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关中定

作品:《苟秦

    第192章关中定


    在凉秋夜色的笼罩之下,马车缓缓驶出宫门,光线暗淡的车厢内,苟政大半个身子都缩在阴影中,几与之融为一体。*晓_说~C¨m^s. ,耕′薪′蕞¨哙`


    受邀同乘的郭毅见苟政不作话,不由主动笑着开口,面带感慨:“适才一番炎炎大言,慷慨大义,真有石破天惊丶振聋发之效,令人振奋,饱受感染,四海仁人志士闻之,恐怕没有不踊跃奔赴丶云集影从者.....”


    郭毅也来这么一通彩虹屁,苟政摇了摇头,以一种亲和的语气道:“你我翁婿之间,相处既久,又何需这等虚伪应承之辞?”


    闻言,郭毅先是一愣,但面上笑意不减,跟着说道:“我是真心为主公感到高兴,适才那番讲话,可谓感人至深,我观西归右族,多有动容。有彼等投效,


    关中自可大定!”


    对这样的说法,苟政显然不是很认可,抬眼看着郭毅,口吻严肃道:“郭翁,有一事我等当始终铭记。我们能够立足关中,靠的是魔下忠诚骁勇的将士,


    以及那些经过考验的职吏。即便日后关中安定,也是如此,而非这些豪右的功劳!”


    苟政言罢,郭毅脸上的笑容收敛了,数度抬首,观察了他好几眼,吁出一口气,颌首表示理解。但心中,却默默叹息,从苟政的谈吐,郭毅再度确认,他在招抚士族丶任用豪右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颗忌惮丶防备的心。


    这其中,显然也包括他闻喜郭氏,这一点,早在河东之时,郭毅就有所察觉了。为此,他不得不感到隐忧,他顾虑苟政因为这种忌惮与防备,而做出一些得罪豪右的决策。


    倒不是得罪不起,而是没必要,同时现实情况也不允许。在这乱事频仍的时代,别看这些北方士族,长久仰胡羯鼻,卑躬屈膝,但那只是一种生存方式,而这些士族,在地方,在郡县,在那些流民黔首聚集的堡壁庄园,依旧掌握着相当强大的影响力与力量。


    作为实际掌握着社会基本运转及生产组织的豪右,他们手中的实力与影响力,比起太平时节,要更加强大。靠着族部,或许能打下一块地盘,称一时之雄,但想要成就大事,打下一片长久的基业,绝对避免不了与豪右合作丶妥协,


    这是当前社会基本形态决定的。


    在这方面,郭毅此前是很放心的,苟政一直也做得“不错”,从河东到关西,苟政的种种言论与做法,也证明了他的冷静与瑞智。墈书君 首发


    不过,大抵是实力的膨胀丶地位的抬升,加之连续的胜利的滋养,潜藏在苟政思想与身体中的强势,开始作累了。他想做到的,显然不是无限地与士族豪右妥协丶合作:::


    作为魔下文臣第一人,对苟政这种心态的变化,郭毅纵不尽知,也总是有所体会的。一定程度上,郭毅是能够理解的,他也是右族出身,也明白苟政在忌惮什么。


    但有一点,他必须得提醒苟政,不管在士族豪强的问题上他想要做什么,至少当下不是合适的时机。对苟政来说,抚定关中,在既克州郡创建属于苟氏集团的统治并巩固,是要摆在所有问题前面。


    而哪怕苟政真的对关西豪右忌惮,西归的这部分右族,反而值得重视。要知道,虽然这些人出身关西士族,但毕竟流离关东多年,即便在关西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但十数年下来影响力是不可避免下滑的。


    这些归来,与逗留关西的豪右,与新崛起的势力,乃至那些同宗同族,都不可避免发生冲突。他们想要恢复过去的地位丶财产与影响力,得到苟政的接纳与支持,是最有效的途径。


    而基于利益的合作,显然要更坚实牢靠,本质上来说,苟氏兄弟也属于“西归派”,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双方汇流合作的基础。


    王堕等人,对苟政来说,意义重大!这些情况,老谋深算的郭毅,已经想得很明白,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言,这种事情,也不适合一般人开口。


    不知觉间,郭毅已能从方方面面,全心全意地为苟政谋算了。从郭蕙嫁给苟政之后,闻喜郭氏便彻底绑在苟政的战车上了,当然郭氏也从中获取了惊人的回报,不管是作为丈人还是臣属,郭毅都希望苟政能够走得更远,


    车内,伴着行进间的颠簸,二人微微摇晃着,见苟政始终一副沉吟的模样,


    郭毅在斟酌之后,以一种提醒的语气道:“不论如何,都要恭喜主公,得到一批能才,西归豪右之中,还是有些才干之士的!”


