一点的同时,麻秋心中还是生出点淡淡的涟漪,以的“好事”,若是也能参与进来,届时燕丶秦丶代三方制衡,他麻秋未必没有机会:::
麻将军的野心从来不大,哪怕身处夹缝,只要有自己的地盘,也就满意了。
只能说,麻秋的很多判断,甚至可说预感,还是很准确的。并州这么热闹,秦军的确没有干看着,只是没法如麻将军之期待了。
当城内的麻将军对普阳与自身的前途看得越发清楚时,城外,代王拓跋什翼键心头迷惑却更加浓厚了。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并州”这道题怎么解?
不只拓跋什翼键,从征文武及诸部酋长大人,也同样如此,甚至暗怀隐忧。
晋阳城北,代军重兵云集处,宽到足以跑马的王帐内,面貌方正丶颇具气势的代王拓跋什翼键,坐于胡床,盯着一张简略的军事地图凝目研究着。
拓跋什翼犍正值盛年,继位十数年间,便一改鲜卑混乱之局面,建朝廷,置百官,和土众,使规矩与王法降临拓跋鲜卑诸部。
而今,更是亲统大兵,一举入关,略诸郡,降士民,兵临晋阳,眼见着,拓跋鲜卑的发展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他的代国将翻开一页新的历史篇章::,
细数过去的成就,以及眼下的建树,拓跋什翼犍本该志得意满。然而,此时此境此局,拓跋什翼键却实在难以高兴起来。
为顽固不降的普阳守军,为太原境内那些不服刀兵丶悍然反抗的豪强,为趁火打劫丶
大捡便宜的秦军,还有最让他头疼的燕国大军。
回想两月之前,并州内乱,他在雁门豪右的接应下,引军寇关,翻越雁门,一路南下,赶逐并军,逼降诸葛骤,那是何等势如破竹,大势所趋?
怎么也想不到,都兵临普阳这座传闻中的并州大邑,胜利果实触手可及了,一切却在这个时候变得虚幻起来。
前些日子,的确下过秋雨,但太原土地的泥泞,却有些过分了。拓跋什翼犍自翊巨人,也深陷其间。
而这一切不顺与为难,最终指向,都在燕国!
任谁侧后屯着敌军数万步骑,都会觉得芒刺在背的,对代军来说,那更似剔骨刀刃!
当初,慕容恪领军西征之时,调侃拓跋什翼犍失策,进兵缓慢。而此时,拓跋什翼犍只不住感叹,燕军动作之快,来势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