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兵临城下

作品:《苟秦

    第353章兵临城下


    秦正统元年夏四月十九日,雍侯苟雄亲率陇东三郡之师,兵临襄武城下。咸鱼看书 已发布最辛蟑結


    此时,距离苟雄正式自冀县发兵,已过去半个多月,当然这段时间并不是白白怠误掉的,苟雄不敢放松,一直做着三方面的准备。


    其一自是对陇西地区诸地方势力的统战工作,有明面上的,如南安境内羌众,自金城南下捡便宜的彭姚,当然还有一些暗线,包括活动于陇西境内的一支乞伏部族。


    乞伏部也是西迁鲜卑部族的一支,前前后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丶兼并,已成为一支号称有“十万落”大部落联盟,乞伏部为诸部之首,世袭统主。


    金城以东,陇南以北的山头丶草场,多属其势力范围,包括号称“龙马之沃土”的苑川(就在榆中东北部)。


    彭姚此前劫掠的,就包括乞伏部的仆属,而乞伏诸部中,有一个名为叱卢的部落,早年便被安排镇守牵屯山一带(大致在秦陇西北部),经过几十年发展,


    其势力已蔓延深根到陇西丶南安部分局域。


    苟雄遣人连络的,也正是叱卢部,过去两年间,双方还是创建了一些边市贸易往来,虽然聊胜于无,但总归有过开始对苟雄来说,眼下正是团结大多数人的时候,甚至,他也未必需要叱卢部出兵,他要的只是稳住对方,为自己攻灭王擢挣取更大的战略空间。


    其二,则是对略阳丶天水境内“拥秦”之羌丶氏及秦人豪强进行征召,此番西征,苟雄动用秦州大部分精锐,留成后方兵马不多。


    为策安全,自然要尽可能多地将两郡豪强部曲带上,将他们绑在秦军的战车上,既充实军前实力,也避免后方生患,否则只需一家大族,在后方捅上一刀,


    便足以让苟雄难受。


    而大部分豪强势力,最终都选择听从苟雄征召,毕竟秦军势大,追随强者,


    获取最终的胜利,他们也有好处。


    更何况,苟雄过去两年对大伙的宽容丶大方与信义,可不是免费的,给他们的面子,得兜着,否则真当雍侯手中刀剑不利?


    其三,则是对已经归附的南安几县豪强士民进行安抚,这很符合苟雄作风,


    甚至被敌对势力批为活名钓誉。


    在大军沿渭水南畔西进时,苟雄还亲自北渡,到渭东地区接见丶安抚那些响应秦军的“义士”,与他们血盟誓。.幻¨想?姬/ /无~错+内\容_


    实事求是地说,苟雄对雷弱儿所部期望并不高,只要求他把战火点起来,做到打草惊蛇即可。


    却没想到,王擢在南安境内的统治已然薄弱到那个程度,竟被雷弱儿一推即倒,而雷弱儿对南安羌众的凝聚力,甚至让苟雄心中都泛起了嘀咕。


    究竟是秦国的背书作用大,还是雷弱儿在羌众中的威望,当真高到了这个地步?


    即便雷弱儿是南安羌豪出身,但毕竟东迁多年,如今也是近二十年时间了,


    能剩下多少影响力,想来还是秦军的强大在背后支撑:::


