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请你收我为徒
作品:《大学实习,你说摆摊能赚十个亿?》 陈大师的专车停在王阳的小区门口,王阳此时穿着短裤短袖出门迎接。
实在是随意。
看到陈大师身旁的年轻人,王阳诧异之际,黄景辉自我解释了一番。
“王师傅,我和陈大师一起前来,向您学习这七重琉璃琥珀蛋的做法。”
别别别。
叫什么您呢。
自己今年才二十郎当岁,黄景辉少说三十好几,一口一个“您”,自己可承受不住。
既然前来虚心学习,自己也就不吝赐教了。
来到王阳的出租屋,黄景辉非常惊讶,拥有这种厨艺的人,怎么会住在如此简陋的房间中。
和自己居住的别墅相比,王阳的出租屋就显得寒酸了不少。
房屋不重要,重要的是学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小学习的道理,今日才彻底理解。看到屋内的两个萌宠,黄景辉心头一喜,原来王阳也是一个宠物控。
【高阶厨具体验卡使用中……】
脑海内回荡着这样的一个声音后,王阳来到厨房,身后二人紧随其后。
环境虽然逼仄,但陈大师和黄景辉十分虔诚,陈大师掏出了自己准备好的笔记本,上面对这道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我尝试了不下三百次,可总是在第六层凝固失败。”
王阳看了一眼陈大师的笔记本,又从塑料筐内掏出两粒鸡蛋。
“温度对了,时间错了。”
随手的拿出一枚鸡蛋,明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仅仅是用银匙轻轻一敲,鸡蛋的表面再次出现七道裂痕。
蛋壳裂痕并没有撕裂鸡蛋的保护膜,鸡蛋内部依旧完整无瑕。
这这这……
黄景辉惊掉了下巴,似乎裂痕的形状和状态,和当日全国青年大赛无差别。
到底要把力精确到何种水准,才能够做到每一次都敲出同样的状态。
“这是怎么做到的,蛋壳破裂,鸡蛋本身却没有任何损坏,安静的置于薄膜之中,而且裂痕的形状,似乎也从未改变过,呈现出冰裂纹的完美状态。”
说什么呢,一套一套的,听不明白。
王阳直接解释道:“惟手熟尔,多练就好了。”
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华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诞生的奇人更是无数。
总有一些人能够做到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说不定,核舟记里记载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
总有一些人,千年如一日的重复,使自己的技艺炉火纯青,到达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第七层不是蒸出来的。”
因为使用的是家用蒸锅,精确程度肯定不及那些完美厨具,但王阳依靠着自己对美食的理解去做。
取出半凝固的鸡蛋,快速浸入冷水后,又迅速回到灶上。
“温差?”
“是的,瞬间的温差会导致蛋白质呈现出一种异态。”
黄景辉凑上前去,想要记住王阳做菜的节奏,刚要掏出来手机录像,王阳在此刻讲道:“记不住的,要跟着呼吸走。”
这句话也太玄之又玄了,黄景辉作为一个花里胡哨的融合菜厨师,有时也会追求莫名其妙的意境。
可王阳的这句跟着呼吸走,实在无法理解。
王阳抓住黄景辉的手,按在自己的胸口处,作为一个顶级厨师,黄景辉的手十分灵敏,能够感受到王阳蓬勃有力的心跳。
如原子钟精准。
为了能让二人学会,王阳从头到尾演示了一遍,就算他说拿手机录像没有用,但黄景辉还是举起了摄像机。
镜头面前,王阳再次展示了自己成名绝技。
他的手就是食物秤,每一次都能撒零点零五克的盐之花。
上层陶甑盖,用冷凝水导流。
中层小蛋盅,坐于竹边悬架。
下层沸水,保持精准的九十八度。
一分半撒盐用醋引鲜,三分钟撒盐,油针破膜。出锅又将凝脂猪油置于中心,用余温熔化形成金色涟漪辐射纹。
一顿操作猛如虎。
看的陈大师和黄景辉一愣一愣,多亏他们是顶级大厨,不然还真就看不懂王阳花里胡哨的操作。
摄像机完美的记录下来这一刻,完美的展示着这枚鸡蛋的制作过程。
“光是这一枚鸡蛋,就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陈大师点点头,他一定要将这道菜带到国宴的宴席上。
再次拿出银匙,轻轻往蛋上一敲,如同盘古开天辟地时,天空中出现的七道裂痕。
好奇的黄景辉,还刚刚拿出王阳敲下的那一枚鸡蛋。
两个鸡蛋的裂纹是一致的。
如见神迹。
就算视频记录下来,但相信后人看到时,会觉得这不可能实现。
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如此准确呢。
王阳将匙化刃,轻轻的切开蛋白,十分顺滑。
熔岩般的流心蛋黄,此时倾泻而出,流在蛋白上,如同红色瀑布。
一枚鸡蛋高不超过十五厘米,但给予人一种极其盛大的视觉体验。
生命的脉动。
淡淡的香味飘散出来,陈大师和黄景辉二人呆在原地,或许,就算是亲自领教过,也无法将这枚蛋复制出来。
“至于能不能学会,真的要考验自己的悟性了。”
黄景辉不觉得王阳是在装逼,自己是心服口服。
文化颇高的陈大师,化作了吟游诗人,一边摇头,一边细细的感受着。
七声裂帛之音,尝到七重人生况味。
初生之脆,青春之绵,壮年之勇,中年之醇,暮年之澈,往年之甘,轮回之鲜!
真是一枚运载这乾坤大道的好鸡蛋。
看到夸张的陈大师,王阳只好尬笑了一下。
陈大师的意境自己不懂。
但这句话是不是说过,自己听着咋这么熟悉呢。
至于这七重琉璃琥珀蛋之法,陈大师翻阅了古籍,也从未见到过。
这道菜如同天外来物,突然降临在蓝星。
纵使自己听了六十多年华国美食界的奇闻轶事,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人能够做出如此玄妙的鸡蛋。
再过去一百年,也不见得依靠科技的厨技,能够复刻这一道菜。
“王阳,之前说要收你做徒弟,是我的自傲,我应该拜你为师。”
当师傅二字出口时,黄景辉差点呛到。
眼前拜师的这位,我是川菜千年第一厨啊,也是华国美食界的泰斗人物,如今却——
“陈大师,您都七十多了,他才二十多……”
“七十多怎么了。”陈大师瞪了他一眼,又转向王阳,语气软了下来,“我知道我年岁已高,学东西慢,但我依旧能够吃苦,求你教我这七重琉璃琥珀蛋。”
王阳傻站在原地。
自己咋收一个七十多岁的人当徒弟啊。
王阳看到陈大师眼中的谦逊,果真是不敢当。
“光是您德高望重,却因为一道菜而放下身段,仅凭这一点,您就应该是我的师傅了。”
这世上有多少被称之为大师的人却不愿意放下身段,又有多少沽名之辈。
陈大师背后的“大师”二字,不是他自己取的名,而是华国美食界的人对他的敬称。
“拜师就不用了,我教您做便是。”
身旁的黄景辉点点头,又学到了。
看着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被七旬老人围着问东问西,自己也走上前去,更加谦逊。
今日之行,还真是收获满满。
陈大师在王阳的家中学习了很久,但仍旧无法彻底的学会这一道菜。
有一些绝望。
难道有生之年,真的无法复制这一道菜肴了吗?
遗憾真是贯彻人生始终。
离开王阳家中的时候,陈大师拍了拍黄景辉的肩膀,华国美食界的文化传播,就要依靠这些年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