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燕军南下,兵进韦邑

作品:《苟秦

    第320章燕军南下,兵进韦邑


    燕军怎会南来?


    这个问题让罗文惠惊疑不定,然稍加思索,却又生出另外一种疑问:燕军怎么不会南来?


    想他在虎牢,不过兵民数千,都敢屡次东掠,湟论燕军十万之众屯于大河北岸,即便耽于河北郡县之剿抚治安,自攻克邮城已半年多过去,也该腾出手了。精武小说罔 庚歆罪全


    更何况,目下的充豫,还真就如一位失了依靠,衣衫槛楼的美人,任人凌辱,谁来谁上。一条大河而已,津渡众多,难道还能挡得住燕军?


    北面燕军,俨然是从白马渡河而来,对于这片地界,罗文惠也算熟悉了。


    而比起燕军南渡,更让罗文惠异的一点是,慕容鲜卑也要与普廷决裂了?


    抛开杂念,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了罗文惠面前,燕军显然来者不善,此时此境,他当如何选择,是就地坚守待援,还是抛弃徙户辐重,率领部下快速西撤,退往荥阳而去?


    这自然又是一个艰难的决择,若取前者,则一旦陷入燕军重围,那就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了,他们完全没有针对燕军的防备,从思想丶兵力到军械,都完全不足。


    若是后者,摆脱负担之后,或许可以轻装潜行一段时间,然他们毕竟是步军一旦为燕骑摔上,那大概率又是一场溃败,损伤未必会小::,


    在经过一阵艰难的勘酌与纠结过后,罗文惠几乎咬着槽牙做出选择,他决定就地坚守韦城,同时遣快马飞往荥阳示警求援。


    罗文惠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决策,多少是有些不明智的,然而,他实在不想再跑了,更不想再不战而逃。


    如果上天一定要让他当个“常跑将军”,那么他宁愿以命抗争:,


    罗文惠所部侦骑探得的燕军,只是其前部,承担南进先锋的角色。而在距离韦城西北不过数十里的白马渡,陈旧的古渡头间,一场人数众多的渡河行动仍在持续。


    这支燕军,自然来自邺城,不过兵力规模并不算太庞大,只两万馀众,并且,其中半数都属于燕国攻略河北过程中吸纳的豪杰义士与赵魏降卒。


    至于更多的燕军主力将土,除了弹压成守河北郡县,更忙着在新征服的地盘圈地置业,而在这方面的手段,燕国的权贵与将土,可比苟军要熟练得多。


    依慕容恪的计议,是不当如此急躁南进中原,虽然目前的中原至少充州地区看起来的确极容攻取。


    普军诚桥之役后远遁江淮,秦军千里远征丶后继乏力,非久战之师,其馀各色势力则完全不成气候,反是他燕军,只一水之隔,实力强大,且养蓄半载,当用兵之时。小税Cms 耕新最全


    然而,以慕容恪之见识,自然能看清充州虚实,即便不顾及晋廷那边的想法,中原州郡这两年间,战事频繁,连遭祸乱,遭到的破坏比之赵魏相攻的冀南,也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充州西部,经过秦军此次这样一番彻底的掳掠,更是满目疮。河北的众多废墟,已经让燕国苦于收拾,若再添一座充州,又有何益?


    慕容恪的考量,冷静而理性,一路南征,连续作战,他也看到了太多现实情状,对燕国燕军的虚实认识也更深刻。


    然而,还是那个问题,燕国军政大事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燕王慕容伪手里。这一回,恰恰是来自蓟城的王令,要求邺城发兵,南渡大河,挺进充州。


    虽然能够理解慕容恪的老成谋国,但慕容伪此前已经听取他的意见,按捺了足足八年,没有大动作,为此不惜压制燕国内部扩张的声音。


    慕容伪也要考虑一个平衡,更何况,随着河北的陆续平定,慕容伪也有些志骄意满,开始急功近利了。


    更何况,此次除了邺城的南征文武,还有位重量级人物表态,促使南征。那便是王叔丶辅弼将军慕容评。


    此前,慕容评在收取冀东南地区时遭遇挫折,于绎幕为段勤所败。后在慕容恪的极力举荐下,燕王终于启用慕容霸率师伐段勤。


    而有意思的来了,慕容霸领军南下,两战皆破段军,虽然不是什么大胜,却也成功抵至绎幕城下。


    此时,齐公段龛派遣北渡的援军已然撤了回去,面对慕容霸兵威,段勤自觉难挡,竟然光棍地投降了


    慕容霸不费一兵一卒,进入绎幕,还收俘段勤丶段思倍兄弟及部卒上万,至于之后的横扫平原丶清河丶乐陵,全取河水以北郡县,更不费吹灰之力。


    慕容霸如此摧枯拉朽,迅速平定冀东南,对燕国而言自是一件喜事,但对辅弼将军慕容评来说,就不那么美妙了。


    慕容霸在展现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同时,只显得慕容评的无能,他在绎幕摧枯拉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仿佛