    不过,心中的疑虑,并不影响苟雄直接论功行赏。


    为表彰对雷弱儿等将吏的功劳,也为安抚那些新归顺的夷夏豪强,苟雄向长安上书,表雷弱儿为南安太守,有献策之功的邵羌为行军司马,二者共同组织协调南安卒众,从征襄武。


    到此时,对南安郡的羁摩状态开始打破了,雷弱儿以及他组织起的“新兴营”,方正式为接纳,摇身一变,成为正儿八经的秦国官兵。


    就连那作为“监军”前往新兴营军中的主簿李,也得到苟雄提拔,成为秦州功曹从事,随军参赞机务。


    而经过这样一番操作,苟雄生生拉起了一支三万人的兵马,其中大半,都是仆从的胡汉豪强部曲。


    陇东三郡的精壮力量,纵然谈不上抽调一空,也所剩无己。不要小看这三万之众,在久经战乱与兵的陇东,能组织起这样规模的军队,已经相当难得了。


    满打满算,当地也就剩下这么些“精华”了,并且,不是有这么些人就足够的,与之相比,征召并组织起军队的能力丶实力与威望则更加关键。


    也可以理解,当初羯赵伐凉之时,动不动搞出十万大军,增派数万兵马,是怎么得来的了


    而苟雄征召起的仆从部队,大多自备马匹丶武器,而苟雄这边,只需要提供一部分军需,以及兑现战争后的赏赐与酬劳便好。


    除了直接指挥权与控制权不在手中之外,这种动员模式无限靠拢苟政对秦国中外军的设置了。


    当三万大军,浩浩荡荡溯渭水北上,兵临襄武之际,已经充分做好心理建设的王擢,并不带怕的。<!--</p-->


    p>


    大抵是为了试探一下秦军的强度,抑或想趁其立足未稳,讨些便宜,王擢在摆出龟缩防守的姿态,竟出人意料的,向秦军发起主动出击。?k!e~k`a+n/s\h?u~.·c¢o`m?


    他披坚执锐,亲自率领三千骑兵,自襄武城北出,绕行十数里,突袭于襄武城南数里扎营的秦军。


    苟雄还真没料到王擢竟有这样的胆略,不过,久经训练的秦军,基本的行军丶扎营纪律还是有的,尤其是那几支中军部队。


    当王擢来袭,迅速组织列队,以御敌袭,王擢不敢冲撞迅速成形的秦军方阵,转而进攻那些仆从军队。


    须知,仆从的豪强部曲,虽多剽悍,有些武器装备还不错,但纪律与组织方面,比之秦军官军差了不止一筹,尤其在人数规模上来之后。


    王擢骑军的冲击下,还真被搅乱了,不过,王擢也没能趁机扩大战果,使用乱军蔓延,因为来自秦军的反制很快就来了。


    弓蛀丶苟兴二将,奉命率军,左右包抄王擢,如果能将此人拿下,那陇西之战便可以直接宣告胜利结束了。


    弓蚝已经越发坐稳“秦国第一勇将”的地位了,苟兴则是苟氏族部的后起之秀,虽年方弱冠,但比起几年前的稚嫩,如今不论是带兵经验还是个人武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骁骑丶锐骑更是秦骑精锐,尤其是前者,自建军以来,几乎参与了秦国创立过程中所有重要战争,是打出来的精锐。


    虽然骁骑营无法像弓蚝的老部队(果骑营)那样如臂驱使,但对付王擢,却是绰绰有馀。


    面对弓蚝与苟兴的夹击,王擢很快就支持不住,为免陷在城外,选择撤退并迅速演变成溃退。


    最终,三千出击的骑兵,只有一半出头成功逃回襄武城内,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秦军追击以及城门激战时造成的。


    年轻的苟兴建功心切,追至襄武城下,趁着城门混乱,竟然只率百馀骑率先向吊桥发起进攻,意欲趁机攻入城中。


    结果引发一阵城下的激战,在城上弓弩手的配合下,苟兴终究没能成功,丢下两百多具尸体,退还秦营


    王擢的袭击,对秦军来说,只是伤及皮毛,并且大部分死伤都是那些仆从部队,但这也拖慢了秦军至少一日的攻城节奏。


    而王擢,经此一战,对秦军的战力基本有数了,也彻底熄了出城交战的想法,暗暗决定,将以拖待变丶防守反击的战略战术思路贯彻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襄武城内还有一人大松一口气,正是北援不久的李俨。若是王擢失陷秦营,又或者这般轻易让秦军打进城中了,那他岂不白来了?


    他的价值,又如何体现?与秦国的交易,又如何进行下去?所幸,王擢的冒失,没有把他自己与襄武城直接搭进去


    轻快的马蹄踩过渭水滋养的绿草地,飞扬起草屑,泥土与草木清香,萦绕于鼻间,如果不是战争,策马踏青,纵览渭河风光,也必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襄武城外,苟雄只带两百卫队,亲自探查城防守备。


    此举,随军的姜宇等僚佐,都极力劝阻,认为他是主帅,当以自身安危为重,敌情勘探,自有将佐丶斥候,何需轻声涉险。


    不过,苟雄不听,这是他的习惯,也唯有亲眼一观,他心中才踏实。至于危险,上了战场还怕危险,卫队都是健马精骑,来去自由,加以提防即可。


    而王擢在城内,得知有秦军抵近城池刺探,还专门登城察看,注意到在城外转悠的苟雄一行,察觉其特殊身份。


    有那么刹那,王擢还真打算派出骑兵,将之歼灭的念头,只是前次出击的结果,已让王擢放弃了现阶段任何出击的打算。


    为一支探骑,胜也就那点斩获,败则又将打击士气,不值当。再者,城外那支探骑,也许是秦军的诱敌之策呢?


