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视察 三长
作品:《苟秦》 第203章视察三长
二月初二,苟政出长安巡视京兆。/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京兆之于关中,就和当初安邑之于河东一般,作为苟氏集团的内核统治局域,也是苟政集中力量进行发展丶恢复丶巩固的地方。
毕竟,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地区,驻扎着苟军一半以上的军事力量,即便屡经兵战乱,京兆各县的右族丶豪强丶人口依旧冠绝整个关中,至于经济恢复发展就更不需多说。
基于这样的条件,苟政对京兆地区的控制与恢复工作,自然远超其他郡县。
最显著的一个标志便是,由苟氏集团在关中组织展开的屯垦事宜,大部分都集中在京兆治下,尤其是渭南平原。
苟军有组织的屯田人口,占整个关中十之六七,丁良等将领自关东接引而归的流民,大部分也都安置在京兆,周遭唯有始平丶冯翊二郡分流了一些屯民。
此番,苟政出巡,重点察看的,就是京兆地区屯田事宜的开展情况,这是一切长远计虑的开端与基础,苟政必须时时关注丶把控。
不过,苟政出巡的第一站,却没有去人烟稠集且日见规模的渭南屯田区,而是选择北上高陆。这自然是因为去年高陆屯民之乱,去做善后视察,检查工作。
由于苟起那一番天怒人怨的操作,高陆士民大多生计艰苦,在又一次被苟军强力镇压后,剩下的百姓,如无援济,熬不过寒冬必然是普遍现象。
因此,在对苟起定罪处刑的同时,对高陆的善后工作则同步展开,而高陆士民在被苟军三次以武力征服之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温和。
对高陆的善后工作,主要就是两方面的事情:释民怨,复民生。
一方面,苟政下令赦免高陆士民暴乱之罪,一应罪责,概不追究,同时将苟起等高陆将吏受刑正法的消息通报,转移民怨。
这样的手段与结果,对于普通士民来说,还是相当具有“诚意”,对于长期挣扎于生死在线的普通黎民黔首来说,何曾见到如此勇于知错改错的统治者。
另一方面,在调拨口粮进行赈济,同时苟政还决定,将从高陆掠夺丶征收的财产,返还给高陆士民,当然,这里的财产主要指土地。
不过,土地返还之前,要经过官府重新登记造册丶划分户口,饱受侵害的高陆百姓,将作为苟氏政权的第一批自耕农出现在关中历史上。~小-说+C!m^s· !免?费+阅?读!
在大力发展屯田,以恢复经济丶提供粮税的同时,苟政也清楚地知道,这种模式只能应急,并非长远之计,尤其在京兆这种内核统治局域。
流民百姓的须求是不断上升的,苟政也不可能将关中所有的田土都划为屯田,所有的人口都划作屯民,这是不现实的,他也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而对一个政权来说,自耕农的数量将决定其经济基础,其财税来源。因此,
对高陆的改革,也算是苟政深入建设关中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如果可行,苟政将适时丶适地丶适当地扩大自耕农基础,与之配套的基层管理体系当然也要相应出台。而这些,经过前后近两个月的努力,已初窥其形。
屡经动乱后高陆士民,只剩下一万三千馀口了,这个规模不大不小,而土地基础也还算良好,原本的氏丶夏豪强,也大部分被清除了,过去的人身依附组织关系也彻底破坏,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试验地了。
对高陆百姓的编户齐民,实则是创建一个从属于苟氏政权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而这种制度基本可以概括为“三长制”,这当然是由苟政提出来的。
以五家为一邻,设一邻长;五邻为一保,设一保长;五保为一里,设一里长。三长负责户口检查丶耕作监督丶税粮征收丶兵劳役组织等基层职能管理。
