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掩簪失窃

作品:《全家忘恩负义,重生我挂帅回朝

    元氏恨邓氏,但更恨自己。


    “我真是识人不清,白长这一双眼睛!”


    琉筝不同意。


    “元姐姐,你只是对人不设防而已。待人赤诚从来不是缺点,错的不是你,是她。”


    “何况,别说你了,我也有识人不清的时候。”


    元氏道:“你这么机敏,也会有这种时候吗?”


    琉筝想说,有,不仅有,她比元氏还识人不清。


    并且,下场惨烈。


    只是上天给了她一个从头开始的机会罢了。


    “我并不机敏,我只是吃一堑长一智。”


    又叮嘱元氏:“元姐姐,之前你在你长嫂面前,千万别露出端倪。甚至在你有孕之前,连姐夫也不能告诉。”


    她记得元氏说过,郑大人还是十分尊敬这个嫂子的。


    “除了你,我不会跟任何人说起此事的。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不露异样……”


    “你想想你未来会有的孩子,就当是为了孩子,你也要努力做到。”


    一说起这个,元氏就仿佛浑身突然充满了力量。


    “我能做到的!只是……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我恨不能立刻杀了她!”


    听了这话,琉筝沉默一阵,突然开口:“元姐姐,若你真想要除掉她,我可以帮忙。”


    元氏愣了愣。


    她只是一时气急,倒是没真的这么想。


    “我、我……还是算了。我会想别的办法,让她分府别住的。”


    “这样也好,分开住,她便不能再有太多机会做什么。”


    对她来说,邓氏和郑长生这样的人,活着会带来无限麻烦,只有死了,名字刻在牌上,才能真正安心。


    但元氏是内宅的女子,不是她,她在战场上杀过那么多人,可以将生死随便挂在嘴边。


    所以杀与不杀,琉筝尊重元氏的选择。


    她既如此讲,琉筝便不再提了。


    只是,一会儿可能会发生一件事,这或许会改变元氏的想法也不一定。


    “陈大夫那边若有了成果,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好,我也私下去找一找厉害的大夫。听说有个神医,很是厉害,叫王培,只是多年没有音信,也不知道是否还在世。”


    琉筝“嗯”了声。


    又聊了几句,丫鬟来报,说是老爷回来了。


    琉筝脸上挂起笑容:“是姐夫回来了。”


    “那你稍坐,我去叫他过来见你。”


    “好。”


    元氏很快出去了。


    琉筝有了时间跟江嬷嬷单独说话。


    “办成了吗?”


    “办成了,您给的银子花出去了。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对那人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不会祸及他。”


    “嗯。”琉筝轻轻一点头。


    只等这件事做完了,便出发去长龙寺。


    那边元氏在前院服侍夫君换下朝服,说起了琉筝在她院子里。


    “她今日来做客,也跟你打个招呼。日后,你在朝堂上多照顾她一些,她是个女子,恐怕很多不便。”


    郑鼎眼看着自己的夫人这阵子因为琉筝,整个人开怀不少,加上的确敬佩琉筝,自然对此事一口应下。


    “若她有需要,我一定帮忙。”


    却也叮嘱了自家夫人:“她家情况复杂,你要见她,以后在外头见,或是来家里,别常去他们家。”


    郑鼎虽然不知道阮家具体发生了什么,可也曾听人说过,说是琉筝很不受生母待见。


    他怕自家夫人牵扯进去。


    又顾及元氏的想法,没有让她直接跟琉筝断开联系,只让她别太经常去昭勇将军府。


    “我知道的。好了,换好了,咱们过去吧,别让她久等了。”


    “嗯。”


    他一点头,便看到了元氏手腕上的镯子。


    不由得疑惑地问:“这镯子你不是赠予她了吗?怎么又……”


    “她说看我很珍视此物,不好意思收下,还回来了。”


    郑鼎点点头,觉得琉筝的确是个懂事理的人,知道不夺人所爱。


    “走吧。”


    元氏不想再谈论镯子的事,拉着郑鼎去了她的院子。


    进门时,琉筝正在喝茶。


    郑鼎之前在朝堂上见了琉筝一次,但那时她穿一身戎装,如今却穿着女子的罗裙,反而让他一瞬间有点不敢相认。


    这个美丽端庄的女子,竟然就是在战场上被称为战神的昭勇将军吗?