    在啪啪打王叔的耳光。


    而慕容评显然不是一个气量很大的人,他给燕王慕容伪上了一道奏章,盛赞慕容霸的雄才大略,为其请功。


    不出意外地,这触及到了慕容伪的敏感神经,于是在慕容评的建议下,给慕容霸升官,令其交出兵权,北屯常山,以备并州张平。


    这份任命,倒也没有折辱慕容霸,再怎么也比郁郁无为丶无事可做要好。但结合“上下文”,即便是慕容霸这样的当世英杰,其前途上依旧笼罩着黯淡阴霾。*x~z?h+a-i!s+h,u!.~c¨o_m-


    而慕容评在重返冀东南之后,也很快又起了心思,他堂堂王叔,不能捡慕容霸吃剩下的,恰逢中原大乱,秦晋战起,诚桥决战


    在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变乱之后,慕容评又给慕容伪上书,请命南征。理由有二,一则自下充州易于攻取,不能让秦军肆无忌惮地捞好处;二则青州段龛始终是一个威胁,先取东平丶泰山之地,之后再两路伐齐,广固(段龛首府)亦不固也。


    早有心进击的慕容伪,自然被慕容评说动了,很快两道王令自蓟城发出,燕军以一种十分突然的节奏拉开了他们挺进中原的序幕


    燕军此番南下,仍是兵分两路,东路以慕容评为帅,率师三万,在稿津渡河,而后攻取东平丶泰山丶任城丶鲁国。


    罗文惠还是比较幸运的,向使他继续向东深入,又或者撤离晚个两天,怕是连人带马都被慕容评包了饺子。


    而这些充州东部郡县,虽同样饱受战火摧残,但还有几分油水。另一方面,


    如李历这样兵微将寡的赵魏残馀要好对付得多。


    西路则以广威将军慕容军为主将,殿中将军慕舆根为辅,率军两方,他们的任务,除了收取充州西部地区,并见机挺进豫州,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便是驱逐秦军。


    甚至于,此番燕军南下,打着的旗号,都是铲恶除逆,为国讨贼,这“十恶逆贼”,指的当然是苟政与秦军。


    临发兵前,慕容恪还是忍不住对慕容军与慕舆根交待,让二人要把握分寸,


    不要肆意消耗将土,损失有生力量。


    至于慕容恪,这一回却被弃用了,或者说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安抚冀州,


    同时继续恢复邮城。


    秋风肆意地吹,终于吹走了九月,迎来了霜寒更甚的十月。韦城以北,在发现罗文惠这支秦军之后,两万燕军,就象一头张牙舞爪的巨兽,缓缓向这座小邑逼来。


    此时的这座小城内,经过一轮紧锣密鼓的行动,罗文惠因陋就简地布置起一道防御,数千军民缩守城内,所有男丁都被用上。


    然而,这道防御能够抵御多久,就连罗文惠自己,信心都不甚足。


    虽名“韦城”,放到六七十年前,也只是一座因虚幻且短暂的“太康盛世”而诞生的中原小镇。


    而经过这几十年的沧海桑田丶世事变迁,更是徒留其名,残破的土城垣,甚至是罗文惠派人,用木石紧急修而成,


    低矮的土墙,带来的安全感实在稀薄,自垒上往外望去,甚至产生一种错觉,燕骑能够直接跃马而入。


    小邑内秦军的紧张,隔看数里远都能感觉到,当慕容军与慕舆根率军挺进,


    观其全貌,也很难将其放在眼里。


    抬眼望了望天,雨水虽止,天已放晴,丝丝日光斜射,映照在燕军中军将土的铁甲上,反射出阵阵寒芒。


    地上的泥泞还未完全消退,这并不是个适合打仗的天气,缓缓呼出一口气,


    面态甚是沉稳的慕容军对身边的慕舆根道:“如此残破小邑,岂能挡我大军。不过,我欲派人劝降,你以为如何?”


