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朱肜解职,北地郡务

作品:《苟秦

    第273章朱肜解职,北地郡务


    “就这样,朱彤所呈名单,一概照准!”澄心堂内,苟政放下手中文简,抬眼冲苟武道:“发文朱彤,让他接下来,继续完善各郡军户府组织。·我,得*书_城, ~首*发-


    同时,全力推进各郡军户授田事宜,尽快完成确权定契,让郡县将土安定下来,发展生产,折腾了这么久,也该累了吧:::


    ”


    “诺!”见苟政那一脸的曦嘘怅然,同样疲惫不堪的苟武躬身应道。


    抬眼了苟政一下,苟武略显尤豫,还是开口道:“主公,朱彤的确是个干才,不过此番公差出巡,做法过于操切,作风粗暴,手段酷烈,已经引发众多地方将士不满,再让朱彤操持此事,只怕容易引发其他矛盾,不利于军户生产组织创建继续推进!”


    闻言,苟政也不禁多瞧了苟武一眼,见他一副严肃模样,也陷入沉吟。


    苟武言外之意,苟政当然明白,看起来,此番朱彤是把那些苟军将士得罪狠了,毕竟杀了那么多人。


    别看都是地方“二线部队”,甚至要逐渐转变为治安丶生产部队,但在这种初期阶段,内外之别,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的区分可还不那么明显,都是过命弟兄丶生死同袍。


    就拿苟旦统率的蒲坂营来说,仅冲着“苟”字旗号,以及那两千百战精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不可能真的被当作二流军队来看待。


    过去,苟政整军正法,严厉处置违法犯纪之将土,即便引发不满,但苟氏兄弟毕竟直接顶在前头,上下或许衔怨,却也还不敢直接针对苟政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此一次可就不同了,朱彤一心干事业,虽也是奉苟政与都督府之命,但用力过猛,吸引了太多仇恨。


    得罪了那群骄兵悍将,也就不用期待有什么好结果了,刀头舔血的丘八们,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其他手段不提,就算朱彤身板不错,又能抗住多少暗箭呢?


    尤其是,若依苟政所虑,继续委派朱彤重任,深度参与军府创建与分田授地,在那些骄兵悍将们面前晃荡,简直就是在刺激他们


    那干匹夫,该不会如此大胆吧?苟政脑中恍过这样的念头,但很快,嘴角便露出几分苦笑。


    考虑到此节,苟政也不敢疏忽了,再瞧向苟武时,轻叹道:“依德长之见,为之奈何?”


    闻问,早有腹稿的苟武,从容禀来:“依末将愚见,经此整顿风波,各地军户府已基本创建,授田诸事也逐步有序展开,只要长安做好巡视检察,


    各军府及将佐发挥作用,此事应当不会再有大的波澜,地方也当能平静一段时间。00晓税蛧 冕费岳犊


    因此,似乎朱彤这样的能才干将,实不必再放在军府军户之事上,主公可另遣他任,也免得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下面的将土,对朱膨实在怨气过重:::


    “只怕德长想得过于乐观了!”对苟武提议,苟政轻轻摇头:“眼下的安稳,是我们严令约束,朱彤一番辣手整顿,方才形成的。


    我们这些将士啊,杀人打仗,自是好手,然而让他们安心成防丶垦地生产,绝不会安分。此番闹出那般大风波,说到底,还是我们将新政新制的创建推广,看得太简单了,考虑不充分,把控更是不足,以致状况频频。


    因此,对地方将士,也绝不能放松,需得有能才干吏,继续操持完善,


    只有等军户制度彻底创建,并按照定制初衷运转开来,我们才能松一口气。”


    说到这儿,苟政话锋一转,面色肃然道:“因此,军户制落实之事,仍需加强加紧。依照德长所言,朱彤的确不适合继续操持此事了,就安排段陵吧,德长以为如何?”


