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统一认识 授田之法

作品:《苟秦

    第254章统一认识授田之法


    就仿佛受澄心堂内气氛的影响,外边的天气也跟着凑热闹,风愈急,雪再起,隔看门窗,都能感受到外边的躁动。~看+书?君\ `更?新,最`全?


    风雪声中,堂间愈显安静,在苟政严肃的眼神下,一干沙场骁将根本不敢与其对视,好几人下意识地理下头去,馀者也大多别开自光。


    又一次冷场了,不过,尴尬的显然不是站在中央的苟政,环视一圈,发出一阵冷冽的笑容:“怎么都不说话?


    这段日子,你们不是劳骚满腹,对整军诸多意见吗?今日孤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畅所欲言,大抒己见!”


    苟政这样一副“开明”纳谏的模样,将军们又如何敢真的有话说话,显然,骄兵悍将在面对苟政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震住的,远不似在其他人前的骄横跋扈。


    “还是不说话?”见众人依旧沉默,苟政的声音更加大了起来,目光快速搜索了一圈,落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了回去的弓蚝,抬手一指:“幼长,孤看你适才所言,意犹未尽,有何高见,尽可陈来,孤洗耳恭听!!”


    在战场上力扛千军丶杀人如麻的虎威将军,此时显得格外乖巧,连连摇头,道:“主公,末将见识鄙陋,岂有高见?


    “若是旁的事,孤也不为难你,然果骑营乃是你的部属,统率多时,再没有比你更加熟悉的人了。”苟政道:“孤且向你请教,果骑营整军,何时能够完成?”


    面对苟政凝视的眼神,弓蚝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了,沉吟少许之后,邃然起身,重重抱拳,道:“主公,非末将不遵上命,实在是魔下将士,多随末将出生入死,血战沙场,皆是忠诚勇武之大好男儿,生死相依之袍泽兄弟,对主公亦有大功。


    若要末将,对他们进行筛选裁汰,恕末将直言,实在于心不忍。请主公明鉴!”


    弓蚝这番话言罢,在场的将军们多有感触,也不需苟政点名了,纷纷起身进言。


    “主公,弓将军所言甚是,都是袍泽弟兄,安忍弃之?”


    “将士们向来为主公马首是瞻,若非此情,岂敢抗拒主公之命!”


    “还望主公体谅下情,勿寒军心!”


    “请主公明鉴!”


    一时间,各种论调汹涌向苟政袭来,只可惜,面对弓蚝等人那动情模样,苟政面色如常,眼神冷静,甚至还在默默观察分析着进言诸将中,哪些是真心,哪些是假意,


    众人看向苟政,只见他神情恢复了平日里的的温和大度,舒出一口气,


    对众将道:“如此甚好,有什么话,尽可开了讲。·l¢o·o′k¨s*w+.!c-o′m,


    近来,孤忙于建制立法,构造经纶,与将士们,少了些沟通,由此产生了一些误会,在此,孤向诸位略表歉意!”


    说着,苟政便冲诸将躬身一礼。而主公如此致歉,众将哪敢安然在座受之,赶忙起身拜应,口呼不敢。


    作为三军统帅,苟氏集团的当家人,当苟政摆出这种低姿态时,其所谋也必然更大。


    中口吻,道:“诸位皆是我股肱大将,心腹忠臣,你们所陈之情,孤亦感同身受。


    然今日召集诸位,孤仍要表明一点,整军裁兵之事,事关关中大局,也关乎我军未来发展,孤势必要推行下去,任何人丶任何理由,都不能阻之,


    望将士周知!”


    苟政坚定决绝的声音响在耳中,众将皆面露凛然,一个个严肃极了,看向苟政的目光中多有不解,大伙都这样“求情”了,主公为何如此一意孤行?


