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小子,太能演了吧?

作品:《靖康耻?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

    殿上气氛顿时凝固。


    众臣纷纷皱眉,眼神在赵构和赵桓之间游移。


    赵桓没有立刻回应,他低头沉思,脸色变得沉重。


    半晌后,他抬起头,眼中已有泪意,“皇后一事,是朕的错。”


    这句话一出,众人一惊。


    赵桓上前一步,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位大臣,语气哀痛,声音渐高。


    “朕的皇后,为大宋尽忠,为皇家守节,最终以死明志……朕痛不欲生!”


    他说完这句话,胸膛剧烈起伏,脸上写满悲愤。


    “金人入侵,父皇被俘,皇后殉国,汴梁陷落,百姓流离失所。”


    他一步步走近龙椅,目光炽烈,“这——都是朕的错!”


    “是朕不该轻敌,是朕不该怯战,是朕没能提前洞察金人狼子野心,是朕……误了天下!”


    一句句“是朕的错”,在大殿中回荡。


    声音嘶哑,却又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朕知自己无德无功,逃过一劫,苟活至今……本不该再登大宝。”


    “朕愧对于列祖列宗,愧对大宋百姓!”


    他声音哽咽:“可若是连朕都不愿担当这份罪,那朕便真的成了废人!”


    一旁的宗泽差点傻眼。


    这小子,竟然表现的这么好!?


    一时意识到自己不能露陷,顿时又大声喊道。


    “陛下!你已然尽力,是金人狡诈无耻,与陛下何干!”


    赵桓抬头,苦笑道:“但朕是皇帝,是这大宋的皇帝!”


    “百姓亡,社稷破,家国倾覆,皆由朕一人担!”


    “今日若不能向诸位爱卿请罪,朕如何再披这龙袍?!”


    这一席话,说得声情并茂,带着撕心裂肺的痛,也带着掷地有声的担当。


    赵构站在龙椅旁,脸色已变,不再有先前那份咄咄逼人。


    黄潜善嘴唇微张,竟一时间接不上话。


    满朝文武神情复杂,有人低头,有人悄然落泪。


    “陛下……”


    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跪下,长叹一声:“臣等无能,未能辅佐陛下守护社稷!”


    “臣罪该万死!”


    “陛下万岁!”


    “陛下乃真龙天子,承天命而复归,今日之过,不是陛下之过,而是天下之难!”


    “臣等请陛下登基,还大宋一个天子,还百姓一个希望!”


    轰——


    众臣齐齐跪下,声浪如潮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脸上满是泪痕,双手颤抖着撑住地面,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朕不敢说能让大宋复盛如前。”赵桓缓缓起身。


    “但只要朕还在,就绝不会让金人踏破大宋一步!”


    “哪怕血战到底!”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


    宗泽朗声道:“陛下威德昭昭,此为天命所归!”


    赵构站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手指死死握着衣角,骨节泛白。


    赵桓却没有看他,而是环视四周,声音洪亮:“朕今日立于此处,不是为了夺位,更不是为了苟且偷生。”


    “是为了复仇!是为了雪耻!是为了让这大宋,不再任人宰割!”


    “金人灭我宗庙,辱我妃后,屠我百姓,焚我京城!”


    “朕若不还以颜色,何以为君?何以为人?”


    话音一落,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宗泽眯了眯眼,忍不住咧嘴一笑。


    这小子,还真有点陛下的样子。


    不对……应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构眼中满是惊疑,看着赵桓坐上龙椅,脸色铁青,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想说你不配,但此刻被赵桓主动认罪压下,再说,便成了笑话。


    众臣纷纷跪地,山呼“吾皇万岁”。


    赵桓静坐龙椅,望着台下众人,脸色平静。


    忽有一位老臣出列,拱手跪地:“陛下,微臣斗胆,请陛下早日北伐,救出太上皇和我大宋百姓!”


    话音一出,群臣纷纷附和。


    “请陛下拯救太上皇和大宋百姓!”


    “振我大宋!”


    赵桓沉默许久,目光复杂。


    救国,他想。


    救人,不太想。


    而且想要做到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但赵桓没有犹豫太久,他朗声开口:“朕记得今日,不记得自己是为了权位而活。”


    “但朕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该救的大宋子民。”


    “父皇在北,朕若不去,天理难容!”


    台下众臣眼眶发红。


    “陛下仁德!”


    “真龙天子!”


    就在这时,黄潜善与李邦彦对视一眼,站了出来。


    黄潜善咳了一声:“陛下,微臣斗胆一句。金人凶狠,若执意对抗,只怕再添战火。”


    李邦彦也连忙点头:“陛下,若能割地称臣,保南宋一方太平,也未尝不可。”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赵桓脸色瞬间冷了。


    他缓缓开口,语气低沉:“割地?称臣?”


    黄潜善面色骤变,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微臣以为应以大局为重!与其轻启战端,不如割地求和!”


    “保南宋一隅,百姓才能有安稳日子啊!”


    “笑话!”赵桓冷哼一声。


    “你觉得割一地就能止战,那金人要你半壁江山,你给不给?”


    黄潜善面色一僵,咬牙还欲辩解。


    赵桓却上前一步,指着他鼻子怒道:


    “割地求和?你想割哪块?割的是咱百姓的家,是咱列祖列宗打下的山河!”


    “你黄潜善有什么资格拿祖宗的血脉去换苟安?”


    “金人食言多次,给了金银又如何?割了地又如何?”


    “换来的,是汴梁陷落、是我大宋皇后自尽、是我父皇蒙羞、是我百姓流离失所!”


    赵桓声音越说越大,吼声震彻大殿,几乎咆哮。


    “你说得轻巧,叫百姓给金人当狗,你敢去吗?”


    黄潜善双腿一软,当场跪下:“臣……臣惶恐……”


    “惶恐?”赵桓冷笑。


    “你惶恐就能活命?惶恐就能换来和平?”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这就是你黄潜善认为的和平?!”


    “朕告诉你,金人就是恶狼,见了血才怕!”


    “这天下,不能靠跪出来的和平,得靠打出来!”


    “朕不信金人,朕只信手中刀!”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三秒,随即武将跪倒高呼。


    “愿随陛下征伐金贼!”


    宗泽此时走上前,沉声道:“微臣宗泽,愿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