    也就是王擢不知苟雄在里边,否则,就算豁出老本,王擢也要将苟雄这小儿擒杀!


    在王擢眼中,如苟政丶苟雄者,虽已经闯出了偌大的声名,却毫无疑问是小几辈,这也是他面对秦军时最郁郁不服的地方!


    想他王某人出道时,苟氏兄弟还不知在哪儿和尿玩泥巴了:


    “这个王擢,还真把襄武打造成一座铁壁坚垒了,若是强攻,必然碰得头破血流,想要速破此城,确需用智不用力了!”返回大营期间,沉默许久的苟雄,


    对紧跟着身边的姜宇叹道。


    见苟雄面色凝重,姜宇出言宽慰道:“君侯勿忧,李俨已然成功打入城内,


    这几日,城中风平浪静,显然是获得王擢信任了。


    只要李俨按照约定,里应外合,襄武城便唾手可得!眼下,只需做好准


    备,


    静待消息即可!”


    “道理,我并非不明白!”苟雄说道,顿了下,沉声道:“只是,似这等将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甚至全凭其一念左右,思之实在让人难受,心情不免郁闷!”


    闻之,姜宇也沉默少许,英俊的面庞上露出一抹坚毅,拱手道:“以我军实力,若另思良谋,未必不能破城。


    只是秦陇形势,不利久战,欲从速制胜,只能冒些风险了!”


    其言落,苟雄微微颌首,就如他眼里,道理他实则明白得很。


    “回营!”


    苟雄马鞭扬起,狠狠地抽在跨下宝马臀上,一溜烟,往秦军大营疾奔而去。


    卫骑见状,也紧跟着驱策战马跟上。


    “彭姚那厮是什么状况?可曾引兵东进?”回营之后,渴饮一碗清水,苟雄问整理完新递送而来军情的姜宇。


    闻问,姜宇脸上流露出少许不屑,以一种讥消的语气道:“据此人率部众袭取狄道后,便忙着接敛人畜丶财货,安置部众,两日前,曾引军东掠首阳,而后又退回了狄道!”


    “此人奸猾,不足与信!”苟雄眉头起,厌恶说道。


    姜宇颌首,道:“据彭姚来书所说,非他不愿引兵东进襄武助阵,实是凉州方向有警,凉军正在往金城调动,南下之势明显,为防备两军,他不得不留守狄道!”


    闻言,苟雄的眉头顿时便锁了起来,一副拿捏不准的样子,看着姜宇:“子居以为,此言可信?”


    姜宇想了想,道:“或许是彭姚借口,但其中恐怕还是有几分真!具体情况,还需细作探查!”


    “凉军援济动作,竟如此迅速?”苟雄略表怀疑。


    姜宇:“张重华与王擢勾连颇深,想来也怕襄武告破,无人阻我军彻底收取秦州,威胁河西!”


    “叱卢部那边是何回应?”思着,苟雄又问。


    姜宇摇头:“既未同意,也未拒绝,仍在尤豫,听闻,王擢也遣人去了!”


    “迟疑也好,只需稳住即可,若真让这些鲜卑人深入陇南,反是麻烦,那些羌丶氏就难免闹翻!”苟雄这么说道。


    “君侯英明!”


    轻轻地摇着头,苟雄面上愁绪明显加重了,沉吟良久,抬首道:“子居,城中李俨的连络,你亲自盯着,若有消息传来,立刻报我!”


    “诺!”


    “不能就干等着!得动一动,给李俨创造行动机会!”想了想,苟雄虎目之中透着锐利的光芒,严肃道:“明日,组织那些附从兵马,攻一攻襄武!”


    当然,也顺便消耗一波这些豪强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