当苟政提出关于三长制的设想时,郭毅丶薛强丶杜郁丶王堕等臣属相当赞叹,原来苟政对政权组织管理,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别人不说,郭毅眼下是全心全意为苟氏政权的发展巩固服务,他对苟政提出的“三长制”评价很高,称之为经世之策,是关中恢复长治久安的基础。
这当然有吹捧过誉的嫌疑,毕竟三长制效果如何,发展执行如何,未来是什么形态,在当下都是未知的。
不过,有识者都能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是大规模屯田举措之外,又一项休养生息丶恢复生产的具体措施,从内函到形式,都是一种巩固基础的政策。
而从中体现出苟政的政略智慧,也更让部属的才士们安心,一定程度上,这也是苟政值得追随的又一条特质,是苟氏长远潜力的一种体现。
而三长制提出与试行,或许是对高陆善后
恢复工作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条,只不过到永和七年春,高陆的基层组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之后,依旧不显罢了。飕嗖小税蛧 已发布最薪蟑洁
为了此次尝试,对小小的高陆,苟政派出了不少“精兵强将”。比如刺史府属郭铣,就被苟政任命为高陆县长,参军贾玄硕后来也以“进言昏妄”被贬为高陆主簿,这二者,将作为高陆善后及三长制试行的主要执行者。
郭铣乃苟政的大舅子,郭毅长子,敦厚明理,踏实谨慎,随父就职多年,治事的经验实则相当丰富,到长安之后,经其手诸事,也少有差错者,并不单纯是个靠裙带关系的人。
至于贾玄硕,不必多说,那么多西归豪右,唯有他与王堕能身苟政的权力内核参赞,才干当然是不俗的。只不过,前者因言遭惩,不乏惋叹,若能真正理解苟政对三长制完善并推行的重视,或许就能明白,他并没有被苟政舍弃。
除郭丶贾二人之外,苟政还从各大屯营及军队之中,抽调了一批吏卒,一并前往高陆,这些人替代苟起等人伏法后留下的空缺,充实全新的高陆县政权组织,那些有功的苟军官兵,则作为“三长”在基层任职
1::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苟政踏上了高陆的土地。高陆在渭河以北,地形平缓,是由泾渭二水冲积而成的一片平塬,农业条件相当良好。
春寒料峭,不过身上的毛裘已经足够御寒了,在属官及卫兵的陪同下,苟政漫步于一片耕作区。在北方,春雨尤贵,由雨水带来的湿润的空气,也显得不那么难受了。
因为去岁冬季那场动乱,严重影响到了冬麦的耕种,虽然当前关中地区,仍旧以产粟为主,但就高陆而言,少了一季冬麦,在粮食产出上,依旧是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高陆民间,看不到成片的麦田,更没有农民照料麦禾的场景,不过,沿着平塬展开,可以看到成片有明显开垦的痕迹的田亩。
巡瞰其间,也能够看见一些农民正顶着脚下的泥泞,在田地间劳作,视线远处,在田地周遭,还能看到一些起点缀效果的田舍
显然,郭铣与贾玄硕在高陆的工作是有进展的,至少农业生产,已经在有序展开。有些气象,是肉眼可见的,也不得不感慨,人的适应能力实在是强悍,经历了那等艰难,高陆百姓依旧迅速调整到一种为统治者所喜的姿态中来,
“参见主公!”简陋的村舍前,在苟政接见当地三长,进行亲切而温和的问话时,收到通知的郭铣与贾玄硕,终于匆匆赶来。
此时的二人,都是麻衣简服,一副利落的样子,身上沾染着明显的尘土与污秽,神情皆有疲惫,不象是一县长官与主簿,倒象两个农民。
见他们这副打扮,苟政摆手笑道:“免礼!你二人,这是才从田里赶来?”
郭铣擦了擦手,露出敦厚的笑容,不好意思道:“让主公见笑了!春忙在即,高陆百姓衣食尽在田土中,下官实不敢懈迨。”
一旁,贾玄硕沉着声音道:“为促进春耕,从去岁冬开始,郭县长下令,阖县职吏,全部下地,与百姓同耕,至今,已经翻垦田地三万馀亩:.
j
目光在郭铣与贾玄硕二人身上徘徊几许,苟政目光中满意之色几乎溢出,有些感慨道:“就冲你二人带头躬耕,高陆民生之恢复,孤终可做期待了!”