    真是叫人不可思议。


    琉筝也快速打量了他一眼。


    是个长相很普通的男子,不过气质却很好。


    对男子来说,气质和性情要比容貌重要。


    “郑大人。”琉筝起身行礼。


    “阮将军快免礼。”


    元氏在旁说:“叫姐夫就行了,在家里,不说这些虚称。你们在朝堂上再大人来大人去的吧。”


    琉筝便笑着叫了姐夫。


    郑鼎应了,叫琉筝阮大小姐,不再以官职相称。


    他到底是男子,直接跟元氏叫她“杳杳”多少有些不妥当。


    三人闲聊几句,郑鼎便说起了冯禄年。


    “说是伤势过重,家里已经准备棺材了。”


    元氏的眼皮轻轻一跳。


    生怕自己夫君将此事联想到冯禄年身上。


    可又不敢表现得太明显,免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她夫君太了解她,故而,她忍着什么都没说。


    好在,郑鼎压根想不到此事会跟琉筝有任何关系。


    他说:“原本,陛下是有把长随军交给他的意思,现在他成了这样,或许,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或许可以在乞巧节上争取一番,我也会帮你的。”


    郑鼎并不知道,皇后已经把她“要了过去”。


    琉筝也不便跟他解释,否则还需要提到消息来源。


    她只道:“多谢元姐夫了,长随军是我一手壮大的,如我的孩子一般,若真有机会……我定会努力争取。”


    “若你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随时开口。”


    琉筝再次谢过郑鼎,便起身告辞了。


    郑鼎留她用午膳,琉筝道:“因祖母今日去长龙寺上香,我一会儿也要出发赶过去,所以这次先谢过姐夫的好意了。”


    元氏自己一开始也是想叫琉筝用午膳,顺便让她尝尝府里做的野味的。


    可先前邓氏那边一打岔,便无法留她用膳了,免得邓氏又过来作妖。


    她只好遗憾地说:“改日等……空闲了,你再来。”


    实则是在说,等哪天邓氏不在家,她再叫她来。


    琉筝心领神会。


    “那我下次再来。”


    夫妻二人便要送她出门。


    可还没出厅堂呢,那边邓氏便急匆匆找来了。


    “弟妹,阮将军,你们可曾见过我的祥云掩鬓?”


    元氏看到邓氏,下意识就想皱眉。


    可想到琉筝对她的千叮咛万嘱咐,她还是努力收住了心里的厌恶和憎恨。


    “嫂子。”她主动叫了邓氏一声,问她:“你说的祥云掩鬓,可是大哥给您的生辰礼?”


    因为邓氏非常珍视那对祥云掩鬓,时常提起已逝的大哥是怎么给她惊喜送她这对掩鬓,所以元氏对这对掩鬓也有很深的印象。


    “正是那对掩鬓!其中一只不见了!”


    “那对掩鬓,嫂子不是一向自己收着的吗?怎么会不见?”


    邓氏平常是不佩戴这对掩鬓的,只有入宫,或是重要节日才会拿出来佩戴。


    邓氏说:“掩鬓的其中一只,有些磕碰到,我今日想拿去金器铺子修,结果听说来了客人,就将它放在了厅堂。等你们走了我才想起来,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邓氏很着急的模样,一双眉头紧蹙,唇色也微微发白。


    郑鼎说:“长嫂别急,叫下人们好好找,许是掉在哪个角落了。”


    邓氏道:“我刚才已经叫人把厅堂翻了个遍了。整个院子也都找了找,没找到。”


    元氏心里很烦。


    少了个首饰也要闹到他们这里。


    但面上还是说:“嫂子别急,等我们把客人送走了,再同您一起找。”


    邓氏却说:“阮将军不能走!”


    琉筝抬眼看她:“为何?”


    “因为……那只磕碰到了的掩鬓,我正是放在了阮将军坐的那个位置。”


    元氏已然明白邓氏想说什么了,她无法压抑住怒火,说:“嫂子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杳杳还会拿你的掩鬓不成?”


    琉筝道:“邓嫂子,我坐下的时候,没见过什么掩鬓,更没拿过,你误会我了。”


    郑鼎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怎能对客人说这些话?


    只是这里毕竟是家里,不是大理寺。


    女子们说话,他这个男子不好插嘴,免得一插进来,反而将事态闹大,弄得场面更难看。


    只听邓氏道:“你们可真是误会我了,我怎么会怀疑沈将军?”


    “那嫂子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阮将军必然不会故意拿我那点小东西,只是那掩鬓虽然精致,却比普通的掩鬓要小巧一些。我想的是,阮将军可能不小心,哪里的衣裳线头勾住了掩鬓……所以才想着过来问问阮将军。”


    琉筝闻言,转了一圈。


    “可有看见?”


    元氏摇头:“没有。长嫂,不在琉筝这里,我带你去别的地方找找吧。杳杳,我就不送你了。”


    她用眼神暗示琉筝快走。


    谁知道邓氏是不是要故意坑害琉筝?


    然而,这次元氏却是猜对了。


    只见元氏一把拉住琉筝的手,说:“这样转一圈可能瞧不见,不如去里屋,我仔细找找。”


    琉筝沉下脸:“邓嫂子,你这是要搜身的意思吗?”


    郑鼎忍无可忍地开口:“长嫂,你定是弄错了!让阿元先送阮大小姐出门,我替您找。”


    邓氏的脸色严肃起来。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