    苟武心中属意的人选,显然也是段陵,他本受苟武举荐,此前与朱彤可是搭档,扶风丶新平丶安定三都军府的创建,可都是段陵亲自跑的。


    因此,闻问之后,苟武很是平静地表示道:“段陵忠厚,做事稳住,由他收拾善后,也有利于局面稳定,对将士之心也是一种安抚!”


    因此,末将再向主公讨要一人,协助段陵,共同推动军户制的完善与落实!”


    听他这么说,苟政顿时笑了:“听你这口风,便知道要的不是一般人,


    说吧,你又看上了谁?”


    苟武微微一笑,拱手禀道:“忠武将军孟淳!”


    闻言,苟政看向苟武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讶异与审视,眼神中也透着一股深意。孟淳虽不是苟氏老族部,却是一路从潼关便追随苟政发迹的老将,也是从龙之臣,甚至比一般的苟氏旧部,更受苟政信任。^衫.疤/墈^书^旺, ¢蕪*错~内_容^


    前者长安整军,中军


    五军,各设领军统率,孟淳则被委为“中军”副将。这个位置可不算低,按照苟政的“五军编制法”,妥妥在“十将军”之列。


    苟武讨要孟淳,一方面固然是考虑到地方军户制度创建与授田工作展开的问题,更多的,恐怕还是安苟政之心。


    不得不说,论政治眼光与智慧,苟武绝对是所有苟氏族人中最卓越的。


    此次“换将”朱彤,苟武也担心,让苟政生出其他疑虑来,比如其中有他苟武的操作,要把段陵这个“自己人”虽然,当初是苟武主动向苟政讨要朱彤的。


    拿下苟政一个股肱僚臣,再换上一个心腹大将,总是要保险些::


    当然,苟政的心胸可没有那么狭隘,他的多疑也不是用在这等事情上的。不过,在察觉到苟武的那丝用心之后,还是不免感慨。


    “我正觉手中人才不够用,德长又要我一员大将,若其他人也都跟你学,很快我手下便无人可用了...”在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之后,苟政还是同意派遣孟淳,此举同样是在安苟武之心。


    而苟武闻言,也轻笑着,躬敬应道:“主公如今坐领关中,魔下贤能云集,英才涌现,末将手中缺人,也只有向主公求助了....


    丶”


    苟政笑笑,不置可否,心中则暗叹,不管是招贤馆揽贤,还是臣属举荐,如今的关中集团,的确有不少的人才,然而值得信任丶可委以重任的又有几人呢?尤其在勤修内政的事宜上。


    苟武很快就退下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也下定决心,要在接下来把地方军府军户诸事料理得当,如若再出乱子,实在说不过去,即便是他苟武,


    也不好向苟政交待了。


    至于对朱膨的后续安排,苟武也不再关心,苟政自有安排,至少不该再留在都督府的体制内。


    而苟政在仔细琢磨之后,叫来连英杰,吩咐道:“给你一项任务!”


    “请主公吩咐,末将誓死完成,不负所托!”都不用抬头,便能感受到连英杰声音中的振奋。


    这个氏酋,前段时间因为略阳氏羌之乱,心中志志,参与作乱的人中,


    有他的故友。对此,哪怕苟政出言安抚,这厮依旧患得患失的,有些怕被苟政迁怒。


    毕竟,作为一个后进之人,却能迅速成为苟政这关中之主的近卫将校,


    这等恩遇实在难得,连英杰虽只略阳一小小土豪,平日里也表现得粗粗条条,不拘小节,但心思可细腻着。


    此时,听这氏酋的忠心表态,苟政心头的少许抑郁都有所恢复,笑道:“你这匹夫,还在胡思乱想!孤不是派你去做什么要命的差事,代孤传个话即可!”


    在连英杰好奇的目光下,苟政拿起案上一道腊封好的简读,吩咐道:“朱彤时下尚在北地,你亲自去一趟,将此信交给他,让他即往夏阳赴任!


    另外,亲口告诉他,他的使命完成得不错,孤很满意,此次让他受委屈了,暂且担待一二,孤今后必有表示!