“上不负主公所托,下无愧士民之望,此为下官履职前定下的目标!”面对苟政的认可,郭铣神情变得严肃,拱手道,
“高陆屡经动乱,百姓困苦,一片凋,田土恢复,相当困难吧!”苟政道。
提及此,郭铣当即道起了苦水:“主公明鉴!眼下春耕在即,县内虽已经垦了不少土地,然耕牛丶器具都严重不足,很多百姓只能用木质犁耙,费时劳力。
垦地是体力活,刺史府前者下拨的口粮,消耗巨大,已渐不支。乃至于,播种的粮种亦不足
,
苟政对郭铣还算熟悉,很少见到他这般模样,抬手打断他如数家珍般的诉苦,道:“这些困难,关中各地,屯田诸营,何处不是?不过,其他人也就罢了,你郭铣难道还没有应对办法?”
苟政此言,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注意到苟政眼神中的玩味,郭铣拱手道:“下官曾向刺史府上报,希望能下拨一批耕牛丶农具及粮种,但为刺史府拒绝,言公库亦不足,让高陆自己想办法
听他这么说,苟政心中大抵也有些数,显然他那个妇翁,是有意避嫌,或许还有磨练郭铣的意思,但对高陆的恢复工作来说,总是造成了一些额外的阻碍与压力。
时下关中百废待兴,的确是重重困难,处处紧缺,不过,比起其他受苟军实际控制的地方,高陆的基础情况是最差的,其他地方,包括屯营,在去年
的努力恢复下,总是有些积累。
而高陆,在苟起的“努力”下,可是真正的一穷二白,处境艰危。
“刺史府回文,并不差,不过,高陆情形毕竟特殊,给予一些特殊照顾,也在情理当中!”略作思吟之后,苟政抬眼,冲跟在身边的东堂属朱彤道:“这样,回长安后,让刺史府再额外调拨一批口粮丶耕具给高陆,还有粮种,务必供应周全!”
“诺!”朱彤手里拿着竹片与毛笔,听到吩咐,立刻提笔记录。
至于郭铣闻言,当即眉开眼笑,有些兴奋难已地拜谢道:“多谢主公!下官代全县百姓,多谢主公恩典!”
苟政摇了摇头,则以一种动情的模样,叹息道:“前者,是孤识人不明,用人失察,乃有苟起之祸。细说起来,还是孤对不住高陆百姓,心中实在有愧,这些许东西,不算什么!”
见状,贾玄硕重重抱拳,朗声拜道:“主公贤明如此,实为关中士民之福。
有主公此言,高陆百姓,绝难有衔怨怀愤者。”
瞥了贾玄硕一眼,苟政笑了笑,长舒一口浊气,又看向郭铣,严肃地问道:“高陆的编户齐民进展如何?邻丶保丶里三长,落实情况如何?’
郭铣到任高陆以前,自是得到其父的面授机宜,也明白苟政对“三长制”的重视,以及自己到高陆真正的任务。
因此,面对苟政的询问,郭铣也显得十分郑重,拱手道:“禀主公,高陆民户之登记编制,已然初步完成,眼下,共得户三千四百二十七,口一万三千三百五十九,其中壮丁一千五百馀,健妇两千二百馀::
按照三长之制整编,得二十五里丶一百二十五保丶六百二十五邻,三长之任,正在安排。另外,分田到户之事,仍在进行,尚有诸多协调之处:::
》
随着郭铣的汇报,苟政的眉头忽起忽平,看不出明显喜怒。在郭铣有些忐芯之时,只见苟政又露出了笑容,道:“三长制的推动,是我军的一项创新,推行过程中,必然衍生诸多问题,对于问题,要善加总结丶调整。高陆做到眼下的程度,已然不易了,将目前成果,记叙成文,上报长安!”
“诺!”
“孤此番到高陆来,身无长物,临去之前,就给高陆百姓一件礼物吧!”重新站起身来,苟政环视一圈,轻笑道:“凡高陆士民,免粮税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