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重组兵力

作品:《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

    赵桓点了点头,声音转向殿中另一人。


    “宗泽元帅。”


    宗泽刚才一直沉着脸不说话,此时也被点名,立刻走出一步,抱拳行礼。


    赵桓道:“朕命你为枢密院使,统天下兵马。”


    “三月之内,你须整顿军务,重组兵力,修筑营地,备足军粮兵器。”


    “筹饷筹兵,皆由你全权处置。”


    “有事,可越级上奏,所需所调,百司不得阻拦。”


    宗泽顿时一愣。


    这小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事他连和自己商量都没有,竟然直接下旨了?真当自己是陛下?


    不行,他必须好好敲打敲打他。


    若是赵恒无法绝对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恐怕后患无穷。


    到时候,大宋难安啊!


    赵桓坐在龙椅上,眼神从宗泽身上淡淡掠过。


    他知道宗泽的心思。


    这个老狐狸,肯定在想怎么把他控制在手里。


    可赵桓也不急。


    他忽地将目光落回宗泽身上,像是漫不经心地开口:“宗泽。”


    宗泽一怔,抬眼应声:“臣在。”


    赵桓语气轻缓,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朕有意发布一封诏书,昭告天下,汴梁之破、父皇被掳、后妃遭辱之事。”


    “定名为《靖康诏》,以靖康之耻,与金人不共戴天为号。”


    “宗泽以为……可行否?”


    宗泽眉头一动,却没有立刻开口。


    赵桓不催,反而倚坐椅背,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眼神温和。


    宗泽微微皱眉。


    他沉默片刻,不是因为惊讶,更不是被赵桓感动了什么,而是……冷冷地在心里嘲讽了一句。


    “这小子,越来越会自己做主了。”


    他眼中那一抹沉色未退,袖下手指轻轻动了动。


    从赵桓登基那一刻起,他宗泽就认定了。


    这皇帝,说到底,是他扶上去的,是朝堂为了稳定而扶起的幌子,是他宗泽手里的刀柄。


    赵桓若懂分寸,那他就能安稳坐这张龙椅。


    但现在呢?


    整军、练兵、屯田、通商……居然一口气全拍板了。


    连北伐这个最重要的命题,也不问一句,直接自定了三月后再战。


    宗泽不是不能等三个月。


    可问题是——


    你凭什么不跟我商量?


    “《靖康诏》……”


    他低声念了一句,抬眼看向赵桓,“若真昭告天下,以靖康之耻为起点,金人欺辱我大宋皇室、百姓皆知,这等血债,确实该算清楚了。”


    赵桓似笑非笑:“宗爱卿的意思是——”


    “可行。”宗泽拱手,语气不似方才那般拘谨,甚至带了几分赞赏。


    “天子震怒,举国同仇,民心可聚,士气可振。”


    他眼里那抹锋芒终于收敛了一些。


    “而且此诏一出,老臣调兵募兵,自也顺理成章。天下将士,必知我大宋并非举白旗投降之主。”


    赵桓闻言一笑,却没接话,而是端起玉盏,轻轻抿了一口。


    宗泽见状,心里却已经略微松了口气。


    这小皇帝……行事还是有点章法的。


    “此诏书臣愿亲自草拟,再命翰林润色。至于发榜昭告,臣可督催地方文官,务求三日内传遍九州。”


    赵桓点点头,语气轻淡:“如此,便有劳爱卿。”


    宗泽正欲退下,赵桓忽然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淡淡一笑。


    “不过……这诏书,也不只是给百姓看的。”


    宗泽心头微动,眉头一挑:“官家是说——”


    “金人。”赵桓语气淡漠,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寒意。


    “他们南下,以为大宋无主、我等软弱……这诏一出,他们也该看看,我们赵氏子孙,还没死绝。”


    宗泽顿时肃然起敬,重重拱手:“老臣,愿为官家冲锋在前,不破金贼,誓不归朝!”


    御史台后堂,天色微昏。


    退朝之后,赵桓本打算稍作歇息,可殿中太监却在此时低声禀道:“官家,宗大人求见。”


    赵桓手指轻顿在案几上,眼神不动,却略带一丝意味深长的笑。


    “他果然还是来了。”


    他挥了挥手:“请。”


    话音落下不过一刻钟,宗泽已缓步而入。


    他神情严肃,披甲未解,身形高大威严,一进门便带着压迫感。


    赵桓却没有半点犹豫,反而神色一肃,起身绕过案桌,走到他面前——


    “咚”的一声,跪下。


    这一跪,磕得极重,毫不犹豫。


    宗泽呼吸一滞,整个人下意识往前一步,几乎脱口而出:


    “你这是做什么?!”


    但他话刚出口,眉心便一紧。


    不对!


    这地方,是御史台的后堂,离前殿不过一廊之隔,此时尚未彻底入夜,尚有值事太监与近侍来回穿梭。


    要是让谁瞧见了——


    他猛地一转头,目光警惕地扫向四周,眼中带着掩不住的急促:“来人,可有在门外?”


    门帘后传来太监的声音:“禀宗大人,奴才等皆退在十步之外,不敢靠近。”


    宗泽这才微松口气,回身一把抓住赵桓的手臂,低声压道:“你疯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知不知道要是被人看到你这跪——”


    赵桓没动。


    “若无宗将军,便无今日之朕。”


    宗泽眉头一皱,声音陡然压低:“起来!你这样……是要让人看出破绽不成?”


    赵桓却只是跪得更直了些,“此处无人。你我之间,不必再装。”


    宗泽一震,脸色变了几分。


    “但我今日,坐上了那把椅子。”


    “这一局,是你我二人合谋。”


    “你想救国,我想要在这乱世下生存。”


    “可今日之后……”赵桓的眼神陡然锐利,“朕不是只想生存了。”


    “你也看到了,金人辱我宗室,百姓流离,朝堂腐败。若再不反击,大宋便亡。”


    宗泽盯着他看了几息,终于叹了口气。


    “你小子……越来越像回事了。”


    “你就不怕老夫真当你是皇帝,把你当众扶上高台,再一剑削下来?”


    赵桓却微微低头,一副惶恐至极的模样,声音小了不少。


    “宗将军教训得是,赵某……不敢。”


    宗泽眼神微滞,心里倒是生出几分不适应。


    看着这小子顶着一张官家的脸唯唯诺诺的,不知怎的还有点心里不舒服。


    赵桓见他神情微动,心里轻轻一笑,继续装傻到底。


    “若不是宗将军……赵某现在连条命都没有。”


    宗泽冷哼一声,背过身去,脸色仍旧难看:“你就是太聪明了点。”


    “演得连我都不放心了。”


    “你以为你现在这副模样,就能让我放松警惕?”


    赵桓低着头,面色恭顺:“不敢。”


    宗泽却猛地回头,狠狠瞪他一眼:“少给我来这套!”


    “你若是有点别的心思……”


    他话没说完,却意味深长地瞥了赵桓一眼。


    赵桓立刻低头,面露惶恐。


    “宗将军多虑,我真无二心。”


    “如今宗将军掌兵,李纲理政,我赵某不过是个借躯壳苟命之人,哪敢有半分妄念?”


    “我只求能为宗将军分忧,能让大宋太平,能有一日二圣归来……在下也可归隐田园,享受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