    对此,苟政道:“人是来了,但心在何方,可就未必了!”


    闻之,郭毅不由抽了口气,沉声道:“以主公之能望,彼等早晚必将归心以他们的境况,唯有主公,能复其功名,给其前途!


    而一旦归心,这些人,都将成为主公魔下干


    吏!主公一向苦人才不足,如今才士相率西归,又何以尤疑?”


    郭毅显然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对苟政进行开解与劝慰的,但还未开口,却见苟政脸上的所有阴沉表情一扫而空,双目之中恢复了那种自信而瑞智的眼神。@′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u最;全+?d


    “我眼下思考的,是如何安置这些豪右,郭翁与他们有过交流,选贤举能之事,有何建议?”虽然视线昏暗,但郭毅脸上那复杂难言的表情却尽收眼底,苟政不由玩味道。


    面对“贤婿”这突然的变脸,郭毅也不由愣神,很快反应过来,思吟几许,


    道:“以我之见,王堕丶梁愣丶王鱼丶辛牢可入刺史府,贾玄硕丶段陵可入都督府,馀者,皆可安置于雍秦州军:


    4


    前者,再度受封于建康,苟政便对魔下军政机构进行了一次调整,将关中军政大权分为三府,略阳公府丶都督府及雍州刺史府。


    都督府掌军,刺史府主政,而略阳公府则作为霸府所在,是苟氏集团真正的权力内核,都督及刺史二府将吏要员,在公府也多有职分。


    三府长官,自然都由苟政亲自兼任,而郭毅作为刺史府长史,则从事实上,


    负责雍州各项民政事务的处置安排,是作为公府政策决定的执行者。


    此时,听郭毅的考虑,苟政顿时便笑了:“郭翁的胃口很大啊!一口气,便把这批右族精英全部瓜分了,就没想着给我留两个人才?”


    听苟政这么说,郭毅也笑道:“关西政务,一直不得通畅,皆因缺乏理政治民之才,我也是苦于手中可用之人不足,不得不厚颜求取!”


    摆了摆手,苟政略作思付,以一种确定的语气道:“王堕丶贾玄硕二人,就调入公府,王堕为从事,贾玄硕为参军,就在我身边听用!”


    郭毅不由讶然:“主公如此亲近信任,这二人必然感激!”


    “大话在含光殿上都放出去了,自不能食言,也该当大方一点!”苟政淡淡然地说道。当然,放在公府之内,也更方便监视与控制。


    简短的沉吟后,苟政又对郭毅吩附道:“接纳招揽的诚意,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这些人都是见过世界丶久经磨练的,没有一些实际的东西,恐怕也难为所动。


    因此,除职分之外,他们的家人及扈从,也当做相应安排,资助些钱粮,助其安置。此事,就由郭翁负责吧!”


    “诺!”


    “士族,豪强,夷狄,夏人.”交待完之后,苟政上身又软了下去,靠在车厢上,双目变得迷离,嘴里无声地念叻着。


    这一波西归流民,经过后续统计,总计有9350人,原本预计怎么也能从中获取四五千的屯田民,然而,最终刨除那些豪右的家眷丶亲戚丶部曲之后,只得到两千出头的“自由民”:


    这个结果,即便早有心理准备,苟政仍旧感到意外。不过想来也是,一般人,哪里跟得上这些豪右,正常情况下爱,又怎么可能得到豪右的保护,至多被当作炮灰罢了:::::