    虽然听得一头雾水,但连英杰还是果断应诺,并且上前几步,恭躬敬敬接过被苟政亲自装进信筒的书信。


    信中内容,自然是就任免状况对朱彤做一个通知与解释,同时表明苟政的态度。至于朱彤的下一步去向,还是一个做事的位置,苟政以其为夏阳县令兼铁务,前往夏阳,将当地开矿治铁的事务拾起来。


    随着夏阳铁矿的大面积发现,以及已经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长安与冯翊也都往夏阳调拨了不少人物力资源,但一直缺一个强而有力的主导者。


    此番,苟政将朱彤调为夏阳铁监,自然寄予厚望,期待他能率领夏阳军民百姓,将夏阳的铁矿尽快开发利用起来,为关中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朱彤是个允文允武的人物,能力极强,个性中也素来带有一丝刚烈,苟政相信,他能领会自己的用意,也能够越挫越勇。


    当然,这也是一种对朱彤的保护,毕竟都贬到夏阳当“区区”一个县令,做“铁匠”的活计,对那些怀有怨气的骄兵悍将也是一种安抚。


    对朱彤之事做好安排邮的事情


    在当前苟氏集团占领的地盘中,掌控力最弱的,除了能够随时舍弃的河内二郡之外,头个便要数北地郡。


    当年,关中大乱,羯赵统治崩溃之际,北地豪右辛谌趁机聚众举事,驱杀羯赵将吏,占领北地,自领郡事。


    其后,辛谌便逐渐成为关中的一个小割据势力了,以见风使舵丶事大慕强作为生存法则。与其同期,杜洪占领长安时,辛谌选择果断投效,杜洪也喜而纳之,拜其为将军丶太守,作为关中豪杰云集影从的代表。


    后来苟军大举西进,破杜洪,占长安,辛谌先是收


    缩势力,据城自守,


    待见苟政在关中越坐越稳,也从心地选择派人,携带礼物到长安献诚。同样的,苟政施行绥靖安抚策略,任其为北地太守,保留其部众势力。


    而在过去的三年间,辛谌都表现得相当“安分”,至少在关中风云激荡,在苟政面临一系列内外挑战的情况下,没有大的动作,只是安安静静丶


    本本分分地当他的“北地王”。


    甚至于,趁着关中动乱的空隙,辛谌还吸收了不少人口往北地,屯田生产什么的,他做的还相当不错,再加之与渭北胡人保持友好,往来交易,辛谌这三年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不过,这种好日子,显然是难以长久的,到永和八年,苟政不只在长安坐稳了,对关中各都的统治力与影响力,比起当初也不可同白而语。


    最初,苟政的目标当然是先实现军事占领,通过一场场战争,苟政逐渐实现了这个目标。等进入到发展建设阶段时,一些过去对关中地方势力的妥协,也自然不能维持下去了。


    随着苟政在长安指点江山,建制改革,辛谌在北地的日子,自然一天天难过起来。先是丁税制的问题,长安同样给北地去了一道令文,要求辛谌为首的北地官府对治下丁口,做好清查,登记造册,以备征税。


    紧跟着,一支两千人的“北地营”自长安北上,入驻北地郡属的泥阳城,又打破了长安不在北地驻军的“传统”。


    这两件事,两桩政策,自然引发了北地郡的强烈不满,尤其随着“北地营”开始在泥阳周边圈地占由,直接侵犯到当地豪强的利益,冲突顿起。


    当略阳郡氏羌叛乱的消息传到北地时,当地的几家豪右势力也找到辛谌,希望他能振臂一呼,带领大家发起一场“抗税抗由”行动,将北地苟军驱逐出去。


    区区两千卒,也敢在北地耀武扬威,肆无忌惮,侵由害民,得让长安知道,北地士民,不容欺侮。


    并不是全无考虑长安与苟军那强大的实力,北地豪右们对此也有解决方案,比如引北边的匈奴丶鲜卑为援,再联合关中各郡豪杰,与长安对抗,毕竟大伙都对长安的“新政”感到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