    “主公,而今天下大乱,各处战火不断,关中内外,更不平静,这个时候裁减兵马,若有大敌来击,如何御之?”虎贲将军苟须深吸一口气,沉着声音,主动问道。


    看着苟须那一脸认真的模样,苟政直皱眉,关于整军诸事,包括前因后果丶发展战略丶善后安排,此前苟政不止一次对这些将军们解释过::::,


    但显然,很有些将领是根本没听进去的,他们只关心一件事,苟政要裁他们的兵,削他们的势力。这一点,在苟须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听他的问题就知道了。


    心头既是恼火,又无奈,然而面对苟须的请教,他还得耐着性子,说道:“孤是整军,不是弃军,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以我将士之强,精选三万锐卒,把守关河形胜,强关锁钥,何惧敌袭?


    而况,真有强敌,孤随时可以重新武装大军!


    难道没有中军名号,分到地方郡县成守屯田,就不是我袍泽弟兄了吗?


    孤再强调一遍,孤此番整军,绝非弃将士不顾,也绝不遗忘将


    土之功劳一切,为了我军更加强大的发展,为了关中大局,一应裁汰将士,孤皆有妥当安排!”


    说到这儿,苟政缓了口气,稍作蕴酿,表情郑重,以一种真诚的语气冲众将缓缓说道:“孤明白,诸位有此反应,是心存疑虑


    2


    具体是什么“疑虑”,但从几名将军闪铄的眼神便可知,他们是有所触动的。¢oe?z\3§小;÷说?网1?′ ?¨更>=:新??最*]全@`而苟政,则挺直了胸膛,坦坦荡荡地说道:


    “今日趁着众人齐聚,孤就与诸位说几句肺腑之言,也可以当作是孤的承诺!


    在场诸君,有雍城起义便追随我苟氏的族部弟兄,也有后续添加的豪杰义士,三年以来,我们生死同行丶荣辱与共,闯过刀山火海丶血雨腥风,方有今日,占得雍秦,立足长安,得此凄息之地。


    孤想说的是,孤既能与诸君共患难,更能与诸位同富贵,诸位的功劳,


    永不敢忘!


    因为孤知道,世道艰难,未来仍需你我,共度时艰!还请诸位放宽心,


    天下骚乱,海内沸腾,孤有讨平乱世之志,仍需诸君,锐意进取,为孤扫平天下!


    我们主臣之间的日子,还很长!还是那句话,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苟政这番话落,澄心堂内又安静了下来,但慢慢地,随着聚焦在苟政身上众多自光的变化,气氛也发生看一些微妙的变化。


    终于,苟武率先拜道:“誓死追随主公!”


    警死追随主公!此时此刻,在句政如此表态之下,大抵也只有这句话,


    能够作为众将对苟政推心置腹的回应了。


    对于整军,不论是支持,还是抗拒,在场众将的心情,都有一种放松,


    释然之感。


    显然,苟政召集他们,质问只是次要的,主要目的在于统一思想,以及安抚众人之心。


    不过,仅靠一些言语上的许诺,总还是略显虚伪丶空洞,因此还没等众人从苟政那振奋人心的话语中回味过来,苟政又开口道:


    “整军进程不顺,除了上下沟通不足,也的确与孤对将士们关怀不够,


    对将士们感受有所忽略,以致将士见疑,人心不安。


    今日,孤也顺便公布一事,以安军心!”


    说着,苟政扭头,冲朱彤道:“朱从事,你将孤与众僚所拟授田章程,


    给将军介绍一遍吧!”


    “诺!”朱彤闻声,立刻站起来,步至堂间,先朝苟政一礼。


    而后转向诸将,拱手作揖,略微调整气息,自信朗声道:“诸位将军,


    经过主公与众僚筹谋多时,结合将士功劳,以及当前关中土地丶丁口丶屯田情况,终于拟定我将土《军功授由章程》。


    在下今日有幸,为诸位将军简单介绍具体细则.