    慕舆根此来,可谓意气风发,自信满满,意图在河南再建功勋。不过,在慕容军面前,却不敢托大,这位辈分同样很高,和慕容评一样,乃是先王慕容之子,也是王叔。


    军事才干虽不如慕容恪丶慕容霸两兄弟那么惊才绝艳,但也是几十载戎马傻的老将了。


    但或许是早年曾被迫参与到慕容丶慕容仁兄弟之间的同室操戈,一度依附叛乱的慕容仁,有这段黑历史在,也导致其反不如慕容评受到信重。


    闻问,慕舆根那张看起来分外粗鲁的面庞上,露出躬敬之色,轻笑道:“将军尽可一试。不过,就末将所知,苟军虽起家于流贼逆匪,但其部下,却不乏顽固敢战之士。


    对面敌将,似乎是苟军的虎牢守将罗文惠,其既已摆开防御阵势,恐怕轻易不会言降”


    慕舆根乃是燕军之中,唯一一个与秦军交过手的将领了,因此,他对秦军的认识与评价,还是具备一定说服力。


    听其言,慕容军老眼微眯,又扫视一圈远处的韦城,几面迎风招展的秦旗,


    就仿佛在向他表明态度一般。


    稍加思索,慕容军招来一名军官,吩咐道:“你代老夫前往邑前传话,告诉守将,只要留下兵器丶辐重以及抢掠所得人口丶财货,他与部下可自行西去,老夫绝不为难!”


    “只怕将军一番盛情,敌将不会感谢!”慕舆根并不看好慕容军的策略,甚至觉得这老将军有些异想天开。


    闻之,慕容军却淡定极了:“万一成功了?再不济,也能动摇其军心!”


    若换作一个贪生怕死的将领,抱着他那一线活命生机,没准还真就受其诱惑,自去爪牙。但邑内把守看的是罗文惠,苟政魔下少有的胆略齐备的良将,当坚定决心之后,可没那么容易动摇。


    慕容军的图谋,自然落了空,罗文惠的回复,明确而决绝。没有任何口舌,


    只是亲自拈弓搭箭,将传信军官的坐骑射杀


    当军官,两脚泥尘,满身狼狐返回复命,慕容军却也没有多少动容,脸上只有一点淡淡的遗撼。


    但很快,这些无谓的表情消散一空,只剩下严肃:“传令各部,就地宿营,


    派人日夜监视敌军,以防其走脱!


    斥候撒远一些,以防贼军援兵,明日造饭进食之后,发起进攻,消灭这股贼军,踏平这座小邑。


    玄恭(慕容恪)虽有交待在前,但对面贼军既不识时务,那也唯有用儿郎们手中的刀箭,让其醒悟了!”


    听慕容军这么说,慕舆根精神更甚,目光微闪,看向慕容军,拱手请示道:“将军,这支贼军战力如何,尚不尽知。天色尚早,僵局且安营,末将愿率军,前往试探,了解敌情::::


    》


    “慕舆将军既有此兴致,那便率一千军,攻一攻!”慕容军抚看胡须,想了想,叮嘱道:“老夫知将军骁勇,但记住此为试探进攻,探明敌情即可,莫要恋战!”


    “诺!”


    慕舆根答应得很痛快,但等他率军发起进攻之后,便将慕容军的交待抛诸脑后了。如果是职关那样依险而设的坚城也就罢了,但区区韦邑,无险无凭,一圈城垣木栅,又矮又破,凭什么拦住他慕舆根。


    唯一让他多几分忌惮的,还是邑内秦军的兵力与战力,但在发起进攻之后,


    也很快安下心来。


    慕舆根的确是一员猛将,他见韦邑低矮残破,竟然大胆地带着一队甲士,策马飞攀土墙之上,整个过程,城上秦军竟不能止。


    其后,在慕舆根的率领下,秦燕两军,围绕着那低矮丶狭隘的土城,展开殊死搏斗。慕舆根披坚执锐,率众冲击,秦军虽有力土,却无一合之敌。


    而罗文惠本不善武力,只能尽力调度指挥,巩固防线,最后靠着弓弩与长枪阵,方将慕舆根赶下城


    这一场试探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燕军在留下一百多具尸体之后,便在慕舆根的率领下撤退了。


    但回营后的慕舆根却十分兴奋,他认为,韦邑敌军不堪一击。倒不是小瞧那些与拼死力战的秦军,罗文惠确有指挥才能,但秦军素质参差不齐,战力不一,


    里边那些仓皇无状的流民,更只会添乱。


    只消大军齐上,全力进攻,当面秦军,半日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