    那析出的两千多流民,直接被交给郭将,安排到渭南屯田。当然,对豪右仆的部曲,也不可能如其愿,让他们继续追随。


    在苟政的命令下,分为两部分,挑拣其精壮,充入长安大营,馀者则编入苟侍负责的军屯,至于真正留给西归豪右们的,只有他们的家眷及亲戚的,算是将他们最重要的一笔“财富”,给剥离了。


    苟政这样的安排,自然难孚其心,但纵然不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若是连充军与屯田都不肯放人,那他们也绝难在关中立足。熟重熟轻,他们的认识同样清楚。


    同时,苟政此举,除了心头淡淡的不爽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缓解魔下文武的不满。就象苟姓将领对外姓将领的防备与排斥一样,苟氏集团的文武们,对这些初归便受到苟政重视与礼遇的豪右同样很难心平气和接受。


    要知道,就连苟氏集团下属的功狗们都还没有获得自己的土地丶庄园与附众,这些新附之人,凭什么。剥夺其部曲,除了获取人口,削弱其实力,也为缓解内部这种不断上升的不满情绪。


    王堕等人的到来,除了填补魔下人才之不足,进一步增强威望,也让苟政对关东局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柳耆不同,王堕等人又是另外一种视角,他们接触的丶看到的,是关东更基础丶也更广泛的情况。


    在王堕的建议下,苟政开始调集人物力,加速激活对西归秦雍流民的吸纳计画。无他,就王堕判断,徜若没有接应,西归流民必难抵至,徜若不趁此秋冬,


    来年西归流民已死亡略尽


    于是,哪怕早已确定了“偃武修文”的基本战略,苟政仍旧派兵调粮东进


    ,


    以丁良为主将,杜郁丶罗文惠为副,率步骑五千东进,目的明确,打通流民西归的道路。


    进行接引行动的同时,在关中苟政则做着更充分的准备,想要吸纳更多流民归来,最要紧的,还是充足的粮料供应。在这方面,秋粮的征收,再度成为重中之重。


    刺史府进行秋粮征收以来,各郡不满情绪严重,明里推拒,暗中反抗,各种骚乱情况此起彼伏。有鉴于此,苟政除了给各地驻军降令,给各郡豪右施压,还让郑权率领破军营,对渭北诸郡进行军事巡游,监督税粮,震地方。


    在屯田事务上,苟政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京兆及渭北地区的军屯悉数化为民屯,由射声营督苟顺出任屯骑将军,郭将为副将,全面负责关西民屯事宜。


    从九月初开始,这一系列的动作,只为筑好巢穴,囤好粮秣,以待流民西归。这些事务,都是实实在在求治安民丶发展恢复。


    于是,在九月下旬,默默于长安观察苟政及其表现近一个月后,京兆名士朱彤,突然出现在招贤馆,并很快被典客曹苞引荐给苟政。


    随着魔下关西士望的增多,在他们的举荐下,关西地区有多少名人丶有多少人才,他也基本有个数,虽然对苟政来说,大多只是名气大。


    朱彤也是其一,接见之后,一番畅谈,苟政大喜,他发现,这并不是个浪得虚名之徒。至少,从直接观感来说,朱彤之神采丶见识丶韬略,不下于薛强。


    于是,当场任命其为公府东,侍从身边,参谋机要。随着一个个人才揽入中,苟政身边的参谋,也日益充实起来,也能够看了,不再是当初大猫小猫三两只的草台班子。


    永和六年九月十七,秦州刺史王擢(得到建康册封)遣使,携马百匹丶牛五十头丶羊三百只,至长安进献,表示和平诚意,苟政笑讷。


    事实上,秦州那边,苟雄与王擢的谈判一直在进行,之所以拖了近两个月,


    还因为中间出了些波折。王擢要保持强大的自主性,苟雄又不完全甘于不发一兵,便与之议和。


    于是,在八月初的时候,遣弓蚝丶贾虎丶张先等将,率军西进,试探进攻,


    结果被王擢在渭水之滨击败,损失三千馀人。


    经此败,苟雄彻底打消了速定秦州的念头,双方的谈判,进入快车道,乃有王擢的九月来使。而随着此次和议达成,雍丶秦大部恢复安定,至少停止了战争。


    九月底,苟政的赵夫人产子,为纪念关中平定,命名苟定。


    本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