    从苟政提到“授田”开始,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这件事情,去年开始,反反复复,苟政已经提了无数次了,但始终处于预备筹谋状态。


    而关于具体的授田章程,也从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始终没个定论,这让众多关注此事的将土,心痒难耐。


    不管是高门大族,抑或是黔首贱民,对土地的感情,总是差不太多的,


    这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财产的来源,活命的依靠,地位的像征。


    如今,被苟政抛出来牵动将士之心的军功授田,似乎终于要露出它的真容了,这毫无疑问,引发众人强烈关注。


    而随着朱彤的讲解,那些密集投来的目光,也逐渐灼热丶兴奋起来,显然,苟政的“授田法”,很得将心。


    由苟政主导的《军功授田章程》,其内容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自是授田之法,其二为生产组织法。


    关于授田之法,内核只在一点,依军功论,而功劳的判定,则依都督府所拟的《军功叙定办法》来,也是此次苟大战搞赏的依据。


    此前在进行大赏的同时,苟政花了很大的心思与精力,方完善两法。而二者的结合,也将是此后苟军将士作战有功的搞赏(包括授田)依据,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法条。


    当然,对期待已久的苟军将士来说,他们不关心将来,只在意眼下他们能得到多少。


    在苟政的计画中,凡有功之苟军将士,都将得到土地的封赏,至于授赏土地的多少,则结合军功丶资历确定。


    这其中,参考的条件不少,影响的因素很多,为避免更多的麻烦,也保证大体公平,苟政决定最终的授田,依照整编后中外军将士军职确定,如有额外补充


    ,则另行讨论。


    依苟氏授田法,普通士卒,每人十亩,什长二十亩,队长五十亩,幢长百亩,营督两百亩,至于将军以上,则是另外一套办法,不过,按苟政的意思,副将三百亩起,将军五百亩起。


    以上自然只是一个大体框架,围绕看这框架,苟政还填充了不少其他内容。其间考虑的东西,也实在不少,除了将士官兵之分,还有中外军之分。


    毕竟,作为苟氏集团内核武力力量的中军,其待遇比起被拆分出去的后勤部队丶地方部队,总是要优厚些的。


    军中是奉行强者为尊的,也必须得有所差别,这不只体现在平日的供养待遇,也体现在授田上。


    比如,中军将士所授之田,基本集中在渭南平原上,范围再扩大也在长安周边,并且都是经过渭南屯民开垦过的熟田沃土。


    同时,由于中军将土属于脱产军队,在训练丶成防丶出征诸事上承担着更重的责任,除了授田之外,苟政还针对其军职,分配劳力,作为其雇农,


    负责其田土之经营生产


    这是一项突破性的举措,也必定能收获中军将土之心,为此,苟政做好了出血本的打算,意欲以十万丁口,配与中军将士。


    要知道,目前苟氏集团手中直接掌握的男女劳力,把雍丶秦丶河东丶


    河南丶河内都算上,也就四十万人左右,他愿意拿出四分之一,可见其决心。


    相比之下,地方及辅助官兵,自然没有这种待遇了。土地虽然给他们,


    但在履行地方驻防丶治安丶训练任务的同时,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开垦丶生产丶经营与授田法相匹配的,就是生产组织之法,苟政并不是授田之后就不管了,相反,由于其军队属性以及承担的重要职能,苟政专门制定了一套办法,“指导帮助”将士。


    在《章程》之下,苟政又拟定《军户组织条制》,给所有授田将士一个新的身份:军户。在长安设中军府,在地方郡县设军户府,负责组织丶管理军户土地之生产丶征调丶调解丶缴税..


    没错,授田将士,其所经营土地产出,也是要缴税的,只不过,比起地方豪强丶普通农户丶屯民,负担要轻许多,采取什一税法。


    并且,在授田初期,有五年时间的免税期,给他们充分的生产组织时问显然,苟政的这套《军功授田章程》是并不完善的,其中有很多问题,


    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大概率还会滋生更多的问题。


    但却是在当下,苟政在兼顾平衡之下,所拟的一项务实应时办法。不管有多少问题,只要能够贯彻实施下去,苟军将土从此有根了,苟氏集团在关中,也算真正扎下根了。


    就此战略意义,便可复盖所有的麻烦与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