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辈子她要站在风口上

作品:《七零女配觉醒了,这次首富换我当!

    沪市苏家


    家里的粮缸又快空了,苏母眼看着这样的情况,就觉得头疼的不行。这个月的粮票早就完了,谁家也没多余的粮票给她们。


    她自己倒是能忍,可婆婆六十多岁了,小女儿才十二岁,这怎么忍啊?


    却在这个时候,门口一阵清脆的门铃声响了起来。


    “苏窈窕家,苏窈窕家是哪儿?”


    苏母听到女儿的名字,探头一看,是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兹拉兹拉的按着车铃。


    “我家的,我家的!苏窈窕是我女儿!”苏母口吻是忍不住的激动。


    快递员确认了身份,把厚厚的信封给了她,苏母擦了擦手,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


    “混账东西,总算是写信了,就这么倔!”一边儿骂,却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个死丫头,整整半年,居然一封信都没有给家里!


    还真是女生外向,为了那个沈星越一家子都不要了!


    苏母心里是怨女儿的,可真看她来信了,却还是忍不住高兴。


    想着婆婆这两天胃口不好不肯吃饭,拿着信就去了里屋,“妈,窈窕写信回来了,我给你读!”


    本来窝在躺椅上饿的没什么劲儿的苏老太太一听,瞬间睁开了眼。


    小孙女出生的时候儿子意外死了,她伤心过度身体不好,也没帮着媳妇带孩子。可大孙子是她从小带到大的,一听有消息,激动的指着儿媳妇:“窈窕来信了,快,快给念念!”


    同一个弄堂里,沈星越他妈,赵菊芹忍不住探出了大脑袋往苏家看。


    “你不做饭干啥呢?”沈父催了一句。


    “吃吃吃,就知道吃!”赵菊芹一边儿择菜一边儿看着苏妈回去的方向,“我可瞧见了,窈窕给她妈的信可厚了,光写东西能写那么厚吗?肯定有别的!”


    “那跟你有啥关系?”沈父道:“你赶紧做饭!一会儿还要上班!”


    “咋没关系了?她跟星越都在乡下,她给家里寄东西,星越不就吃的少了吗?”赵菊芹可不乐意自己儿子吃亏:“回头就给儿子写信,得好好管教一下苏窈窕!”


    “我们家的儿媳妇可不能向着娘家!”


    沈父没心思想这个:“我饿,赶紧做饭!”


    “吃死你得了!”


    苏母不知道对面的情况,把女儿的信打开,还怎么样呢就眼泪吧嗒的开始了。


    女儿竟跟她道歉了,还专门写了一封信,郑重其事的道歉,说不该为了沈星越顶撞她。


    母女哪有隔夜仇,女儿下乡她恼过怒过,可更多的不还是心疼吗?她放着大好的人生不要,去跟着沈家那小子!


    可人家拿她当回事儿了吗?


    那沈星越吹牛的时候都说了,不喜欢窈窕,却同意她一起下乡,就是为了让她照顾自己!可这傻丫头居然说她愿意!


    她也不明白,明明窈窕其它方面精明能干,怎么一遇上沈星越,脑子就不会转了呢!


    好在想开了,总算是想开了。


    “你哭什么啊?”苏老太太看儿媳哭,都要急死了:“是窈窕有什么不好的?”


    “没,没有,她好着呢!”苏母连忙擦了眼泪:“窈窕说她在公社上班,现在一切都好,还给咱们寄回来了五十斤的粮票呢!”


    苏老太太一阵震惊:“五十斤,她哪儿来这么多粮票,别把自己给饿着了。”


    苏母摇头,笑着道:“村里跟城里不一样,那能缺粮食吗?她饿不着,这丫头精着呢。”


    就把女儿在镇上卖旧布拉吉的事儿说了出来,“您忘了,这丫头性子活着呢,以前丁点高的小人儿,就知道组织巷子里的小孩儿一块捡煤球赚钱了,哪儿都饿不着她。”


    苏老太太听了之后依旧有些愁眉不展:“这怎么去外边胆子还这么大,要是被抓住了可不得了……”


    “她又不是没做过这种事情。”苏母倒是知道女儿其它方面的机灵劲儿:“而且我瞧现在没之前那么严了,我们服装厂的主任都偷摸着接点儿小生意。”


    “再说了,她爸是烈士,我就不信了,还能把我们娘几个抓了?”苏母长相柔弱,可一个女人能扛起一个家庭这么多年,她就不是什么蒲柳性子。


    苏老太太想起因公去世的儿子,这才点了点头,又叮嘱儿媳一句:“家里是不是没粮了?趁这会儿还没黑,赶紧去买点儿粮,一到周五就得涨价。”


    “囡囡最近老是吃不饱着,我看她腿都发抖。”


    手握五十斤粮票,苏母大方道:“今晚让她吃个饱,咱们都吃个饱!”


    说着这样的话,眼眶有些红,她伸手按了按:一大家子的重担啊,她快撑不动了。


    现在女儿说,跟她一起撑。


    转念又想起女儿信里的嘱咐,以及那句不着四六的话: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苏母只犹豫了片刻就咬了咬牙:干!


    不然怎么,现在就她一个劳动力,有钱口粮也不够吃,难不成饿死一大家子吗?


    赵菊芹一直盯着隔壁,看着苏母在收到那封信之后,下午就拿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带着小女儿出门了。


    等晚上再回来的时候,两个人身上蛇皮袋一大一小都满了!


    “粮食,肯定是粮食!”把刚下班回来的沈父拉了起来,两个人一块盯着窗户看:“瞧见没,粮油站刚买的粮食!”


    “顾元秋(苏母)一个月定量才多少?月初早都兑完了!”


    赵菊芹忍不住捶丈夫:“咋能寄这么多东西给娘家呢!给儿子写信,必须给他写信!这是原则问题!”


    沈家比苏家目前经济好,饿不着肚子,可瞧见那两大蛇皮袋的粮沈父也心疼。


    “写,现在就写!”原则问题绝不能退让!


    ……


    彼时正在公社上班的苏窈窕也收到了沪市来的信,看见她妈已经把填满了家里的米缸面缸之后,苏窈窕略微放下了心。


    又来来回回把信看了几遍,确定奶奶也是好好的,她这才收起了信。


    无论这会儿她怎么担心,沪市暂时是回不去的,还不如把心思放在赚钱上。


    想起即将迎来的全面开放,苏窈窕心头一热,经历过后世的她知道几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风口,也许这辈子她能成为站在风口上的人。


    而现在就是她积聚资本的机会。


    想到这里苏窈窕不在犹豫,立刻起身去找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