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晋升贤妃

作品:《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

    一番话说得得体自然,不卑不傲,却也自带三分压场气势。


    众人闻言纷纷再拜:“多谢昭仪娘娘赏脸。”


    “都起来吧。”史芸点头抬手,缓声道:“今日无须拘谨,家宴而已,各自落座。”


    待众人依次就座,酒席开动,环佩交错间香气浮动,轻语低笑,满厅笼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期待与拘束。


    史芸稳稳坐于主位,身侧无一男眷,女官立于侧后,她却不似一般宫眷那般高高在上,反而端着盏酒,一桌桌地亲自走下去寒暄。


    她不是走过场,每一桌都停留至少片刻,问生问长、聊学问志趣,偶尔轻笑一句,偶尔一句反问就能让人心惊冷汗。她在看,看谁心静、谁心虚;谁会说话,谁只会应和。


    她也在听,听谁口中藏锋,听谁言辞虚浮。


    有一位张家二姑娘,生得极艳,言谈中却屡屡冒出将来若嫁入皇族,若能为宫中所用这类话。史芸听了两句便笑不答,心里冷冷打了个叉。


    而一旁徐家长女,说话极少,却每句皆在点上,有礼有度,虽不出彩,却不出错,稳重、持守,史芸暗记下乙字一笔。


    直到走至第三桌,一眼看见那位月白罗裙、鬓边玉梅簪的姑娘,她眼神轻顿,唇角浮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她驻足,声音温润:“你就是吴诗雨?”


    那姑娘起身,盈盈一礼,清声答道:“正是。民女见过昭仪娘娘。”


    “吴姑娘大礼。”史芸微笑着摆摆手,“你未开口,本宫便已听过你不少事了。”


    她语气未变,却多了一分认真,“画艺之名、诗文之识,连礼部那位最刻薄的老礼郎都夸你‘女李唐’,这等评价,非虚名可得。”


    吴诗雨面露羞涩,低头浅笑,嗓音温婉:“娘娘过誉了。民女不过自幼随祖母读书,略通笔墨,至于李唐之名,实不敢当。”


    她这番话说得恰到好处……不矫情,不虚张,也不自傲。


    史芸眼中微亮,轻轻点头,示意她不必拘礼,顺势在她旁边空位坐了下来:“本宫今日设这场宴,其实便是想见见京中诸位才女。你也知道,宫中之事千头万绪,真正能帮得上忙的,不在于出身多高,而是看这人……能不能共事,懂不懂分寸。”


    她放低声音,与吴诗雨边饮边谈。话题从礼部品鉴,到苏州书院旧儒,再到京都女教礼俗,吴诗雨言谈有度,思维清晰,偶尔也带几句温婉的调侃,点到即止,既让人舒服,又不乏才情。


    她不是一味顺从的那种人,却也从不抢风头。更妙的是,她懂得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闭嘴。


    史芸越听越觉得,这人……可用。


    她心中念头转得极快。


    赵桓那边的事,她是有打算的,若真要为赵桓安排和亲,必须挑一个聪明的,不是花瓶,也不能太刚。


    吴诗雨这个人,恰好处在那个刚好的位置。


    等宴席散去时,史芸已经心中有了大致判断。


    她站在厅外,看着一众贵女依次告退,目光落在吴诗雨那婉约从容的背影上,眸中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她低声对身旁女官道:“让礼部那边备份册子,吴家的那位姑娘,入个甲字类。”


    “是。”女官轻声应下,心中明白,这甲字类,就是入了昭仪娘娘亲选名单的头条了。


    话音刚落,外院忽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夹着内侍独有的尖细嗓音,“圣旨到——”


    厅中一瞬寂静,众人纷纷起身,齐齐朝门口方向行礼跪下。史芸微怔一下,随即站定,面色未变,眼神却微微收紧,似是已然猜到几分。


    只见一名身着明黄内服的年长太监迈步而入,手执卷轴,后头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捧香炉、托锦盒。那太监脚步不快不慢,却极稳当,行至厅中,扫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史芸身上,微躬身躯,高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众女屏息凝神。


    “史氏温婉端雅,勤学慎行,协理六宫有方。今晋封为贤妃,赐金印一方、金凤钗一对,宫中品秩,次仅皇后,典仪从优。钦此!”


    “谢主隆恩!”史芸当即俯身,恭敬接旨。


    厅中女子听到贤妃二字,全都变了脸色,那可是仅次于皇后的实权妃位,后宫之中,除却皇后,便要向她行礼。


    那太监见她接得干脆,点头一笑:“娘娘受封,陛下特命奴才亲来,不敢怠慢。”说罢递上金印与凤钗,身后两个小太监亦将旨意奉上。


    史芸伸手接过,笑得不动声色:“有劳公公一趟,回宫后替我转告陛下,臣妾谨遵圣恩,不敢有失。”


    “这话奴才一定带到。”那太监一躬身,领着人退下。


    门口传来几声脚步渐远,厅中静了一息,然后骤然炸开。


    “恭贺贤妃娘娘晋位!”


    众人纷纷起身再拜,声音此起彼伏,场面一时热烈到极点。


    史芸面上仍笑,只略略摆手:“诸位姑娘折煞我了。宫中品秩而已,诸位以后仍是自己为贵,切莫拘泥这些虚礼。”


    她说得淡,却压不住这群姑娘眼里的热光……今日这场宴,本是为她回门设的,谁成想半程间圣旨亲至,直接封了贤妃。这场面,这气势,这份天恩……谁还敢不敬重她三分?


    席间不再像刚才那般拘束,众女敬酒更殷勤,言辞更温顺,连原本端着的几位,也都姿态软了下来。


    直到暮色初上,宴席方才散去。


    史芸送完最后一桌贵女,刚刚回内院,帘后一声轻咳传来。史澜步入,衣袍未整,脸上满是兴奋之色:“贤妃娘娘,恭喜大喜啊!”


    史芸嗔他一眼:“私下不必多礼?”


    史澜嘿嘿一笑,也不回避,走上前道:“你才刚设宴,就当场晋位,这事……多半是陛下知道你在做什么了。”


    “嗯。”史芸点点头,眼神平静,“他明白我在替他铺路,这份晋封,算是给我面子,也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


    史澜听得认真,点头:“你放心,我这边已经把该收拾的都收拾了,该打招呼的也打了。老五那孩子本想凑到你跟前闹点存在感,我让他抄了三天书,现在还趴着呢。”


    “这还不够。”史芸转过身,认真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